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台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網友干譙急急如律令

台灣著名制作人王偉忠在一個為日本311大地震籌款節目中,因避免節目過度超時,與主持人配合拿下日本前著名足球員中田英均的球鞋,計算之后才在網路拍賣徵求義款。

未料,此舉引起網友不順氣,大力抨擊之餘,還賜于"幹鞋哥"之名。王偉忠另一節目要演"幹鞋哥"事件,因節目內容與此事關連不大,取消演出,又再引來網友干譙。

事實上,王偉忠已表示:"只想炒熱氣氛,忽略程序正義,雖全部人都知道我將捐出再義賣,己被蓋上『幹鞋哥』,這三字我將善用,以做人生省思。
",並且並不介意自己制作的節目出現"幹鞋哥"主題,至少在某程度已顯示這位制作人的視野宏觀和胸懷大度。

這個事件表現網友干譙無極限,急急如律令,即可即時發飆,又像符咒任貼一人額上,著實令人驚異。

把刀拿在手上,可以作壞事,也可省略局勢而動,成為保護自己和主持正義的利器。隨時和隨便又砍又殺,怎能不令人視為瘋子?

有理干譙,大快人心,無理(無厘頭?)干譙,就會像是江湖術士,亂來一通。網友的智慧,不應處在后者水平,是不?





















圖片取自:
http://www.nownews.com/2011/03/26/389-2699951.htm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在這城市寫下愛

台彎人的創意和想法,一直令人激賞,就音樂創作結合城市、人文部份,一直都有相當出色的作品。寓音樂于城市、政治、人文、關懷、社會,音樂是一個很好的橋樑。

最近台灣的五都選舉中,台北方面民進黨候選人蘇貞昌教年輕人驚艷,他推出的“台北超越台北”概念,結合一整張“城市概念專輯”,選前民調顯示,獲得不少年輕人支持,年輕人支持率已超越現有市長(但今天的選情看來,蘇貞昌這種概念還未獲得非年輕一輩垂青,勝選似乎不太樂觀)。

如果大馬的政治、城市發展、人文概念,能通過音樂來輔助,是否也會有不同的效果呢?

此外,這類音樂大前提是:只提供觀念和大方向,不干涉創作方式。如此一來,才能發揮音樂的最大力量。

這裡推介此專題的其中一首歌曲《在這城市寫下愛》。影像和音樂各有自己的感動,聽第一遍也許稍嫌平淡,第一遍開始,心內感覺好像開出一朵花,再聽就是感動。




創作概念:
  離鄉背井來到城市尋求並實踐自己的夢想,是所有來大城市打拼的游子的共同心聲,懷抱著­夢想成了大城市的一份子,鄉愁成了一種力量,在城市生活中的一種實踐,於是城市的生活­成了生命中的一段重要記憶,愛這夢想也愛大城市。
音樂的表現上,用原住民的吟唱來代表來自四方游子的心境,大膽的結合提琴樂器及交響樂­的形式,建構具有正向積極的都會色彩卻又不失文化特色的音樂。


在這城市寫下愛  詞/曲:山英

床邊窗的外 繁榮的車水馬龍
夢想怎麼摘 錦簇的萬家燈火
思念隨風來 徘徊 不願只是落淚來釋懷

該有的豪邁 夢想的勇往直前
沒有了依賴 朋友的祝福滿載
我也終於來 期待 陽光再照了進來

春去秋來 花謝會開
思念化作力量存在
在這城市寫下愛

Wu a i yan
Ha a i yan na hay ya o a i hay ye yan
Wu a i yo o hay ya o ha i yan
Hay ya o wa hay yan

Wu a i yan
Ha a i yan na hay ya o a i hay ye yan
Wu a i yo o hay ya o ha i yan
Hay ya o wa hay yan
Wu wa I hay ye yan

2010城市概念專輯【Open Taipei】一推出就受到熱烈的回響,不僅是在各大銷售榜上都有亮眼的成績,陸續推­出的每支mv在網路上也都短時間內累積很高的點擊率,每一次現場演 出,總是讓民眾深深感動。
現在,邀請對這城市有夢想的市民們,到城市夢想音樂會聽音樂人唱出對這城市無可救藥的­愛。
【Open Taipei 城市夢想音樂會】巡迴演出中! 詳情請至 http://0rz.tw/OQuub


**http://www.myaudiocast.com/eball/ --完整專輯試聽網址




***以下新聞轉自: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11270165&pType0=aALL&pTypeSel=0

蘇貞昌認敗選 支持者拱選總統
2010/11/27 20:47:32 小型字 中型字 大型字

(中央社記者陳虹瑾台北27日電)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今晚在票數大幅落後時,宣布敗選,並對支持者說「是我對不起你們」;支持者高呼「總統好」、「選總統」,不少人哭成一團。

下午5時許,支持者陸續湧入蘇貞昌競選總部旁的空地,競選總部則安排樂團、歌手輪番開唱。雖然開票期間蘇不時落後,但現場主持的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不斷鼓舞士氣,但現場氣氛明顯低迷,隨著郝蘇票數差距拉大,開始有人落淚、啜泣。

蘇貞昌晚間8時許與夫人詹秀齡抵達競選總部現場,兩人深深一鞠躬,向支持者致意。蘇貞昌對選舉結果「坦然面對、尊重市民的抉擇、也向對手致意」。他感謝競選團隊的努力與市民支持,但結果不如預期,「是我對不起你們」。

他說,參選以來,堅持以不謾罵、不抹黑、不擾民、不做負面選舉的方式打選戰,雖然結果一時不如意,但相信有一天,這種選舉方式會成為典範與主流價值,「我不後悔,也請大家不要灰心」,只要方向正確、腳步不停,對的事情終會被多數人接受。

蘇貞昌說,自己會繼續努力,也對郝龍斌表達祝福,希望台北市更進步、台灣的未來能更好。他也期許自己超越自己、明天超越今天,雖然民主的路不一定很順、很好走,但會堅持努力走下去。

蘇貞昌發表完談話後,下台擁抱群眾,支持者也不斷高喊「加油」、「選總統」、「總統好」。

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馬英九應道歉,不應下台。

台灣莫拉克風災,馬英九政府反應過慢,以及應對救援物質要求不當,確實應該道歉,而他也道歉,但罪不致于下台。

馬英九上台之后,中台的關係有所改善,撇開統獨課題,至少在經濟上,看來已有一定的改善。

一場水災,對一個新任最高領導人而言,帶來不小的殺傷力,但只要領導人肯認錯,並積極補救,肯接受他人的批評,已是至少有70分的領導人。

反觀大馬,若是遇上同樣的情況,高官的答案多是:天意。這種官,連道歉都不肯,才最令人討厭。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部落格比賽的背后有怎樣意義?

"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已經進入第四屆,從9月1日至15日之間開放給全球華文部落客報名,這相信全球華文部落格的重要比賽,已建立一定的口碑,部落客應積極響應.

從主辦單位和越來越多企業合作的情況來看,可看出這項比賽受重視的程度,至少就台灣本土而言,它是一項不可多得的部落格界的重要指標之一.

至于它在海外的影響, 據個人所知,馬來西亞是其中一個受到影響的地區,除了吸引越來越大馬部落客參與其盛,更是因而間接催生了"2007大馬中文部落格祭"這個大馬中文部落格界觀摩性質的比賽,之后一般籌委還成立"大馬部落"這個大馬中文部落格組織.

目前,"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已進入第四屆,"大馬中文部落格祭"今年已跨入第二屆,但在比賽的背后它們還能負載著怎樣的意義呢?

如果只是為了比賽而比賽,相信"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要堅持四屆並非易事,這個比賽的背后推手是"中時部落格",從其網頁不難看出他們積極的推動部落格,從選出優格和推荐好文,以及網頁內不同分類的聯播, 看到推動部落格精神.

至于"大馬的中文部落格祭"比賽,它也背負著一定的使命,目前它尚無法與"全球華部落格大獎"比肩,但卻也在大馬中文部落界得到迴響,但比賽之后要做什么,那才是更重要的事.

從"部落格祭"催生"大馬部落",實際就是籌委們不想只是比賽的一種反映,舉辦"博客聚","歌唱比賽","講座會"等,皆是為了推動大馬中文部格才做的事,這層意義是原動力,但是不是長久的動力卻還是一個問號,畢竟它是由一群為生活打拼,只能抽出工餘時間,甚至有籌委不惜為了一些活動而申請年假,這樣的付出要長久維持, 是一種挑戰,並不只是原動力就可以做到的事.

不管是為自爽或想成名開始寫部落格和參加比賽,在這之后,必須想想寫部落格的背后意義是什么?

這種意義並不是一定要選擇轉變,而是讓自己更確認寫部落格的是為什么?如果純粹只是隨潮流而寫,不想賦予部落格另一層意義,那也不是問題,但也要有心理準備,因為"退潮"之后,就沒留下什么.

有的人給部落格賦予商業意義,用部落格經營自己的企業,或者作為銷售之用,這其實並無不可,至少它給了部落格另一個生命;有者則利用部落格當成公益之用,協助散發訊息或讓更多人瞭解公益,那也是一種部落格的生命;如果,只是想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經驗,不停的寫,那也會讓閱者獲益,何嘗不也是一種部落格的另一層意義.

無論是部落格比賽舉辦者或參加者,在這之后的另一層意義是什么呢?或者說是可以賦予自己的部落格怎樣的意義,可能可以想想,也許能因此把部落格經營的更起勁和發出不一樣的光彩.

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含金量"比人高!

台灣金曲獎年年有話題,包括讓非流行類歌手得重量級獎項引人議論,讓流行類歌手得大獎又被嫌太商業化,不過金曲獎主辦單位看來已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反應並不太大,反而是一些音樂人較多批評。

個人對于金曲獎有較高的認同度,因為主辦單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獎項分類清楚,非流行與流行能在同一個平台較技。

非流行音樂可以在金曲獎屬于自己的部分拿下獎項,也有機會與流行音樂歌手和音樂人同台較勁,具切磋意 味。

而且,金曲獎的獎項還開放給其他國家的歌手參與,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歌手和音樂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能夠入圍已是極大的認同,得獎更是重要的肯定。

今年,我國的曹格獲得“最佳華語男演唱人”獎,新加坡的蔡健雅獲得“最佳華語女演唱人”獎,新馬歌手同時在金曲獎綻放光芒。

資深音樂人袁惟仁批評本屆金曲獎是二線評審評一線歌手,個人覺得這對今屆評審和得獎歌手並不公平。

袁惟仁如何認定這些評審是二線評審,是以知名度還是實力?如果他認為具實力而不具知名度的評審就是二線評審,這未免令人質疑袁惟仁的音樂專業在何處?

放眼看去,其他地區的中文頒獎禮就略嫌“豬肉味”飄香,唱片公司和主辦單位你一塊我一塊的切開“豬肉”均分,有勢力的一群皆大歡喜,袁惟仁或許更應該去質疑這些頒獎禮的評審。

無論如何,台灣金曲獎整體上是值得中文音樂人和歌手關注的獎項,“含金量”至少比一般樂壇頒獎禮高,期待它能走得更遠,做得更好。

*此文已于2008年7月12日刊登在馬來西亞<中國報>編采Blog.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魅力能“當飯吃”嗎?

台灣的馬英九、美國奧巴馬、韓國的李明博、馬來西亞的安華,都是屬于魅力型領袖,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在散發無型的吸引力,這能吸引一大票支持者,但能否長久還看治事能力。

韓國的李明博先受考驗,美國的牛肉事件使他進退維谷,如何再贏得人心是個相當大的考驗。

與其說李明博輸在美國牛肉,不如說他輸在自己的魅力,還有政敵,他的魅力把他推上高位,但魅力未必能當飯吃,一有行差踏錯,政敵緊抓痛腳,放大再放大,一般民眾民智未必如政治觀察者,可抽離片面俯瞰全局,民怨一經發動那就大件事了。

馬英九亦是如此,綠營人士正虎視耽耽看他幾時犯上一個可以用來燎原的大錯,若綠營逮到這個機會,而馬英九又未有前總統陳水扁般賴皮的能力,領導能力肯定會受到極大的考驗。

奧巴馬的魅力簡直無法擋,本人亦是其擁護,但長遠來看,從其對國際上的看法,例如對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談話,以及美國人是否能“不怕黑”,還有其未有豐富處理政務的經驗,美國人是否會保送他上總統大位,相當耐人尋味,即使他能登上大位,在世界和美國眾多不利因素,如經濟衰退,百物高漲的時代,他是否有能力處理,的確未能讓人放心。

馬來西亞的安華在本土的魅力已備受肯定,能力也不俗,從他能夠整合不同的反對黨,在第12屆大選中否決國陣的三分之二國會議席,以及奪下5個州屬,就可見他的不凡之處。

然而,這名曾經也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領袖,如果有機會上台,是否也能解決大問題,以及化解政敵的威脅,還是令人有點不放心。

魅力有時候可以影響很多人,但是不是能不能“當飯吃”,就是另一回事了。

2007年2月15日 星期四

好馬英九,爛陳水扁

個人評這兩名台灣政治人物的好與爛,主要是以負責任的角度來看。

馬英九一被檢控,立刻宣佈辭去黨職,聲望立刻狂飆,這是給陳水扁最好的一把掌,言而有信和言而無信由此而證。

至於馬英九有罪與否,就交由司法判決,但是在負責任這個節骨眼上,可贏了陳水扁幾十個,甚至幾百個馬鼻,陳水扁爛的程度自此完全赤裸裸的被對比出來。

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政績其實都是五十步笑百步,只是國民黨難得百年有了一個馬英九,才讓我這個海外華人覺得它算小有希望。

當初,馬英九的魅力開始席捲台灣和海外華人,尤其是「師奶」們之際,對這樣一個「外表」出色的人物,個人覺得並不如何。後來,注意他的政績,尤其是處理倒扁活動的事,才對他有更好的看法。這一次,一被控就辭職的舉動,更不自禁伸起大拇指讚好。

敢於負責的政治人物值得嘉許,喜歡推卸責任,顧左右而言他的政治人物就應該唾棄,台灣應該慶幸有這樣的政治人物存在。

(或許,有人會說,馬英九辭職背後一定有他的政治議程,個人覺得,這對政治人物是正常不過的事。但,能以辭職負責來進行自己的政治議程,也不是每個政治人物敢敢做的吧?至少,他把辭職負責的文化帶出來。)

反觀馬來西亞,這樣的政治人物幾乎是零,比較有權勢的政治人物,還會以內安法令,或其他法令來威脅大眾和媒體,其倒拇指程度簡直令人想作嘔。

當然,希望馬英九這個案件只是技術上的疏忽,若真的證明他是有罪,那台灣地區人民就不應該擁護他當總統。反之,若罪名不成立,僅僅是對手技術陷害,那台灣地區人民就應該讓這名勇於負責的政治人物,登上總統大位,把台灣的未來托付在他手上。

微博之聲



我的新浪微博

我的Mophiz微博客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