Warning 警告

Copyrights 版权
All text and images contain in this blog are NOT to be republished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copyright holder.
所有文章与照片版权属作者拥有,欲使用任何照片或使用文章之部分内容,请来信与作者接洽。若被取缔将采取法律追诉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Find Fault.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Find Fault. Show all posts

Sunday, September 20, 2015

来找渣:解剖「南洋视界」作者成阳的《想入飞飞》观后感


原文:「南洋视界」新加坡电影新作《想入飞飞》观后(作者成阳)


拜读了你的观后感,起先仍觉得还可圈可点,但后来几乎是百孔千疮……

你指出《想入飞飞》有其不完美之处,这点我完全认同你的观点,但对于你所指出电影的一些你个人似懂非懂的疑问,亦可知晓你个人历练及对细节之观察只限于表面。既然你洋洋洒洒的列出你的疑问,当然最惹恼我的是你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我亦可在不收费的情形下给你做一个真正影评的样板讲解。

我不知道你是观赏完全片直至片尾字幕之最后一幕亮了灯才离场,还是在特别为蔡淳佳量身打造的电影主题曲《念》播放时你连听都不听就拍拍屁股走人。若是前者,我相信你看到故事的完整性;若是后者,抱歉,我呼吁你再回到戏院从头再看一遍之后再下笔撰写你的观后感。

《想入飞飞》是对台湾已故歌手凤飞飞致敬的一部电影,若你要从她的歌曲谈起,我可以先给你上一节新马地区流行歌曲发展史。

凤飞飞于南洋一带其地位可是举足轻重,完全不亚于另一位已故歌手邓丽君小姐。反之,她比邓丽君有过之而无不及。主要原因是80年代期间邓丽君把重心完全摆在香港和日本,不巧的是这段期间,邓丽君的歌曲于新加坡禁播,凤飞飞则超越了她在新马地区歌迷心中的位置。随手拈来从70年代「枫叶情」、「我是一片云」、「敲敲门」、「一颗红豆」;80年代「金盏花」、「爱你在心里口难开」、「好好爱我」、「你家大门」、「另一种乡愁」「夏艳」、「凉啊凉」、「掌声响起」;90年代的「追梦人」到「心肝宝贝」等等等,(我随随便便列出都足以弄成一张超级精选辑歌单来)而这些都是听众朗朗上口的歌曲。

《想入飞飞》的开场对新一代观众或你而言看似多余,但它其实非常之重要,因为那是一段引入,这两首歌于新马歌迷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借由歌曲来幽了稽查员一默,并且牵动整个故事的架构。

如你所说,故事与80年代台湾电影《搭错车》有些许类似,故事主杆也是在叙述父女之间的情感,这点我非常赞同,但《搭》讲述的是女主角之进展,所以有全新的歌曲来配合则有其说服力。而《想》不是在讲述女主角的奋斗过程,故事其实点出对年老失智的关切、亲情的珍惜、职务面临时代的淘汰、新加坡草根性质的层面生活等。

《想》不是一味的在贩卖怀旧情怀,故事女主人翁夏飞飞是位典型的超级凤迷,她的生活除了工作和相依为命的父亲,这也是电影当中最主要讲述的主杆。

整部片前半段将她工作时所面临的人事物做了一番交代,后半段则是她的身边关心她的友人和父亲。若前半段被大家视为胡闹,将整段剪掉,单靠亲情及云淡风轻不扎实的感情来铺陈,倒不如留在家中看韩剧如何爱得死去活来不是更加痛快?

身在现今这个极速变化的年代,38岁的大龄女子,她的家居生活仍停留在她怀念的年代,片中她不是在听光碟,她听的仍是卡带,这就足以说明她念旧保守的思维。凤飞飞的歌声是支撑着她心灵最重要的慰籍,凤飞飞在其心中的位置就宛如神一般的不容亵渎或侵犯。片中有一幕演到当她从报章上获知凤飞飞逝世时那种错愕及悲伤,其悲从中来就宛如家人逝世般的让她无所适从……

何以故事不发展出她与两位男角的感情?你说「我是一片云」照理应该是电影主题曲,就你这个观点其实只对了一半,很明显的,你完全不了解何谓「云」在这部电影中的含义。

若你细微的解剖,可以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最后两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做为本片绝佳的讲解。云是轻盈飘渺的,女主人翁及两位男角之间的感情亦是如此轻描淡写。

夏飞飞是保守的,她的情感亦是坚定的,她纵然知晓茂山对她有爱慕之情,但她其实心中仍然保持着对飞翔的爱恋。她头上带的那顶帽子已经说明了一切,那顶帽子是她参加学校歌唱比赛时飞翔送给她的。而飞翔于片中悄悄的来,又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消失掉,宛如云一般,留下大片的空白让观众自己去想象。

至于对茂山的感情,她纵然了解他的为人,但她心里则另有其人。在父亲突然失踪茂山载她到处寻找父亲的那段,她借茂山的肩膀靠着哭泣时仍然保持一定的距离。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单相思,已非常明显的叙述他们三人各自互相爱慕的三角恋情,无需像其他电影洒狗血般的将爱恨情仇如此深刻的刻画,毕竟故事是她与相依为命的父亲之间的亲情为主轴。

「云」亦用来比喻夏飞飞的母亲,「美云」是她母亲的名字,父亲对逝去的妻子万般的思念,她于戏中就仿佛云一般,仅出现几个镜头而且没对白,只是冲泡茶水时哼了段她生前最爱的歌曲「我是一片云」。

你一再强调要创作新歌,本人也受邀于陈子谦导演特别为蔡淳佳量身打造了《念》这首主题曲,若你尚未听过,我在此提供链接网址让你听听。若你是凤飞飞的歌迷,你肯定听得出是由那首凤飞飞的众多好歌当中所启发创作的一首,身为歌曲的作词人兼制作人,本人也借由这首作品向的凤飞飞致敬。(3688想入飞飞 电影主题曲《念》网络链接

回来我要提的是你最后那句让我极为火大的问题:「最后,蔡淳佳电影的歌曲,哪里有下载啊,或者有出EP吗?」

让我尚未教你新词汇及EP的意思之前,我可以告诉你,《想入飞飞》有发行电影原声带,除了发行实体光碟,亦可到iTune或KKBox等合法下载购买音档。

好了,与电影相关的专辑我们称之为「电影原声带」或「电影原声大碟」,而EP的意思为Extended Play, 大致上等于迷你碟,既是小专辑的意思。一般收录4至6首歌,属于较不正式的专辑,歌手需及时推出但又歌曲数量不足以凑成一张大碟时或者在试探市场反应才发行这类迷你碟。共勉。



王祚森





Monday, April 22, 2013

来找碴:那张Sub wrapper胆敢收费50¢


(网络随聊)

新加坡在灌输环保的概念一直都没做好,对于塑胶盒等不易化解的产品之使用一直都没管制好,这里讲求的仅是方便性,健康与否、环不环保都不是摊贩考量的所在。

过往卫生条件有待改善之时,即使是使用乌巴叶(槟榔嫩叶;俗称Opei Leaves)来外带(打包)熟食的炒面摊贩,纵然当时还要请人大量洗刷乌巴叶等麻烦程序,摊贩都不曾将这比帐转嫁给客户。后来迎来塑胶袋的时代,外带汤面也使用塑胶袋来装,当时也不曾有摊贩征收塑胶袋费用。反之,现今征收20¢塑料盒费用变成许多摊贩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更多是打着「卫生」的旗帜向外带面食的顾客征收费用,我已能预见摊贩或餐馆的附加费用是「敛财」的趋向,而多数则以成本增加为最基本的解释。

这篇文章所要谈的是一张潜艇三明治(Submarine sandwich;简称Sub)的包装纸,一张随便在任何一家快餐店都在使用的食品包装纸,原来到了所谓高级餐馆旗下的二线馆子也能变成收取「费用」的伎俩。

这应该是近期最让我吃惊的事件,一张毫不起眼的潜艇三明治包装纸,该餐馆竟然胆敢收取50¢的费用。

我不能理解更无法接受,餐馆难道是预计又或者鼓励所有客户都尽量在餐馆内用餐,深怕食物一旦离开餐馆会出现「走味」事件?

还是,食物外带的「器皿」比请清洁工人来清洗碗碟还要昂贵,餐馆「不得不」或者「必须」要特别或额外再增加更多的营业成本才足以平衡食物外带的开支?

这家越南餐馆属高级餐馆旗下二线馆子,自开幕至今网络评价褒贬不一,多数则偏贬义,食物及服务为主要控诉。若以经营经验之谈,一家拥有20来年经验的高级餐馆集团,若以金字塔比率来研究,金字塔上端拓展开发空间必然有限,集团必需往中层发展以求生存。高级餐馆再高级,消费得起高昂费用的就仅有原来的那一群消费者。反观,高级餐馆放下身段,美其名为「走入民众」,一般市民才是消费主力,即使是使用所谓的薄利多销策略,食物价格合理,一般消费者负担得起,多数都会前来消费。

但是,当「走入民众」市场,请先把食品味道先搞好,更请集团别把一般市民视为凯子来削钱,一张如此不起眼的包装纸你们竟然敢敢收取50¢的费用?

包装纸是烫过金箔吗?还是在吃完整份潜艇三明治后,这张包装纸还能当折纸艺术(Origami)般折出一支纸鹤,并且得到贵高级餐馆集团所给予的祝福?

我当日购买这份潜艇三明治时,价钱明明标价$5.90,当结账时餐馆经理对我说外带包装征收50¢时,原以为是会有什么「特别」的包装必需多给额外费用。当整份潜艇三明治如照片般呈现于我面前时,顿时让我傻眼……

这叫哪门子的包装?

这他娘的越式潜艇三明治跟知名潜艇三明治品牌Subway或Quiznos做比较都差了一大截,连最他娘的纸巾都没附赠在内,当下心中怒火即熊熊燃烧起来,这比被人坑钱更难受!

若你的包装如下图般有创意,我单单收到这样一份外带食物,尚未打开来吃,就那份包装盒我已经觉得是赏心悦目。人家尚未打开来食用,这盒子已经是能当做Origami来看待……


做比较?

鬼扯去…………简直是丢人现眼。


备注:
已经和集团之公关及市场经理碰面了解事项,基于包装纸收费是管理层所做的决定,笔者已等待管理层出来做说明,但至今仍不得要领。我于碰面时向公关表明个人立场,我有发言的权利,而公众也有知晓的权利,这事件纯粹是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若集团仍坚持立场收取费用,当文章刊出若造成任何网络联署杯葛事件之发生,则是公众对事件所选择的处理方式,餐馆集团则自行负责其后果,本人绝非始作俑者。

(欢迎转载)






Sunday, November 25, 2012

来找碴:传说中Poulet 有一道…(额外篇)

(网络随聊)

传说中,Poulet 有一道不在菜单上的法国甜品, 基于被某位自以为是的美食记者在其部落格上写道「not in the menu, but can request」,对方也没衡量到底消息放出去会不会为餐馆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不经过斟酌就把消息放出去了……

自沈阳返新,被好友邀请到Poulet 帮我洗尘,当时好友就透露了这个我尚未去证实的消息,当天好友是有询问关于这道甜品,当然餐馆的服务员即时的反应和表情有些纳闷和不解,但仍然到厨房去打听是否有这道甜品…。

我个人是觉得有点强人所难,虽然有个如此愚蠢又不经大脑的记者如此写道,若那些看到该篇文章介绍,每个人前来都要求点这道不在菜单上的甜品,每次来又点不到,间接的从期望到慢慢的失望,请问这是所谓「友善」的爆料行为?还是存心仗着自己职权上的方便特意炫耀自己所持有的「特权」行为?

好友每次前往Poulet 确实有所期望能吃到这道甜品,但每次都败兴而归…。

正式与公关碰面时,我向对方了解实情。我了解能放出第一手消息「独家」的快感,但是这「独家新闻」会因此危害到餐馆的诚信,靠一条不敏感的烂舌头自称美食记者但又专写些没营养、没水准、没建设性的、没公正性尽是阿谀奉承的文章,谁教出来的啊?

花了不少时间在观察Poulet,菜单上的菜几乎都吃到完了,与主厨Chef Nelson 和公关不仅仅详聊以及探讨还有那些能加强的地方,绝对不是来吃个八荤九素再亮出个专业相机拍照后就拍拍屁股走人……

上星期第二次受邀到新开张的分店去试新菜,于结束前主厨Chef Nelson再邀请我过来品尝那道传说中不在菜单上的法国甜品Soufflé, 而且他亦邀请我那位很想品尝这道甜品的常客好友也一起前来。

何以会有这特别的安排,或许对许多特地前来又吃不到而他自己也无法兑现的甜点感到有所歉意,让有所期盼变成永远的失望是件相当遗憾的事,我没要求Chef Nelson特意弄给我品尝,他肯亲自弄,我也只能心存感激。

制作Soufflé 看似不困难,要弄得好绝对不简单,这看似虚无飘渺的甜品极度考功夫,是许多糕点师傅的梦魇。法语有那么一句话如此形容「Le soufflé n'attend pas, on attend le soufflé!」意思为:吃Soufflé要趁热,它从不等人,而是人等它。

Soufflé 送进烤箱即是不归路,完全没有修正的机会,一旦失败一切则重新再来过……所以,没两把刷子,根本就不可能办到。(那些烤成蛋糕形状硬邦邦的,别丢人现眼了,自己去找答案吧…)


这篇稿不是故意写来诱惑大家,而是要告诉大家:抱歉!Soufflé 这道甜品确实不会出现在菜单内,大家暂且无需再期盼了。但是,将会有另外一道极富盛名的法式甜品Crème Brulee 将在新菜单内出现,希望这个好消息会让所有支持Poulet 餐馆的客人不至于再受到那种「吃不到」的煎熬。

若你也是属于「听说」的食客,希望这篇稿件会给予你一个安慰。若你身边也有许多「听说」的朋友,把这个消息转达给大家吧,免得大家一直「听说」下去。




备注:
这篇稿件措词毒辣。是,森哥真的就是在教训人。


相关文章:
森品堂:法国南方菜肴Poulet



Monday, June 04, 2012

来找碴:拒吃鱼翅 STOP Shark Finning

http://www.straitstimes.com/STForum/Story/STIStory_806844.html



不懂得吃的人千万别着笔撰写关于饮食的题材。鱼翅本无味,需借助鸡汤、蟹黄等其他食材来提味,若喜欢鱼翅丝条状的口感,有一种称之为“粉丝”的食材其口感与鱼翅是相同的,不用牺牲掉其他生物宝贵的生命来换取一时的嘴馋。撰写这篇文章的白目以及不经慎重考虑的ST编辑,当大家努力不懈的在推动绝吃鱼翅之余,我还相当惊讶如此白目的文章会刊登在电子言论版上………有病。

王祚森,美食作家,自1989年拒吃鱼翅。




(以下文章于2006年8月11日首次刊登在我先前的个人专栏)


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不吃鱼翅这东西,而不吃鱼翅当然是因为响应「野生救援协会组织WildAid」多年的保护鲨鱼运动。

不吃鱼翅不是这一两年的事,算算看原来都快有十六年的时间。当初会响应这项当时属于非常冷门的「保护鲨鱼」运动,完全是基于人道角度考量。 有位好友知道我多年来不吃鱼翅的原则,两年前办婚宴时,将菜单上的鱼翅给取消了。这是后来和他姐姐闲聊时得知的消息,让我感动非常…。

第一次出远门,我选择独自到澳洲做背包旅游。离开狭隘的空间,懵懂青年出来看世界犹如井底蛙,接触的一切都是自己从来都不曾想过或触碰过的问题。那个年代还没有网络这玩意儿,此类活动根本都不在国人顾及的范围。对于这个对当时许多人认为属无关痛痒的问题,我选择了支持这项有意义的运动。

当大家的生活开始富裕之时,吃鱼翅是等闲的事。曾经香港有句非常经典暴发户说词「鱼翅啷口」(用鱼翅漱口的意思),也因此可以看见一个地方富裕之时,过往昂贵的鱼翅、鲍鱼、燕窝即刻变得非常普通甚至于开始平民化…。

中国篮球明星姚明、李宁、刘欢于2006年8月2日在在北京出席了野生救援协会组织的「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从此不再吃鱼翅。而早在十一二年前,梁朝伟也以身作则同样做过这个宣誓。 我们撇开吃鱼翅是身分地位的象征这个话题,鱼翅到底有什么好吃?

鱼翅本身就属无味,煮鱼翅用的汤头是老母鸡和火腿熬煮出来的,吃时用少许醋和胡椒粉提味,所以鱼翅汤仅是汤头的味,而不是鱼翅本身。若说是因为喜欢鱼翅那条状的物体,朋友,有一种类似条状物体叫燕菜(Agar Agar),吃起来跟鱼翅的口感几乎没有多大分别,不信的话,下回您大爷蒙起您的双眼来作个试验,难保你会分得出来…。

今天为了鱼翅、人们毫无限制的大举捕杀,已经严重造成了鲨鱼危机与生物多样性危机。今时今日鱼翅的问题,已经不是残忍这么简单,而是在于它有可能造成鲨鱼的整体灭绝,造成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危机。每年有将近一亿条鲨鱼被杀,这样的数量会随著中国人的富裕而有所增加,对鲨鱼而言绝对是悲哀。

(照片转载:http://bluelifeconservation.wordpress.com/category/shark-finning/


若仅是上海市的户籍人口1352.39万人(2004年末)大家来个「鱼翅啷口」,鲨鱼的数量绝对不用超过5年就可以完全被灭绝掉,根本无须新马港台或美加华裔的参与…。

有专家指出,鱼翅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胶原蛋白,其营养价值跟鱼冻或肉冻相当,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高级营养,吃了以后对人体不能发挥突出的作用。(要索取胶原蛋白的话,本人建议您花65新币买一罐Amino Collagen让你喝足一个月都便宜过你上餐馆吃碗小不隆冬的鱼翅汤…。)

姚明、李宁、刘欢的带动绝对是正确的,至少下一代的小孩能看到活生生的鲨鱼,而不是书本上另外一种灭绝于世上的生物。

套一句在大陆网站经常看到的字眼,我顶你!

鱼翅怎么来?

很多人吃过鱼翅,却不一定知道鱼翅怎么来。很简单,所谓的鱼翅,就是鲨鱼的背鳍、两边侧鳍与尾鳍等4片鲨鱼翅膀。根据研究,这些鲨鱼翅膀不见得有多高的营养价值(或许一小瓶鸡精,营养价值就远远超过一整锅鱼翅),也毫无滋味(鱼翅本身无味),但其吸引人处,就只在于稀少且价格高昂,因此长久以来,一直是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华人地区视为珍品的食材,也一直是身分地位的象征。

也正因为小小的四片鱼翅,就几乎与全部鱼身价值一样多、甚至更高,也因此,对于船舱冷冻库有限的渔船来说,一次出海十多天、甚至更久,把这样的空间拿来光装鱼翅,会比装入整只的鲨鱼更有经济效益。而这也是Discovery节目为什么会拍到渔民只割鱼翅,却把其他鲨鱼鱼身丢回海中的残忍画面,因为,这是事实,这是经济效益的考量,装一只鲨鱼鱼身的空间,可以用来装上10几20只鲨鱼的鱼翅。




相关文章:
http://www.stopsharkfinning.net/
http://www.stopsharkfinning.net/petitions.htm
http://bluelifeconservation.wordpress.com/
http://www.globalanimal.org/


为不引起不必要之指责和极为幼稚之笔战,以此特别声明,本人绝无指责或贬低中国人之意,请勿加以揣测或做无谓的人身攻击,否则后果自负。







Tuesday, May 22, 2012

来找碴:沙爹~~有必要那么贵吗?

(网络随聊)

是我这两年没去注意价钱吗?物价高涨我当然知晓,但是一串不到三寸长的沙爹肉串其价钱从新币40¢暴涨到60¢,这涨幅确实是很过份。

我不是在责怪沙爹摊贩,但我对于如此大的涨幅非常有意见。过往20串沙爹外加两个饭团顶多新币$9,给十元还有零钱可找,但至今20串加两个饭团则是$13.20,这样的涨幅度真的是给予人「抢劫」的感觉……。

我不是反对起价,但这涨幅真的很夸张,也显得不合理,若说每串从两年前的40¢涨到45¢或50¢,这仍是能够接受的范围,但至今一串要价60¢,我则不愿买账。

沙爹于新马一带是非常受欢迎的小吃,记得小时候母亲带我到位于伊丽莎白女皇道(现今滨海艺术中心旁的步道)的Satay Club去吃沙爹是最让我期待的一件大事。当时吃沙爹是在吃完后计算桌上的竹串来结账,而不是现今点多少串来计算价钱。固然有人会作弊,折断竹串或丢弃,但只要不是太过份,小贩一般也不会太过计较,大家掏出各自的良心,吃得开心最重要。


这原本属马来人的饮食生意,由于部份华人不吃牛肉或不爱羊肉,一些有生意头脑的华裔小贩则推出猪肉版来迎合华人饮食上的要求,沙爹在新加坡的历史从此改写…

现今到任何熟食中心或咖啡店去看看,内售卖沙爹的摊贩几乎都是华裔而不再是马来同胞,要品尝马来沙爹除了到芽笼士乃(Geylang Serai)或傍晚到老巴刹旁的Boon Tat Road才得以品尝,仍然喜欢那经过大火焰烤过,再经过火炭稳定的温度烧烤的滋味,外脆的口感是一般华裔沙爹摊贩所无法复制的味道。

我一直在想,若再过三年沙爹的价钱涨到每串$1新币,这一串连拇指头般大小尺寸的肉都不足的肉串到底是贵在什么地方?是贵在需要人工来串?是贵在肉很昂贵?是贵在调味料起价?是贵在花生酱?是贵在火炭?是贵在摊位的租金?是贵在请不到人工?谁来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若说使用的肉属顶级肉,其肉串的肉也至少比现在的三寸再增加或再多些,我还会咬紧牙根吃下去,倘若还是维持现状,我则不会给予支持。人家日本串烧扎扎实实的肉块一串,连咬下都能感受肉质的纤维,反倒现今售卖的沙爹,整串肉质加起来都没有日本肉串的一半,那真的是凭什么一串要卖到60¢?

原本的平民小吃其价钱已经暴涨到让一般平民在吃之前都要斟酌,谁能给予我一个合理的讲解和解说?

请不吝赐教。







Thursday, January 19, 2012

来找碴:七彩鱼生申请列入「世界遗产」说起…

(网络随聊)


2012年开年不到两个星期,即受邀于1月13日上新传媒8频道早晨时事资讯节目《早安您好》谈论「七彩鱼生申请列入世界遗产」课题。

邀约来得突然,加上话题之硬性、涉及也非常广泛,绝非三言两语就能把话题切入重点然后做一番讲解,我深知这将不会是容易谈论的课题,所以没马上答应邀请,我要求联络人给我一些时间看看资料才决定……

这篇稿件之所以会延迟上载,主要原因是我知晓话题有发酵的可能,为了避免便宜一些懒惰不做功课的记者,为了省却时间上网抓资料以及重新整理和消化内容,基于曾经吃过闷亏,当然要学会保护自己,免得让他人再次得了便宜又卖乖,连声基本的谢谢都没有。

首先我必需先为读者稍微讲解「世界遗产」,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是指符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的世界遗产评定准则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各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世界遗产并不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简称ICH),它们是UNESCO的两项不同的计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各地翻译有别,也有地方称之为无形文化遗产。申请列入世界遗产这概念原本多为世界遗迹或有保存意义的地方,但由于在2010年11月,法国、地中海料理和墨西哥传统美食顺利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饮食文化首次被列入,顿时引起各地也动起申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念头。

日本见法国申请成功自然也有意申请,和日本人一样想挑战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有韩国。韩国的文化遗产厅觉得其泡菜及泡菜文化有入选的资格,为此已经成立相关委员会。之前韩国拌饭、年糕汤、供桌也被列为候选,但由于拌饭等食物可能不符合《保持反商业化立场》的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因此暂时被排除在外。

韩国泡菜要申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首先列入本国的文化遗产名录,而泡菜并未被韩国列入「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遗产」等韩国文化遗产名录内。为此,文化遗产厅计划修改相关法律,让上述项目也能被指定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事先选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代表名录」,好尽快将韩国泡菜能成功申请列入文化遗产之目录。

而在新加坡,陈维政博士提议将「七彩鱼生」之仪式以及其他五项(新加坡美食、婚礼时高呼「饮胜」、新式英文、九皇会(与马来西亚及泰国联合申请)以及歌台)申请列入遗产目录内,这是他于2010年在其设立的脸书上所做出的非正式提议,而近期似乎有人有意炒话题,刻意将「七彩鱼生申请列入世界遗产」言论放出去……

在面对如此新闻时我们需抚心自问:「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而再从多个角度来解剖,此时突然爆出这则《申遗》的新闻,其背后到底是基于什么目的及用意?而其推手又是谁?

能成功申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当然是件光荣事迹,也是一种爱国的行为,但是,新加坡教科文组织相关单位有做好资料收集的准备工作吗?申请列入遗产目录不仅仅是「你以为可以」或「你觉得应该」等假设性等的一厢情愿,其条例也相当严苛。

撇开其他不谈,就食物上的申请程序绝非简单,食物其产生和演变、对国家的影响以及发展过程等都必需有所记载,这些繁琐的历史发展等记载工作新加坡有那一个相关单位或新加坡文物局(National Heritage Board of Singapore)在这方面又做过些什么?

针对这个话题,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好好消化不少资料,于众多资料当中以香港郑培凯教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说让我深刻印象。郑教授他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文化遗产不是资产」。

他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中文翻释其实翻得不好,英文与法文原文意思相同,即是著重「传承」及「血脉」(Heritage),而不是资产(Property)。若将原意翻译成「非物质文化承继」则会更准确,这正确的观念同时有助于纠正一般无知的官员只懂得将文化视为或当成资产,不赚钱的就没有价值的错误观念。

中国于自己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遗产名录上无论是重要及地方等记录都一直在进行,而今凸显最严重的问题为「重申遗不重保护」。许多地方官员仅是倾力将可申遗的地方及文化做一番申请,但真正关注及保护工作则被忽略掉。申请列入世界遗产似乎被许多官员扭曲其真正之含义,立即想从中捞取好处及油水,这即是最让人痛心同时也应该阻止的行为。

将话题转回我们熟悉的「七彩鱼生」,与其说是新加坡人发明的,倒不如说是基于商业用意的推动将属于粤菜的「九江鱼生」做了一番改良,经过时代的变迁,从早期使用西刀鱼为生鱼片到现今改以鲑鱼来取代。

当然其中也有将「七彩鱼生」取代吃「七菜羹」祈福的说法,而「七彩鱼生」最初确实于大年初七「人日」才于中餐馆推出应节。随着国人经济开始富裕,许多人则选择与家人于年除夕时到餐馆吃团圆饭,既然家人团圆当然也应该讨个吉利,「捞鱼生」已经不再限于大年初七「人日」,从除夕夜至元宵节都能捞鱼生,而这个「捞鱼生」的习俗也是「七彩鱼生」成功被并入新加坡农历年菜的演变史。

我个人的立场是赞同将它并入成为年菜食用的习俗,这是「捞鱼生」最有趣及值得保留的特色;若将「七彩鱼生」视为新加坡独创,我则反对如此言论。至于马来西亚旅游部长黄燕燕女士于此时也跳进来说「七彩鱼生」也是源自马来西亚,有那位好心人士能否好言相劝,叫她有空多看看马国美食作家林金城大哥的书籍来补充知识,别老是以为所有新马一带的美食都源自马来西亚,若真有两把刷子,光明正大的去申请专利权,而不是耍嘴皮子,等真的专利权到手之后才来跟新加坡呛声。


备注:部份资料源自网络,已经过笔者整理

陈维政博士给司徒的一封公开信








Wednesday, December 14, 2011

来找碴:特稿:重新打造「牛车水美食街」

(照片转载自官网 http://www.chinatownfoodstreet.sg/

(网络随聊)
(颇长的一篇文章…需要一点耐性才能看完!)

于11月30日再次受邀上新传媒8频道早晨时事资讯节目《早安您好》与林益民大哥一起谈论「打造牛车水美食街」课题。

基于单元时段时间所限,十来分钟确实无法好好去研讨及谈论,但对于此如此民生课题,我倒觉得应该撰写我之个人想法,将它刊载于此让本地及来自各地的读者也对此课题多些了解以及知晓当局目前所提议的重新打造计划。

这课题若深层解剖,角度可以是多层面,但见识新加坡旅游局多次过于「不切实际兼妄想症」的处理方式,于单元最后一分钟我做了个人对此计划之补充,我深知个人向来发言之力道,与其模棱两可应对,我宁可一针见血。此计划应属长远性质去进行,而非目光短浅短暂性作业般的运作,呈上不经深思熟虑又看似塘塞般的所谓「计划书」来交差了事。

牛车水随着城市规划的改造,早已经失去原有风貌。对于城市规划将老旧居所重新整顿及做维修,除了美观同时也考量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处理原有之脏乱是基于卫生的考量,对于如此规划,我肯定是给予支持。但是,在整顿兼改造之后的房屋要注入何种「软体」和「元素」,当初似乎欠缺一套完整的规划及管理,原本住人的居所变成了一般的办公室,夜间少了住人的「人气」,显现出来的只是一栋栋的空壳,瞬间失去了街巷应有的活力。

一个原本住人的社区经过修整后摇身一变变成了「假象式」的商业旅游区,商业考量固然没错,但没完整规划及注入「元素」,引进的还是一般的商店,售卖的还是一堆到哪个商场都能见到的货品,连基本的牛车水「特色」都缺乏,顿时显现的尽是乏味,是连国人都感到不屑去的观光所在。

所谓的「软体」和「元素」,不仅仅是一厢情愿的去复制既有的刻板印象,到处都能见着的既不能称之为特色,既然已经做了改变,就应该注入新元素,而「独有」则是应该被寻回的元素。

当初野心勃勃的以为在史密丝街路(Smith Street)增设街边美食摊位即可恢复往日光彩,我不知道是那个混蛋如此异想天开,开始时确实让他沾沾自喜,固然当时有吸引到部份人气,但刻意的营造则始终是明眼人不给予支持的关键。加上所谓的美食,好不好吃大家心里有数,说得更难听一些,随便到那个熟食中心都找得到,又何必抢着去付较高额的价钱当游客?

十年过去了,纵然经过好几次始终也不曾吸引我停下脚步,更别说将它列入我书籍内推荐给外国读者。

何以如此?它根本没什么值得我去推荐,那我又何必热脸贴冷屁股,跟自己的名声过不去?

"我们理解且懂得牛车水作为一个文化与历史区的重要性,任何改善工程都得小心进行,在改变之余也善用和保留它的文化遗产。"

以上说话则出自新加坡旅游局旅游景区发展署长潘政志口中,既然理解到改善工程都必需小心进行,既然过去已经失算及出错,那这一次的「重新打造」就不能再出错。

根据资料解说,当局几年前曾进行一些工程如增设水雾风扇来解决天气炎热的问题,但由于长期面临日晒雨淋的局限,加上食物价格也不便宜,美食街近年来的人潮不太理想。美食街一直都由非牟利的牛车水商联会负责管理,现有的18个摊位租约于2012年第二季到期。未来重新打造之后,美食街之摊位管理则交给成功标得合同的商业公司经营,摊位租金和食物价格是否会被推高则成为关注要点。

对于这点,旅游局发言人受询时表示,当局同牛车水商联会将会鼓励新业者一旦在获颁管理合同后,把租金维持在合理及负担得起的水平,以便吸引和留住可提升美食街用餐体验的摊贩。话虽如此说,但事事难预料,材米油盐酱醋茶,什么都是说涨就涨,新业者也不能给予保证,何必自圆其说?

(照片转载自官网 http://www.chinatownfoodstreet.sg/conceptGallery.html

新加坡旅游局公布「牛车水美食街」翻新工程的三个方案,并征求公众的意见。以下为三个设计方案:(点击设计概念察看)

设计概念一:中西合璧
带有中西合璧fusion设计的大红色灯笼为牛车水传统老区注入时髦感,也保留东方风味。这个设计概念为食客提供露天和冷气化的室内用餐体验,沿街的商店将改建为冷气食阁,并增建透明的有盖走道,屋顶将呈八角形的网格设计。街道上的露天摊位则会设计成一个个大灯笼的形状,晚上除了提供照明,也点缀街道。这些摊位将售卖代表各种不同方言籍贯包括广东、福州、海南、客家、兴化、福建、潮州和娘惹美食。此外,也会增设一个烹饪博物馆,讲述有关新加坡华人饮食文化的故事,并售卖烹饪书及举办烹饪示范班等。


中西合璧既是大错特错之源头,牛车水之原有特色既是华人聚集的所在,不中不西的fusion只会让人感觉更厌恶。与其花大量资金去建一些毫无实际作用的大灯笼形状摊位,倒不如先设想要如何解决不会面临日晒雨淋等首要关键。大灯笼形状摊位简直是在恶搞,如此不通风、不散热、维修问题又多,何不参考东京浅草庙前的摊位,整齐且一目了然。沿街的商店改建为冷气食阁???那又跟商场有什么分别?

对于摊位售卖的美食,先不要如此贪心的将所有籍贯都聚集起来,牛车水原本是广东人聚集地,先将广东人的特色美食做一番整理已经足以让管理层伤透脑筋了。至于烹饪博物馆,概念确实不错,但谁长期去负责打理兼管理?谁来负责收集资料?谁来负责设计长期课程?

设计概念二:昔日光景
这个设计概念要重拾昔日啤酒花园街道的味道,两旁的整排店屋和摊位将装有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灯。这些LED灯饰将是较节能的环保灯,重现牛车水昔日迷人的街头风味。除了户外餐饮设施,也会设有透明伞为食客遮风挡雨。沿着「五脚基」而设的座位则会有风扇,让公众在较舒适环境用餐。这些大排档将售卖各种美食,除了传统中华食品外,也会售卖受国人欢迎的土生华人、欧亚和西方美食,以及具本地风味的道地美食包括印度煎饼和马来椰浆饭等。


昔日光景单听主题其主意确实不错,但需要刻意去营造啤酒花园吗?驳船码头、克拉码头等一堆杂七杂八的所在还不够吗?来到牛车水还能和其他所在一样能找到欧亚、西方、土生华人之美食……??那我还去干嘛?

设计概念三:抢眼结构
这个设计概念最抢眼的是一个横跨整条街的屋顶结构。屋顶结构状似新加坡国花卓锦万代兰的设计,白天为食客遮阳挡雨,晚上亮灯后犹如大灯笼为食街增添喜庆氛围。除了售卖道地美食,也会有小摊位售卖传统小吃如粽子、Kachang Puteh和嘟嘟糕等。为使美食街增添活力和色彩,翻新后也将增设一些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的摊位,如华族剪纸、书法和生肖泥人等,并定期主办户外娱乐活动如中国戏曲和杂技表演等。


抢眼屋顶结构状似万代兰的设计,提出的构想与克拉码头的设计很类似。就设计上,不出两年时间就显得俗气及过时,维修更是最主要的问题。所提出的构想不是没有可行性,但可曾考量油烟所带来的后果,清洁及维修上的方便?

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认清官方网站标榜的主题「Shaping Our Heritage Together」,直译则是「共同打造我们的文化遗产」,而不是共同将文化遗产给摧毁,打造更是一门学问,要先了解原本的历史,发掘独有的要素,发挥它应有的魅力,更必需长期去经营、维持及爱护。不要将牛车水沦为芭比娃娃,今天落进某个相关部门或集团手中,要将一切现代化就大肆粉刷将它改造一番;若做不起又落进另一个部门或集团手中,突然来个要植入绿色环保元素就拼死拼活的大肆种植一堆草木。以上皆不是不是我们所要的牛车水,请还给它应有的特色,不要随便去弄它,一个地方的发展全是因为「人」聚集起来的力量让它显得它的独特及特别,顶多只能把它维持干净,却不要试图将它变成四不像。

我一直认为,若还是刻板的认定前来的人是基于慕名而来品美食,那真的是何等死板的想法,新加坡美食至今只有具体的「型」,欠缺的是美食的「心」,手艺断层是事实,绝非凭空捏造。

我更期望能有多一些已经不常见的小吃重新被介绍,对于前来的人,不管是游客或国人至少变得更有吸引力。而不是所有前来的客人都具备耐性等待位子,多一些小吃供人购买即刻就能品尝,宛如台湾夜市、东京浅草、筑地鱼市场等,即使站着吃也会觉得有趣。

东京浅草寺前的商品街道

牛车水既是唐人街,主要还是以本地华人之食品及文化为考量。远在温哥华的唐人街,你是绝对看不到那些不伦不类的非华裔餐馆或商店,就犹如我们的小印度,它之所以一直吸引许多外国人前往,若你往巷子里走走看看,你会发现很多旧式菜市、香料店、布料商等,其独特之魅力就在于此。当然也因为小印度仍有许多人居住,所以有生活和人气的味道。反观,牛车水所失去的,既是这股生活及人气的魅力,除了组屋内住人不说,那些经过翻新的楼屋已经迁离变成办公室等,没人住的地方,要它如何展现「生活」的味道,仅是一味的注入人工气息,当然其魅力自然扣分。

若真的要增设什么,我觉得路口前设牌坊,斗大的「牛车水」字眼既能满足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摄像需求。而在牌坊旁及路口交界处都摆有牛车水历史由来之解说,让游客多了解牛车水的改变。

包装精美的商品与可爱吊饰供游客购买

还有一项极为重要却一直被忽略的,即是拌手礼。牛车水目前所售卖的商品来来去去不外是那些到处都有的商品,我真的不明白何以新加坡旅游局没提出与商家联手开发牛车水独有的商品? 如已经将其酱油及酱料精巧包装的「广和兴」,或者我国知名饼干品牌如「康元」,将传统饼干如大家都非常喜爱 小巧饼干 Iced Gems的包装精巧化;将三水妇人等形象制成可爱的Q版娃娃或吊饰,宛如日本商家最擅于的精致包装来吸引游客购买。研发新的独家产品来丰富牛车水缺少的资源,这些都是旅游局应该想到的方案,而不是纸上谈兵,什么都依赖民间或进口他国那些劣质产品。

• 把这史密丝街全面改为步行街,全天禁止车辆川行。
• 屋顶防雨最为比较重要,驱闷热、通风性要良好,维修不要复杂。
• 不需刻意将店铺改成食阁,显得太做作。更别搞一些有的没的又再让它不伦不类兼人工化。
• 让小吃再现,不限于坐下来品尝。
• 整洁即可,无需过于整体性的刻板,既然主题围绕于新加坡华裔之美食和历史。
• 就不应该外聘外籍员工进驻让其风貌改变,容易反客为主。
• 需探讨设计拌手礼、独有商品等。
• 需成立管辖单位来管制。


以上属我个人意见,若新加坡旅游局觉得我所提出的建议有建设性,请与我联络,千万别做偷鸡摸狗的勾当,尤其是拌手礼一事,我最为在乎,于此声明在先。

官方网址:
http://www.chinatownfoodstreet.sg/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来找碴:潮州传统糕点「捞花」

(网络随聊)

表妹出阁所以特地回笨珍老家出席喜宴。也因此有机会与通过Facebook而结识的Faiz碰面,并且入住他所经营的旅舍。

虽然仅是初次见面,但毫无陌生的感觉,一夜畅谈聊美食、聊兰花直到午夜四时才回房就寝。于此真心感谢他抽出宝贵时间,让我于这个不算熟悉的老家有一个谈得来的朋友。

隔天中午他又尽地主之谊带我到他经常光顾的鱼丸面摊去祭五脏,在前往之际还特别绕道到一家售卖传统糕点的店家去买些拌手礼…

实话实说,笨珍除了较为人知的除了云吞面就真的没什么,过往还会想到到龟咯去买鲜虾饼或咸鱼,但又没到那么尾端,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要买些什么返新。

后来他问我吃过一种外层裹上炸过米粒的糕点(他自己也不晓得名称),经他那么一说我还以为他指的是「沙琪玛」,抵达饼店时一见才发现是在新加坡已极为少见类似「捞花」的潮州传统糕点。(我自己也不确定它到底叫什么,希望有读者留言告知,感谢。)


不得不否认我对传统潮州糕点不熟悉,我是见过这种传统糕点,于印象中似乎也不曾有任何品尝过的记忆;而在查证其名称时,外型最为接近的糕点称之为「捞花」,即使是对它的形容也正确,形状长且椭圆,外层薄而不裂,中间似泡沫且空心,咬起来甜腻且带酥脆,外层为麦芽糖,唯一不同的是外层没裹上芝麻而是炸过的米粒。

前几天我妈在一些店家找这个糕点,无论内外都与我先前形容过的完全符合,外层确实裹上芝麻,而且也是从马来西亚入口…

只是我对它的名字非常非常的感冒,好取不取竟然取了个难听到差点让我爆粗的名字「麻麻筒」,听起来似「妈妈痛」(是叫我怎么咬得下口啊?),若舍掉一个「麻」字又更难听,谐音似「马桶」……

昨天我妈又带了一包回来,而这次则与老家带回来的相似,但看到名称我真的很想晕倒,简直是懒到我无言,直接就称它为「米米筒」,谐音简直是粗俗到爆灯泡,若舍掉一个「米」字,谁会喜欢「米桶」这样的名称呢?

哇哩叻~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1

来找碴:素食者能否食用冰冻豆花?

(网络随聊)

我原本不想凑热闹撰写这篇稿件,但不断面对一群愚昧到极点的新加坡部落格写手、美食记者以及食客,我所得到的结论是这群受过「高深教育」的年轻一代是「化学剂品」之爱好及拥护者。在加上某美食记者曾在电台节目说道,这是她一生中品过最好的豆花云云……(HELLO~~~你才多大岁数?传统豆花及冰冻豆花都无法区分,你连自己吃的是化学剂品或以真正食材制成的食品都搞不清楚又无法具体形容,还哪来一生中品过最好的豆花?)

泡泡茶、运动健康饮料、即溶咖啡等乃前车之鉴,但大家照喝不误,管它是糖份有多高,管它是化学混合品、管它由头到尾没有一样是真实萃取物,管它什么起云剂,非得等到有人的肝出了事或是国外某地方死了人,这些人才会认真看待加工食品内到底含有那些成份,多数仍抱持着侥幸的态度,认为我国在食品进口的把关上做到滴水不漏(仅是抽样罢了……),持续的执迷不悟。

固然标题与冰冻豆花息息相关,但你真的知道你吃的是什么吗?做为消费者你有知道的权利,但是不是所有售卖冰冻豆花的摊贩有把握解释他们售卖的食品当中含有那些东西。或许你是那种眼不见为净的食客,只要好吃也懒得去管食品含有那些成份,我只能说,身体是你自己的,仅贪图口腹的满足,到头来伤的还是你自己。

在我正式将真正使用大豆制成的冰冻豆花稿件推出之前,我特别撰写这篇「来找碴」让你知道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素食者能否使用冰冻豆花。

我一直鼓励小贩要进化,与我接触过的小贩都知晓,这也一直是我极力推广的思维,将食品的水平提升一直是我最大心愿。但是,若为了谋暴利而选择偷工减料简化食材的使用、准备的过程使用化学品来取代,那这就不是我所希望预见的事。

↑ 冰冻豆花及传统豆花 ↓ 质感的不同
近期冰冻豆花被捧为新宠,冰冻豆花是台湾所研发的成果。从传统豆花演变出来,其顺滑之口感较接近所谓的Milk curd或广式炖奶,这也是与传统豆花不同的所在。但是冰冻豆花不适于素食者食用,若售卖者够胆量,他铁定敢高挂一个「素」字。许多素食者惯性的以为大豆产品就可放心食用,但却忘记了使用来凝固冰冻豆花的凝固剂到底是吉利丁、琼脂还是石膏…。

冰冻豆花一般都会使用吉利丁(Gelatine)或吉利丁粉来凝固,许多人不晓得吉利丁其实是牛骨或鱼骨提炼出来的胶质,主要成份为蛋白质,功能为凝固。很多人皆习惯称它为啫喱粉,但是,另外一种经常被浑淆,也被统称为啫喱粉的即是琼脂,俗称为燕菜精(Agar Agar)。

琼脂或燕菜精是由石花菜或江篱(红藻)经加热至溶化后,加以冷却凝固而成的海藻精华,属植物胶的一种。琼脂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高蛋白质及低热量则是其优点,具有排毒养颜、泻火、润肠、降血压、降血糖和防癌作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认为21世纪健康食品。

而传统豆花则需加入石膏,石膏是一种可食用的中药材,性寒,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所以素食者能不能食冰冻豆花,商家使用的是吉利丁或琼脂则成为关键;反倒是传统豆花基于没有吉利丁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另外要提的是豆花粉,豆花粉是用大豆加工添加蛋白凝固剂制作而成。厂商调配好的凝固剂,主要成分为地瓜粉(sweet potato powder)、太白粉或玉米淀粉(starch)与石膏(gypsum)。所以使用豆花粉制成的冰冻豆花没有明显的黄豆之香气,有的仅是宛如炖奶般的顺滑之口感。有些商家为了达到更顺滑的口感,还加入奶精去调配,食后舌头即会有种涩涩的感觉…

奶精为何物?奶精(Non-dairy creamer; 粉状奶精称为植脂末)添加于咖啡及红茶来增加食物风味以及滑顺口感的食品添加物。奶精的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玉米糖浆、酪蛋白、香料、食用色素等,并不含牛奶成份,因此保存上也不需要冷藏。氢化植物油成分,含有许多反式脂肪酸(Trans fats),可能增加罹患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年轻男性食用豆花也必需适量,在男性发育的阶段,男性摄入过多的雌性激素量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精子的质量和生育能力,过量的雌性激素摄入甚至可能导致男性在晚年出现睾丸癌。

经常听老人家说男性不宜食用太多黄豆其实是有道理的,已经有研究显示,男性食用过多的黄豆,精子的质量也会相应降低,那些在生育方面已经有问题的男性,最好少食用黄豆制成品。除此之外,加工食品更应该少碰。因为许多肉类的加工食品(如香肠、午餐肉、肉食罐头等)中都添有黄豆蛋白,如此厂商能降低生产成本,但却让那些不太适合食用黄豆者摄入更多的雌性激素而导致精子的质量和品质。

黄豆对女性有益,所以多吃无妨。再次强调年纪较小或未来想当爸爸的年轻男性,则应该适可而止,偶尔解馋来上一碗真正的传统豆花或黄豆制成的冰冻豆花都无大碍,倒是那些使用豆花粉制成的冰冻豆花、泡泡茶等就能免则免。

碰到有良心的商家是大家的福气,贪图顺滑口感固然没错,但劣习的将不好的食品大力吹捧,那行为则叫「愚昧」。








Saturday, September 17, 2011

来找碴:香吉士柳橙 Sunkist Orange PLU code

(网络随聊)

现今所有的柳橙都贴了一张椭圆型的贴纸,而上头往往会有编号,香吉士是多年来备受喜爱的品牌,固然我国市场不断有新区域的柳橙被引进,但这品牌却始终有其支持者。

香吉士柳橙上的编号其实已不是什么新颖话题,只是至今许多人购买时根本不去在乎编号的背后到底要透露什么资讯,加上供应商也不曾正式做产品教育,尽是一再的强调多甜多好吃。

拜托,都什么时代了,还以70年代的方式在促销及售卖,也难怪至今许多街坊的阿嫂、上班族、学生等连柳橙是热带或温带水果都仍分不清楚。就因为市场常见,所以理所当然的以为柳橙是热带水果……(真的是香蕉你的芭乐!)

前阵子,香港有相关新闻见报,话说有电邮传言指香吉士「4」字头柳橙是以传统方式种植,且含大量的农药,劝请市民勿吃,也因此危言耸听的流言导致「4」字头柳橙滞销,而另一方面「3」字头柳橙则因传言反成为师奶们的抢手货等云云…。

也基于此,我也决定将大家极为喜爱的柳橙的编号来详细的做一次讲解,至少未来在购买时,多少也有些基本概念和认识。

香吉士柳橙共有4种不同品种,脐橙(Navel Oranges)以及晚仑夏橙(Valencia Oranges)则是国人较常见的品种,其他如樱桃橙,也称为血橙(Moro (Blood) Oranges)以及红肉脐橙(Cara Cara Oranges)两种则尚未登陆新加坡市场。

脐橙 Navel Oranges
每年十二月至六月是脐橙的供应期。此品种极容易辨认,因果实内长有小果常裂开状似肚脐而因此得名。脐橙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柳橙,但也是最难种植的品种,单价也比其他柳橙来得高。果型大且有重量,清香且甜,无核、易剥也是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晚仑夏橙 Valencia Oranges
晚仑夏橙供应期为四月至九月。夏橙体积较小,略带核,果汁极为丰富,果皮薄,适于用来榨果汁。成熟的夏橙有时会因为天气温暖果皮因而「回绿」。当夏橙于树上熟透时,通常会变成明亮的橙色。若季节暖和,成熟的果实可能重新吸收叶绿素,果皮略带绿色。

血橙/樱桃橙 Moro (Blood) Oranges
樱桃橙的供应时期为每年一月到三月。樱桃橙果型为小至中等,果皮很薄,几乎无核。切开时,果肉呈现明亮的红色到深栗色的鲜艳果肉,其味带有覆盆子或草莓等果实的风味,酸度也比一般品种来得低,果实还有另一个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含有丰富的防老抗氧化剂「花青素」,近年于柳橙果实中异军突起。

红肉脐橙 Cara Cara Oranges
红肉脐橙于1976年在委内瑞拉(Venezuela)的Hacienda Cara Cara被发现,而因此得名。红肉脐橙属脐橙的一种,产于冬季,果肉色泽暗粉红或红色,带有浓郁的蔓越莓风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以及茄红素,尚未运输到国外,所以不易购得。

根据资料所言,所有柳橙皆有采收工人以手工采摘,装入大箱子后,卡车将果实运送到包装厂进行分级,同时也把腐坏或压坏的果实挑出来后再洗净。在清洗过程中除掉果实表面的天然蜡再用可食用的非动物蜡取代,如此则可以防止水分散失和达到保鲜的作用。

大略走了几家超市,找到的香吉士柳橙有南非产编号「3156」的Midknight晚仑夏橙,果型较大无核,单价位于50¢至65¢,视所在地区出售;编号「3155」,同样也属Midknight晚仑夏橙品种,不同之处则是果型较小偏中型,多以袋装出售。

编号「4014」美国产的晚仑夏橙,果型偏小,色泽偏黄带绿,以袋装出售。编号「4388」南非产的晚仑夏橙,果型大,色泽也比编号「4014」美国产的深许多,似乎南非的阳光比加州还要充足。

以下为香吉士柳橙编号之资讯,多数为「3」和「4」为主。若你无意间发现以五个数目字以「9」字头开头的香吉士柳橙(例如编号93108),那是属于有机种植的柳橙。

先前一再有误传说编号以「8」字头开头的柳橙为基因改良品种(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目前以获得证实纯属谣言,根本没有相关编号属所谓的基因改良品种的资讯。

报章在刊载之时仅是转载,当中之误传也不追查是否属实就将外地报章所报道全部转载,如此误导报章读者,编辑是基于懒惰或者心存侥幸捡现成新闻来填版位,就只有读者自己去斟酌及评论了,我不做诱导…。



Sunkist PLU Codes
3027 - Shamouti
3028 - Delta, seedless, small
3036 - Midknight, small
3107 - Navel, medium
3108 - Valencia, medium
3109 - Seville / Marmalade type
3110 - Navel, Cara / Red
3153 - Delta, seedless, medium
3154 - Delta, seedless, large
3155 - Midknight, medium
3156 - Midknight, large
3309 - Lima
3310 - Pera
3370 - Maltaise
3371 - Salustiana
3372 - Navelate and other late Navel varieties
3373 - Navelina including Newhall
3374 - Without postharvest treatment
4012 - Navel, large
4013 - Navel, small
4014 - Valencia, small
4381 - Blood
4382 - Juice
4383 - Tangelo Minneola
4384 - Navel, small 1,2
4385 - Navel, large 1,2
4386 - Temple, small
4387 - Temple, large
4388 - Valencia, large


官方网址: http://www.sunkist.com/

说明转基因生物产品健康危害的首席代言人Jeffrey M.Smith证实资讯误传: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





Tuesday, July 26, 2011

来找碴:与读者的对话


(网络随聊)

读者:森哥,最近都很少见你推荐熟食中心的美食,Why啊?

森哥:因为找不到水准稳定的摊贩,所以与其勉强推荐倒不如多花些时间观察会更好。

读者:有那么糟吗?你看其他Bloggers一直都有推荐,而且还不错……

森哥:连你都说不错咯,就证明还属一般水平,水准就有待加强咯………

—————————————————————————————

读者:森哥,没赢《新加坡部落格大奖》会不会很「怼」?

森哥:粉丝不够多,加上你们也不努力每天投票,没赢也只有接受事实咯。

读者:谁说我没有投票,我每天一直都有按LIKE啊!你没看十位入围者当中你的LIKE最多?你No.1叻!!

森哥:有、有、有……有看到,谢谢喔……(囧)

—————————————————————————————

读者:森哥,森哥,你在微博上update说《新加坡食尚达人》有可能在China publish new edition啊?

森哥:你也玩微博啊?你不是玩Twitter的吗?

读者:哎呀,微博more chink嘛!我要多update自己,要built那边的Network, 而且它比Twitter更fun!可以post pix, video, Twitter so boring…… 还有Shanghai的女生非常热情!森哥,我的fans怎么比你的还要多!哈哈

森哥:………………(幹)(>_<)






Thursday, June 16, 2011

来找碴:电脑翻译功能

(网络随聊)

随着网络的方便性,至今来到《森品堂》的读者未必全部都是华人,有些网友是借由照片的搜寻功能而找到我的部落格。

来到《森品堂》全是汉字,对外国网友简直是一堆有看没有懂的文字。固然网络发展神速,但翻译这一回事绝对不是转个档就算是译了全文,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以及含义绝非电脑完全能解读得来。

我从事英汉翻译工作多年,就华语的使用,于地区性的用语及措词则全然不一样,固然是同一个语言或字眼其含义在各地区的使用都有所不同。而许多大企业公司之猪头主管总以为将一篇英文稿件翻译成中文就算数了。

我安装这个功能纯粹仅是好玩,至少外国网友来到我的部落格也大略知晓我在写些什么,虽然不完全准确,但也有一个大概。

副标「It could be a joke」既是要外国网友不要将此功能当真,以为这即是正确的翻译,看看就好,就好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