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分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分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模擬駕駛不只是遊戲

   最近,模擬駕駛成了熱門話題,它與電腦軟件結合,除了可以是電子遊戲,也可以用在交通工具駕駛訓練用途。

  廿多年前,當我開始學車,教車學院就已有簡單的模擬駕駛機器;那是比現今的賽車遊戲還簡單的器材,但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新鮮的東西。

  這樣的模擬器材,對駕駛初學者有幫助嗎?我認為有一定的幫助,至少在當時學習操作汽車變速箱(俗稱牙箱)時,以及離合器的運用上,相當有用。

  雖然,初學者駕駛真實汽車時,還是會有點害怕,但因為有了模擬駕駛的經驗,對于變速箱、離合器、油門的控制,不會過于陌上,學習速度也會快一些。

  如今,各種交通工具的模擬駕駛器材,在電子模擬遊戲或軟件的舖助下,已成為一種專業工具,其中以飛機模擬駕駛軟件最受歡迎,真實的場景加上仿真度高的操控,擄獲不少模擬遊戲迷的心。

  電子遊戲一度是許多人眼中教壞小孩的東西,但事實證明,只要運用得當,它的功能和使用價值極大,模擬駕駛遊戲就是很好的例子。

  操作模擬駕駛遊戲需要的相關專業知識,以及操作能力,並非易事,如果小孩或青少年有興趣,不妨他們適當的學習和使用,寓遊戲于教育。


*本文刊登于2014年4月11日,馬來西亞《中國報》副刊編采Blog。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選擇方便別人,還是方便自己?

  每次駕車時,遇到轉彎、停車前不打訊號燈的人,口裡總會嘀咕,不做這個簡單的動作,卻變成阻礙或不方便別人。

   打個訊號燈的難度在哪裡?我習慣打訊號燈,所以不知道難度在哪裡,也許就在個人的思維上,反正不打也沒什么之類的想法。

   不過,還是要感謝不打訊號燈的人,至少他們提醒了我,要時常注意方便別人這回事,同時要學會感謝打訊號燈的人。

   說到感謝,最近才從朋友口中,以及網上知道,原來當有人讓路,可以學日本人的感謝文化,轉出來后,讓雙訊號燈閃兩下,表示感謝。

   最近在學著這樣,不知還有沒有人注意到這個方式,一般上是舉手示意感謝,但有時轉彎后或別人在公路上禮讓,來不及“出手”感謝,打雙訊號燈兩次,正好表達了心中的謝意。

   下一次,看到有人在公路上禮讓, 閃兩下雙訊號燈吧。謝謝他們方便了別人。




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原則與價值觀

去年十月份,因工作需要上了三天的《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課程,才真正瞭解原則和價值觀的分別。

摘錄去年報導的一部份:
“有一艘船在夜間海上航行,水手向船長報告遠處有細微燈光,懷疑是另一艘船迎面而來。”
于是,船長向對方打訊號燈,要求對方改道,誰知對方也提出相同要求。
這激怒了頗有聲望的船長,以訊號燈向對方表示:“我是某某船長,請你改道!”。
未料,對方的回應竟然使船長改換航道,原來對方的回應是:“這裡是燈塔!”
麥健喜(大馬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推動者兼中文版課程協調員)指出,船就是價值觀,燈塔就是原則,當價值觀不符合原則,就需要調整價值觀。
原則的定義就是指放諸四海皆準和不辯自明的自然法則,而且它是永恆不變和客觀存在,以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也許,有人會認為,原則不能當飯吃,有時還是需要向現實低頭,以價值觀為考量。

我不否認有時價值觀會主導許多決定,但更多時候只要知道自己的原則所在,即底線是什么,並不會過度影響價值觀。

這半年來,每當碰上一些重要決定,我都以原則為根本,確實許多事情可以做出更堅持的決定,不受其他情況影響。

例如,駕駛臨近交通燈時,交通轉黃,就放慢速度,準備停下。

這本來就是駕駛者該做的,而且也是交通規則。但許多駕駛者卻是黃燈就準備最后衝刺,猛踩油門。如果前方有人停下,還會猛按車笛表示憤怒。

有時我會因為后方有車跟著,而不好意思不在黃燈時衝過去。現在,清楚自己原則是安全駕駛,黃燈準備停下,保障自己和其他公路使用者的安全,我會放慢速度和停下,即使后方車子抗議我黃燈不衝過去,我也不會理會。

這只是其中一個學習,還要學習的還很多。

對于《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課程,我有些小體會和感想,希望下來可以陸續分享出來。


*圖片取自

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2010自爽推荐大馬部落格

一如往常4年,在一年將末之時,還是要推荐一些部落格。
因為這樣,還是重複老話:此目的是鼓勵與推介更多自己喜歡的部落格,不只自爽之餘,也想讓更多人去感受他們對生命和寫部落格的另一種意義。
“非常主觀的推荐,非常主觀的認同,開心就好。”
近幾年,大馬部落已推荐不少出色的本地部落格,在這方面已做得很好。若覺得這裡的推荐還不夠喉,可點擊《大馬中文部落格祭》官網看看。
以下為本人2010自爽推荐大馬部落格:




http://yulduz.blogspot.com/
永远快乐
永樂多斯,著名作家兼教育工作者,她的思想與文字,總會有令人有所悟。


http://tampin-handmade.blogspot.com/
淡淡巧手藝
手藝,不只是興趣還需要堅持與努力,更重要的還有分享,這個部落格皆有之。


http://www.wretch.cc/blog/euvin01
歩歩為營
他的華麗文字,表達他所思所想,只要懂得享受它就好。


http://tebeho.mysinablog.com
小T’s 文字博物館與攝影圖像館
教育工作者有的不只是知識和智慧,懂得用文字和圖像呈現和分享自己,也是他的另一強項。


http://mylovelybluesky.com/
蓝天白云数格子
在部落格遭“非死不可”流放的一年,她的精彩和真實呈現生活的部落格內容,可以讓很多曾說愛寫部落格者無言以對。





*過去4年的推荐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鄉音 回家】年味专辑2011 慈善首卖推介礼

诚邀您出席见证:


鄉音 回家】年味专辑2011
慈善首卖推介礼

日期:2011年1月1日
时间:晚上8点
地点:吉隆坡陈氏书院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推荐好聽/全新創作聖誕歌曲

這首由湯小康作曲的聖誕歌很好聽,個人相當喜歡。
它的MV也拍的不錯,讓音樂和影像說感人的故事,尤其在溫馨的佳節,容易觸動人心。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讓冰淇淋像冰淇淋

想到冰淇淋,感覺可能只有一個──甜。但過甜會令人不舒服,自然的甜也許會好一些。
上個星期到成功時代廣場吃Kindori冰淇淋,有不一樣的感想,那種水果結合牛奶,吃了還有自果味的冰淇淋,吃起來感覺還不錯。
而且,那還是以低于市價,僅是捐3令吉充作慈善就能吃到的冰淇淋,具有雙重意義。
人生也許也是如此,生活甜味,剛好就好。


相關文章:
http://euwenpyb.blogspot.com/2010/12/kindor.html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Kindori 日本冰淇淋....

印象中,我應該是沒吃過這款日本冰淇淋,不過,應該會去嘗試。

最近,有一位認識的部落客任職的Kindori日本冰淇淋辦慈善活動,現場捐RM 3就可以享用超過此價值的冰淇淋,受惠單位是Shelter Home for Children。

若有與趣寓吃淇淋于慈善,就來試試吧!

首場活動:
地點:Kindori Ice Cream 3rd.Floor, in front of Cinema, Berjaya Times Square

日期: 2010年12月11 日(星期六)

時間: 早上11時至下午2時



次場活動:

地點:Kindori Ice Cream LG1.06A, Sunway Pyramid

日期: 2010年12月18日(星期六)

時間: 早上11時至下午2時。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有話,好好說。

言語的殺傷力,絕不下于任何武器。武器是傷身,言語可以傷心。

言語也能是萬靈丹,藥效優于任何一種藥,可以撫慰心靈,激勵人心,引發巨大力量。

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一種說話方式,就像電波頻道,有些人處在同一個位置,說得再難聽的話,都一笑置之。

有些人說話總要“單單打打”或冷嘲熱諷,那是你的自由,但不是每個人都要接受“酸笑”(請用閩南話唸),或懂得和別人“單單打打”,那是由于每個人的生活和說話方式不同,在還沒有確定別人和你同一類之前,請用“正常”方式溝通。

做人,修些口德,當部落客或博客,也是。


*圖片取自這裡

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給政府醫院大姆指

我的第四個孩子已經滿月了,之前一直在忙其他,現在終可以寫關于一些感想。

想要給吉隆坡中央醫院一些表揚,那兒醫生和護士的專業,以及熟練的技術,還有收費,值得我寫出來讓許多對政府醫院有誤會者去瞭解。

由于嬰兒出生時,手和頭在一起,醫生擔心會對嬰兒帶來負面影響,當機立斷要求剖腹生產,這和我們原本計劃自然產不同,但為了孩子著想,當然非這么做不可。

內人剖腹生產和結紥手術,以及3天的住院費,只有162令吉,100令吉是手術費,35令吉是生產費(若是自然產,一般上只付35令吉),其他一些費用,加上10令吉的結紮費,讓我們體驗到大馬政府對人民的照顧。

許多大馬華人愛選擇到私人醫院生產,自然產費用兩三千令吉是等閒事,剖腹生費用五六千或七八千,也不算稀奇,一個孩子生下來,實在是不小負擔,若不是口袋有一些斤兩,實在令人吃不消。

政府醫院給人的印象是態度不佳,而且往往被媒體“欺負”,負面新聞寫上那間政府醫院一般都不太會有后遺症(被起訴),但私人醫院出事,媒體只會寫某醫院,大膽一些就寫某私人醫院,再大膽一些才寫某區的私人醫院,因此許多華人對政府醫院印象極差。

事實上,政府醫院除了有些護士或櫃台人員的態度不專業外,實際上在政府醫院生產的保障應是最安全的,因為私人醫院一旦對病人或產婦束手無策,多數建議送到政府醫院(因政府醫院的設備,尤其是各州的中央醫院器材較佳和完整),這一來就讓政府醫院背了不少黑鍋。

聽聞一些富有的華人婦女,不少人選擇到中央醫院生產,其貴賓產房800令吉起跳,而且再怎么跳,也難以超過兩三千令吉,享受的是比私人醫院差不多,安全性也高。

而且,政府醫院不鼓勵剖腹生產,強調餵食母乳(帶奶瓶去會被罵的),皆是值得鼓勵的做法。

私人醫院醫生會說剖腹與自然產無分別,實際上是有差的,沒有經過母親產道擠壓和吸收不同的良菌,嬰兒成長中會有一些分別的。

私人醫院向錢看是事實,動手術才能賺錢,即使醫生醫術如何高超,在私人醫院施壓下,醫生不開刀,私人醫院哪能提供專業的高薪水。

我的一個友人說,有些選擇在政府醫院生產的有錢婦人表示,他們寧願把錢省下來產后自己補,何必浪費在私人醫院身上。

這些有錢婦女,錢對他們而言不是問題,反而覺得無需亂花錢在生產上,辛苦的打工一族反而愛選私人醫院,賺了全供給私人醫院,實在令人不解。

好了,總結一下我4個孩子的生產費:
●第一個孩子 :吉隆坡國大醫院生產,費用:近400令吉。
●第二個孩子 :吉蘭丹哥打峇魯中央醫院,費用:36令吉。(包括孩子有發黃照了5天的燈)
●第三個孩子 :吉隆坡馬大醫院,費用:近1000令吉(孩子之前腦積水,醫生要求留院觀察9天,后無事)
●第四個孩子:吉隆坡中央醫院,費用:162令吉(手術剖腹生產、結紮、住院)。

所以,4個孩子的生產費:不到1600令吉。


總的來說,私人醫院賺得是服務費,因此很貴,但像一些在政府醫院生產的有錢太太說的,服務不好,忍忍就過去了。

吉隆坡中央醫院產院的護士態度極佳,比起馬大醫院一些護士好得太多了,雖然不能像私人醫院護士把你照顧得像皇帝皇后,但如此廉宜兼有素質的專業,還能要求什么呢?

這一篇就是寫給那些認為政府醫院不佳,把私人醫院捧上天的人看的,也給那些將要生產或將為人父母的人一些建議:生產選政府醫院,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好處。


相關連接:
吉隆坡中央醫院收費表

**此文章同時出現在我的另一個部落格《童聲童趣》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因世界杯而停頓...

世界杯對我這個球迷而言,是無法抗拒的魅力,儘管他的水平不如歐洲杯,但就是大有吸引力。

懂得看球和不懂得看球的道理,和喜歡逛街與否的道理是一樣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夏虫無法語冰也有一點這樣的意思。

若你也是球迷,下來一個月可到我的另一個部落格──“足球心經”交流。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分享也有學問

分享,大有學問。

想要和你分享快樂和煩惱者,並不需要“專業”意見,也許要的只是聆聽,而且不說一句話回應,可能更讓訴說者有知遇之感。

但,許多人,包括我,總會分不清,他人說了一些事,就迫不待說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有者更提供“專業意見”,期待訴說者能夠採用其方略。

分享,不需要答案,更多時候需要聆聽,可以不用認同和反對,簡單的借出一雙耳朵和一顆安靜的心,聽和感受,就夠了。

然而,我們總以為自己是外星人,在另一個星球看地球,以超脫世俗的智慧,提供專業解決難題秘方。

訴說者要的是什么,聽不懂。

也擔心遇上尋求認同的訴說者,他們要的是一種肯定,去肯定他們認為對的答案,而不是要你給意見,遇上這樣的人,或者只能婉轉且有些滑頭的說:相信你自己就對了。

分享,不是尋求認同或意見,有時讓人覺得被看重,偶爾也讓人措手不及。


***圖片取自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雙喜媽媽的日記》

我是雙喜媽媽的部落格讀者,看她調度文字的功力,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寫出身為媽媽的角色,總令人看得不亦樂乎。

她,終于出書了,《雙喜媽媽的日記》,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讓人想了半于還是不理解的拋書包文字,沒有所謂“文人”的堆砌文字,一切自然順暢,寫的人開心,看的人也喜悅。

上兩個星期,帶著一家大小上雙喜媽媽的家,交流了一些時候,主要目的是想要買她的書和親筆簽名。

回家后,只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就斷斷續續的看完這本書。和往常看她的部落格一樣,會不期然被她的文字搔到痒處,笑出聲來。

在本地的華文部落客,雙喜媽媽“成名極早”(廣為人知),不是308后一代,不靠政治時事。她的文字沒有壓力(也許她寫的時候會有吧,畢竟家中有小孩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看得舒服。

其實,本地還有許多出色的非政治時事部落客,但308后,許多“揭杆而起”的308型部落客湧現,讓人錯以為寫部落客非政治時事不可。

也許,從雙喜媽媽的新書,你能發現寫部落格可以不那么308的。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我認識的嘉慧

嘉慧是本地前女主播兼聲音工作者(司儀或主持人),認識她應該有八九年的時間,但交集的機會不多,她有她的選擇,我有我的變化,只是各自都還記得有這么一個人。

認識嘉慧應是在我是國際唱片公司(現已被合併)大馬分公司的中文部當企宣人員,當時的嘉慧是一名流動DJ(Mobile DJ,即在商場或商業單位負責播放歌曲和主持)。

唱片公司與Mobile DJ之間的關係雖不算密切,但也不致于生疏。記得當時比較常聯絡的Mobile DJ約有三四位,嘉慧是其中一位。

后來,認識的Mobile DJ中,有的當了唱片公司的主管,嘉慧后來也加入國營電台和另兩間私營電台,也當上電視主播。

老實說,對于嘉慧的認識並不深,從她跨入電台當主播后,也有留意她的動向,也聽她主持的節目,她是其中一個我比較沒有挑剔的主播之一。

她的主持風格對我的口味,可能也與我的性格有關。我不會抗拒主持風格尖銳或風格特別凸顯的DJ,但我更願意多聽主持風格沉穩,言之有物的電台主播,嘉慧是其中之一。

我一直認為,主播不只是播歌,或者與讀者談些空泛的事,能夠適時的提供一些想法和資訊,才能令人有所得,而且發揮廣播的重要功能。

至于現場活動主持人,帶動氣氛自然非常重要,但喧賓奪主的主持方式,把歌手、主講人、主辦單位、主人家變成配角,就失去了主持人的意義。

不管是當企宣人員或媒體工作者,我都出席過不少的記者會、歌友會、簽唱會、宴會,也看過不少現場主持人的主持方式,有時一些主持人確實讓人覺得在炫耀自己,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令人忍不住想那個他。

嘉慧的主持方式,並不嘩眾取寵,但能帶動場面之餘,也把主角襯托出來,且能兼顧環境所需。

這位美女司儀即將開設《魅力司儀訓練班》,原本我在數星期前已計劃寫下這篇文字,但礙于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一直未能成行。現在寫下這一篇,除了鼓勵嘉慧之外,也希望有志于此的人,可以從嘉慧身上學習。

以下是寫給嘉慧的推荐文字,現在附記在此:
如果有人以為會說話就可以當司儀或主持人,那絕對是一個天大的錯誤。君不見許多現場活動的司儀,令人看不下去者佔大多數,不是咬字不清,就是無法令現場的人投入其中,連最基本的引起他人注意都成問題。

往往,在這樣的情況,我就會覺得他們需要先裝備自己才上台,這樣才不致于令主人家無奈,也令台下的觀眾有看不下去的感覺。有心在司儀或主持這條路發展者,應該找一個老師或上一些課,吸收更多這方面方技巧,才能令自己、主辦單位和觀眾都滿意,不至于讓三方都冒冷汗。

嘉慧是我認同的司儀之一,我曾在公事上與他合作,也見識過她在其他場合上的主持功力,能力不俗,她就是那種能讓觀眾和主辨單位點頭稱許的司儀。
她開設的《魅力司儀訓練班》,我覺得有意在司儀界一展拳腳的人應該嘗試參與,相信能在這位擁有電台和電視主播經驗,以及參與許多現場主持工作的美女司儀身上,學習到該有的技巧。

就我而言,嘉慧是一位出色的司儀,能適當的表現本職,而且稱職,擁有多年經驗的她,相信會是你最好的學習對象之一,你將會從她的課程中受益良多。


**圖片摘自《ChineseEmcee - JiaHui 魅力主持开始的地方。》

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009自爽推荐大馬部落格

這是第4年自爽推荐大馬的部落格,目的是鼓勵與推介更多自己喜歡的部落格,不只自爽之餘,也想讓更多人去感受他們對生命和寫部落格的另一種意義。

還是一句老話:“非常主觀的推荐,非常主觀的認同,開心就好。”

從2006年至今推荐的部落格中,有一些已經關閉,有一些停了一段時候繼續,有一些已轉變為屬于自己的日記,不再公開,還有一些已不再更新,但對我而言,無論怎樣都是個人喜歡和所推荐的。

人總會不斷尋求轉變,那是生活的一種。堅持也是生活的一部份,只是各人的選擇方式不同而已。




以下推荐部落格排名不分先后:

從埋怨到數算恩典
http://tongyangrace.blogspot.com/
人的偉大,不在于缺少什么,而在于懂得面對缺少什么。
這位母親做的事情不需要轟轟烈烈的生活情節來襯托,生活中的考驗,即使只是一種平凡,但也是無法言喻的偉大。


逆風說話
http://nanyangkohkw.blogspot.com/
評論人該有的中肯和豐富的知識,以及身為父親對孩子的慈愛,從他的文字中流瀉出來。


不老的希望
http://gkpc.blogspot.com/
歲月不是一種藉口,心境和心態才是決定一個人的關鍵。這一對白頭攜老的夫婦,令人感動之處不只在于不老,而是讓人看見無限的希望和勇氣。


古克石の部落壳
http://oldstonehome.blogspot.com/
關懷社會與想關懷社會是兩碼事,有天淵之別,但這名部落客做到了。


大音希声,大向希形
http://jesscheng.com/
這名女部落客的攝影和旅行記錄,以及對生活的感觸,就像他的部落格名字的哲理意境:“最大的聲音我們往往聽不見,最大的影像(大向取自大象,原意為大的影像)往往看不見”,只有用心去體會。


故鄉的花園
http://cccatherine.blogspot.com/
孩子是父母的天使,但要怎樣讓孩子不只做天使,還要學習做一個有智慧的天使,就需要耐心和愛心。生活中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是教育的課程,這位女部落客把握了生活的教育機會,給自己的小天使上課。



過去3年的推荐: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512

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之前,我對“512“的印象是一個創作組合,一個在吉蘭丹的歌曲創作組合。

當時,身在吉蘭丹的我,與一群人發起搞了個創作歌曲發表會,其中有一個參與的組合就叫做激流512,而這個組合的組長還是當時的電台DJ,現在已身為公司高層的阿明。

那時,對歌曲創作存在著的熱情,是現在的我所不能想像的,而對于這個叫512的組合所展現的創作能力,內心是相當認同的。

這個記憶一直放在心上,一直到2008年5月12日發生汶川大地震,我的內心的記憶中多了一個512,一個震憾的記憶。

汶川大地震數十萬的死傷,令人神傷,全球人類在那個時刻展現出內心的善和愛,付出金錢和精神上的支持。

一年過去了,512這個日子的傷痕開始結痕,但也是一個提醒,人類面對災難之餘,還要更懂得珍惜和未雨綢繆。

但是,人類總是善忘的,如此重大的創痛,並非自己切身面對,過了一段時日就不當一回事了。

但我要學會記得,就好像一直記激流512這個組合一樣,因為那是生命經過的事,有值得記得的理由。

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

音樂回想起──松柏

我在14歲左右開始用省下的零吉錢買歌手的專輯,其中有幾位歌手是我的心頭好,只要他們一發專輯,就會迫不及待的跑去唱片行等,有時一周連跑數次才能買到。

那時的專輯是卡帶,開始買的時候是4令吉90仙一張,一直買到起價至15令吉后,那时大約是在中學畢業,才減少買專輯。

比較常買的歌手專輯是王傑、姜育恆、伍思凱和松柏(當時市場上是這么稱呼松柏,后來別人稱他們為小松小柏),在這之中,可算是眾多當時歌手中,自己最為喜愛的。

這一篇先談下松柏。他們的首張專輯中的歌曲《超越另一個自我》至今還是我愛聽的歌曲,激勵性很強,其他不同專輯中的《沒有明天沒有你》(后來李翊君翻唱這首讓它再紅一次》、《舞菌》、《留一片藍天》、《我愛你在你說你愛我那天起》、《向世界大聲說話》、《狼來了》等,一直也都是自己反複重聽的歌曲。

但是,卡聲最容易壞,能聽個兩三年已不錯,后來卡帶壞了,就不再聽了。

大約一兩年前,無意中發現本地一間唱片公司把松柏出道以來的歌曲制成精選集CD,二話不說立刻買下收藏起來。

我發現自己從14歲開始聽歌的那10年間的歌曲,尤其是中學那段時間,是最印象深刻的歌曲,現在聽一些歌時,雖然也會覺得有一些歌曲好聽,但總記不住歌詞,也不想去記熟它們的旋律。

流行歌曲和歌手,可以代表一個時代,而我這個7字輩的“安哥”(Uncle),從當時的流行歌曲去“安哥”一下自己的回憶,原來是很溫暖、很快樂的一件事。













延伸閱讀:
我喜歡的一首歌--〈老人與小孩〉

舊曲觸心 之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舊曲觸心之<我是真的付出我的愛>和<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納吉的twitter

大馬首相納吉有自己的twitter(微型網誌),近乎每天都在更新自己的行程,我也是他的跟蹤者(follwers),截至今日他的跟蹤者有762人。

老實說,納吉的twitte基本上也沒什么特別,和一般人相同,但他的身份不同,偶爾看一下他每天的一些蹤跡,也算是關心一下國家領袖吧。

最近才對twitter產生興趣,我早已開了一個戶口,但一直未使用,直至最近看到納吉的twitter才又重新有興趣去玩一下。

還未真正去研究twitter好玩的地方,不過它的關鍵是在于快和及時更新追蹤者的消息,有點像訂閱RSS,而且還有手機版,看似潛能無限。

我的twiter的http://twitter.com/euwen,若有興趣可以跟蹤我或留下讓我跟蹤你的方法吧:-) 。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種子

最近上了一堂有關種子的課,聽了相關的心靈學說,有一定程度的震憾。

種子,可以不停的種,也可以除掉不要的,只是看自己要不要而已。

我有一顆想要除去的種子,目前還在追蹤,希望有一天能除之而后快,種下另一個願意甘心的種子。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添丁

這里超過兩個星期的荒蕪,皆因家中添丁之故。

3月3日半夜,即3月4日凌晨,身懷六甲的內人肚痛入院,因肚內胎兒發出想要來到這世界訊息,經過約9個小時的折騰,嬰兒終于呱呱落地。

這是我家第3個出世的孩子,由于3個月前醫生在掃描時發現胎兒腦中有積水現像,經轉馬大醫院另一醫生再度掃擋證實,肚中胎兒有10%可能是唐氏兒,唯一切還需待出生后才能斷定。

儘管我們可以做進一步的羊水檢驗,若證實肚中胎兒狀況不佳,可以選擇放棄,但最終我和內人決定,我們沒有權力為另一個生命做這樣重大的決定,而且即使若真是如此,以目前的醫學還無法在母體內做出適當的醫治,因此決定順其自然。

所幸,孩子出世留院觀察后,醫生表示無唐氏兒症狀,僅是出身體發黃的G6PD症狀,經照燈后已恢愎正常,而血小板也升回正常水平,因此住院7日后出院。

那段時間來回醫院,除了壓力,身體上也相當疲累,但感謝上天,一切無事。

內人和嬰兒回家后,內人因不小心感染風寒,再加體質本就不佳,肚子劇痛不堪,幸在中藥的調理下(由于我們決定給嬰兒母乳,如非得已,盡量不吃西藥),兩天后逐步恢復,一星期后已告复元。

一切看來逐步回到正軌,期待下來母子繼續平安健康,感謝所有關心者的慰問,你們的祝福確實是我們最大的原動力。

微博之聲



我的新浪微博

我的Mophiz微博客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