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东方日报
作者 ∶谢清发
发表日期∶30-03-09
被党内外抨击坚持推行英语教数理致马来文被忽略或边缘化的教育部长拿督斯里希山慕丁,为了扭转竞选巫统副主席的不利选情,赶紧于3月19日会见「废除英语教数理联盟」主席拿督哈山阿末和国家文学奖得主拿督沙末赛益。这次的会面,印证了董教总之前不参加307大游行的疑虑,也证明董教总做对了!
希山慕丁于会后发表文告指出,「哈山与沙末清楚地向他解释两人所采取的种种行动,一切都以维护国语为出发点。」
这就是董教总最为忧虑的问题,因为当董总于今年1月15日收到该联盟主席哈山志期1月12日,致给非政府组织邀请出席于1月20日召开的反对英语教数理会议后,曾派3名观察员出席。董教总观察员发觉与会代表的发言均反对英语教数理,并坚持不可违反《联邦宪法》152条(1)和(6)以及《1996年教育法令》第17条(1)。
宪法152条(1)与(6)指出,马来语是国语,官方活动必须以国语进行;而1996年教育法令第17条(1),则指所有教育机构必须以国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董教总现任领导人叶新田与王超群紧记独立前族魂林连玉曾被国家政治人物耍弄一事,而不敢贸贸然去参与,可是华社里却有一小撮「打着华教旗帜反华教」的破坏分子,就趁机诬蔑及打击叶新田,对叶新田口诛笔伐。
华社的确是有病了!过去20多年来,没大没小的董教总秘书处职员,提出什么在「雇主雇员」关系之外,另有一层「同道伙伴」关系,接受这种关系的,就成为「华教春雷」,不听话的如胡万铎,则被边缘化,连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那一段「复兴霹雳州独中」历史,也被抹去。而最最不听话的叶新田,在去年6月至今一直被抹黑、被打压。所幸叶新田有着过人的耐力和坚强的信念,并受广大热爱华教人士的支持,而顶住了排山倒海的压力,并揭穿了「反华教人士」的嘴脸!
谨此奉劝那些蛮干莽撞的「反华教分子」,不要一厢情愿地以为马来语文的英雄,也会捍卫你的母语!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2008年10月6日星期一
柯嘉逊还应获续聘吗?
作者-谢清发
《东方日报》于10月3日独家报道《新纪元学院》早在今年5月份(正确日期是4月14日),被高等教育部以8大学术理由拒绝升格大学的消息,令监管该院的董教总教育中心董事部领导人深感震惊;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说,他们完全不知情,并指责院方没有披露真相。
针对叶新田的谈话,新院副院长莫顺宗与招生处主任梁胜义,向记者发表了互相矛盾的谈话。莫向记者「否认该院刻意隐瞒真相,只是院方一直没有机会在会议上,向董事部交代此事」;而梁则发表文告指「柯嘉逊院长早在614的第三次理事会议,报告了高教部的回覆内容」。
柯嘉逊刻在英国度假,院长告假,院务理应由副院长代摄,这包括对外发表谈话。作为招生处主任的梁胜义也可随意对外发表谈话,这反映梁不懂得「不在其位,不谋其事」的道理。
根据莫顺宗的说法,「院方一直没有机会在会议上,向董事部交代此事」,不仅是信口开河,而且更是「睁眼说瞎话」。从接到高教部拒绝函至今已近半年,董教总教育中心曾经举行过好几次会议,计有614理事会议、629会员大会、715复选会议及915理事会议。
在上述会议都有列明柯嘉逊院长报告的议程,可是根据叶新田的说法,柯嘉逊从来就没有提过升格大学申请被拒事。
近日有人起哄挺柯,要求让柯获得一年续聘,也有人认为唯有柯获得续聘,才会获得升格大学,言下之意就是新院在升格大学之前应续聘柯嘉逊。而于2005年即想移民英国作研究工作的柯嘉逊,在3度一年续聘后愿意再续聘,或许就是为了悄悄完成升格大学的工作。
新院升格大学被拒是预料中事,我曾多次撰文点出新院只有获得寥寥几科课程开办准证,只有一、二科获得国家学术鉴定局(MQA)获得学术鉴定认可,如此条件哪会获得批准升格大学?
虽然,这起新院风波愈演愈烈,但是却一再暴露了柯嘉逊这8年院长,不但没有提升新院的学术地位,反而有新院违反高教法令,被令停办的传言。柯嘉逊还应获得续聘吗?
《东方日报》于10月3日独家报道《新纪元学院》早在今年5月份(正确日期是4月14日),被高等教育部以8大学术理由拒绝升格大学的消息,令监管该院的董教总教育中心董事部领导人深感震惊;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说,他们完全不知情,并指责院方没有披露真相。
针对叶新田的谈话,新院副院长莫顺宗与招生处主任梁胜义,向记者发表了互相矛盾的谈话。莫向记者「否认该院刻意隐瞒真相,只是院方一直没有机会在会议上,向董事部交代此事」;而梁则发表文告指「柯嘉逊院长早在614的第三次理事会议,报告了高教部的回覆内容」。
柯嘉逊刻在英国度假,院长告假,院务理应由副院长代摄,这包括对外发表谈话。作为招生处主任的梁胜义也可随意对外发表谈话,这反映梁不懂得「不在其位,不谋其事」的道理。
根据莫顺宗的说法,「院方一直没有机会在会议上,向董事部交代此事」,不仅是信口开河,而且更是「睁眼说瞎话」。从接到高教部拒绝函至今已近半年,董教总教育中心曾经举行过好几次会议,计有614理事会议、629会员大会、715复选会议及915理事会议。
在上述会议都有列明柯嘉逊院长报告的议程,可是根据叶新田的说法,柯嘉逊从来就没有提过升格大学申请被拒事。
近日有人起哄挺柯,要求让柯获得一年续聘,也有人认为唯有柯获得续聘,才会获得升格大学,言下之意就是新院在升格大学之前应续聘柯嘉逊。而于2005年即想移民英国作研究工作的柯嘉逊,在3度一年续聘后愿意再续聘,或许就是为了悄悄完成升格大学的工作。
新院升格大学被拒是预料中事,我曾多次撰文点出新院只有获得寥寥几科课程开办准证,只有一、二科获得国家学术鉴定局(MQA)获得学术鉴定认可,如此条件哪会获得批准升格大学?
虽然,这起新院风波愈演愈烈,但是却一再暴露了柯嘉逊这8年院长,不但没有提升新院的学术地位,反而有新院违反高教法令,被令停办的传言。柯嘉逊还应获得续聘吗?
2008年7月28日星期一
评论人的真面目
2008年7月28日
作者-谢清发
时间过得好快,于去年7月2日开始在《东方日报》撰写专栏,从「龙虎三十」过渡到「龙门阵」,也有幸在《东方名家》发表评论,刚过一年。过去的一年,使我在评论界声名鹊起,连向来自负的周泽南学弟也赞誉我为「当红评论人」,处事从来不扭扭捏捏的,我受之无愧。
在过去的一年,我秉持在《东方》撰写时评的两大目标,一是勿让《东方日报》沦为执政党被批判的「一言堂」,二是揭开在野党与非政府组织领导人及一些时事评论人的真面目,也让他们尝尝被批判的滋味。我已成为达成上述目标。
我批评在野党,尤其是民主行动党与人民公正党的政策与领袖,让《东方》也出现在野党被批判的声音,这使到《东方》不被视为「被在野党利用来攻击执政当局的工具」。
我毫不客气地批判那些挂着非政府组织领导人头衔的时评人,把自己摆在崇高道德的位置,一方面声嘶力竭地高喊「反媒体垄断」口号,暗地里却去谈判回锅出任报社高职,更在其后豁出去,毫不惭愧地向垄断媒体霸主俯首称臣,竭尽所能地发挥写作才华,把一篇篇呕心沥血的文章投去他叫人不供稿的报章。
把该名「著名评论人」当作神的「反媒体垄断组织」的接班人和不懂得分辨是非黑白的「粉丝」,在「真理愈辨愈明」下被我批判到晕头转向后,就会对我乱扣帽子,骂我是党棍文棍,没有一点水准的就抨击我「泼妇骂街」,而没有文化修养的则说我「泼粪」。
最近我针对「新纪元学院风波」而摆事实讲道理地写了六、七篇文章,却引起了一名资深双语时事评论人的不满。他认为我的文章偏帮董总主席叶新田,当我反问他如何看待杨善勇对叶新田作人身攻击与极尽揶揄的文章时,他竟回答说杨看到个中的问题症结。我一向很尊重他在过去为华教默默耕耘和付出的精神,不过,他在新院风波所持的双重标准立场,却令我大大的失望。
这是时评人没有具备「就事论事」的心理,导致感情用事的他们迷失了分析问题的方向,因此,撰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一面倒。不过,这一类时评人不会承认他们有私心,而且还敢大言不惭及理直气壮地指责他人一面倒。
我早就看穿这类时评人,不够你辩时,就来一招:「你再泼粪,不跟你玩」,接着弃械而逃以掩饰自知理屈。
写稿一年,依然笑到最后!
作者-谢清发
时间过得好快,于去年7月2日开始在《东方日报》撰写专栏,从「龙虎三十」过渡到「龙门阵」,也有幸在《东方名家》发表评论,刚过一年。过去的一年,使我在评论界声名鹊起,连向来自负的周泽南学弟也赞誉我为「当红评论人」,处事从来不扭扭捏捏的,我受之无愧。
在过去的一年,我秉持在《东方》撰写时评的两大目标,一是勿让《东方日报》沦为执政党被批判的「一言堂」,二是揭开在野党与非政府组织领导人及一些时事评论人的真面目,也让他们尝尝被批判的滋味。我已成为达成上述目标。
我批评在野党,尤其是民主行动党与人民公正党的政策与领袖,让《东方》也出现在野党被批判的声音,这使到《东方》不被视为「被在野党利用来攻击执政当局的工具」。
我毫不客气地批判那些挂着非政府组织领导人头衔的时评人,把自己摆在崇高道德的位置,一方面声嘶力竭地高喊「反媒体垄断」口号,暗地里却去谈判回锅出任报社高职,更在其后豁出去,毫不惭愧地向垄断媒体霸主俯首称臣,竭尽所能地发挥写作才华,把一篇篇呕心沥血的文章投去他叫人不供稿的报章。
把该名「著名评论人」当作神的「反媒体垄断组织」的接班人和不懂得分辨是非黑白的「粉丝」,在「真理愈辨愈明」下被我批判到晕头转向后,就会对我乱扣帽子,骂我是党棍文棍,没有一点水准的就抨击我「泼妇骂街」,而没有文化修养的则说我「泼粪」。
最近我针对「新纪元学院风波」而摆事实讲道理地写了六、七篇文章,却引起了一名资深双语时事评论人的不满。他认为我的文章偏帮董总主席叶新田,当我反问他如何看待杨善勇对叶新田作人身攻击与极尽揶揄的文章时,他竟回答说杨看到个中的问题症结。我一向很尊重他在过去为华教默默耕耘和付出的精神,不过,他在新院风波所持的双重标准立场,却令我大大的失望。
这是时评人没有具备「就事论事」的心理,导致感情用事的他们迷失了分析问题的方向,因此,撰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一面倒。不过,这一类时评人不会承认他们有私心,而且还敢大言不惭及理直气壮地指责他人一面倒。
我早就看穿这类时评人,不够你辩时,就来一招:「你再泼粪,不跟你玩」,接着弃械而逃以掩饰自知理屈。
写稿一年,依然笑到最后!
2008年7月14日星期一
东方日报∶《土星日报》来了!
作者:谢清发
《星洲日报》那位「入世未深」的文教部副主任陈慧娇小姐,最近去横跨欧洲与亚洲的土耳其「入世」看见一名妇人的腰间趴着一个垂死的头颅,女孩的脸因痛苦而扭曲变形,因而无限感慨地说:「如果《星洲》也在土耳其的话,那么那女孩再也不用痛苦地在欧亚之间摆荡」。
陈慧娇是基于《星洲日报》读者为中国地震及缅甸风灾捐出了约2千300万令吉,而认为「如果星洲也在土耳其的话,那女孩就有救。」身为旅人的她,展现了她内心的慈悲恻隐之心。
这一句话的确扣人心弦,读了之后,使我那悸动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不过,当我猛然想起资深报人兼法律丛书翻译者黄士春,劝告《星洲日报》勿越俎代庖地把读者捐来的四川地震和缅甸风灾义款,由自己发放给灾民。(见【星洲2300万捐款什么时候移交????】)
懂得法律的黄士春提醒星洲媒体集团总编辑萧依钊,如果《星洲日报》要自行处理上述两笔捐款,则会触犯刑事法典第409条的刑事失信罪。
黄士春引述法律条文,苦口婆心地规劝《星洲日报》勿在未获授权地扣押或动用读者的捐款,以免犯上刑事失信罪,可是入世还是未深的陈慧娇,还在为《星洲日报》没有在土耳其出版而婉惜,言下之意就是《星洲日报》应该进军土耳其。
问题是如果《星洲日报》到土耳其,办的是中文报还是英文报抑或土耳其语报?
若是办英语或土耳其语版《星洲日报》则可展现丹斯里张晓卿「走出亚洲,冲向世界」的办报之雄心壮志;如果是办中文版的《星洲日报》则是凸显张晓卿致力于促成「全球大中华报业共荣圈」之千秋霸业。
而且,此份报章可以命名为「土星日报」(Saturnian Daily) ,以示《星洲》在土耳其开枝散叶。
无论如何,「世华媒体集团」和「星洲媒体集团」任重道远,若能成事,土耳其的贫病不幸人士都有救了,也不用毗邻的耶和华与阿拉去打救他们了。阿弥陀佛,陈慧娇真的是功德无量!
可是,我却担心黄士春引用案例说,《星洲》已在处理中缅天灾捐款做错了,现在又准备在土耳其再做一单。
其实,以《星洲日报》的公信力而获读者捐献的慈善基金,即「星洲基金」和腰缠万贯的张晓卿,都可以直接捐献出去,以协助「那女孩再也不用痛苦地在欧亚之间摆荡」。
陈慧娇在为《星洲日报》读者为中缅天灾的捐款,创下约2千300万令吉的新纪录而喝采时,也应反思为何《星洲日报》还没有向读者及商家交代仍扣押捐款及准备自我发放有关义款的原因。这是读者心中的谜团。
《星洲日报》那位「入世未深」的文教部副主任陈慧娇小姐,最近去横跨欧洲与亚洲的土耳其「入世」看见一名妇人的腰间趴着一个垂死的头颅,女孩的脸因痛苦而扭曲变形,因而无限感慨地说:「如果《星洲》也在土耳其的话,那么那女孩再也不用痛苦地在欧亚之间摆荡」。
陈慧娇是基于《星洲日报》读者为中国地震及缅甸风灾捐出了约2千300万令吉,而认为「如果星洲也在土耳其的话,那女孩就有救。」身为旅人的她,展现了她内心的慈悲恻隐之心。
这一句话的确扣人心弦,读了之后,使我那悸动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不过,当我猛然想起资深报人兼法律丛书翻译者黄士春,劝告《星洲日报》勿越俎代庖地把读者捐来的四川地震和缅甸风灾义款,由自己发放给灾民。(见【星洲2300万捐款什么时候移交????】)
懂得法律的黄士春提醒星洲媒体集团总编辑萧依钊,如果《星洲日报》要自行处理上述两笔捐款,则会触犯刑事法典第409条的刑事失信罪。
黄士春引述法律条文,苦口婆心地规劝《星洲日报》勿在未获授权地扣押或动用读者的捐款,以免犯上刑事失信罪,可是入世还是未深的陈慧娇,还在为《星洲日报》没有在土耳其出版而婉惜,言下之意就是《星洲日报》应该进军土耳其。
问题是如果《星洲日报》到土耳其,办的是中文报还是英文报抑或土耳其语报?
若是办英语或土耳其语版《星洲日报》则可展现丹斯里张晓卿「走出亚洲,冲向世界」的办报之雄心壮志;如果是办中文版的《星洲日报》则是凸显张晓卿致力于促成「全球大中华报业共荣圈」之千秋霸业。
而且,此份报章可以命名为「土星日报」(Saturnian Daily) ,以示《星洲》在土耳其开枝散叶。
无论如何,「世华媒体集团」和「星洲媒体集团」任重道远,若能成事,土耳其的贫病不幸人士都有救了,也不用毗邻的耶和华与阿拉去打救他们了。阿弥陀佛,陈慧娇真的是功德无量!
可是,我却担心黄士春引用案例说,《星洲》已在处理中缅天灾捐款做错了,现在又准备在土耳其再做一单。
其实,以《星洲日报》的公信力而获读者捐献的慈善基金,即「星洲基金」和腰缠万贯的张晓卿,都可以直接捐献出去,以协助「那女孩再也不用痛苦地在欧亚之间摆荡」。
陈慧娇在为《星洲日报》读者为中缅天灾的捐款,创下约2千300万令吉的新纪录而喝采时,也应反思为何《星洲日报》还没有向读者及商家交代仍扣押捐款及准备自我发放有关义款的原因。这是读者心中的谜团。
2008年6月24日星期二
东方日报∶星洲2300万捐款什么时候移交????
作者∶黃士春
《星洲日报》今日刊登了该报基金共筹获四川地震及缅甸风灾赈灾捐款共2300万令吉,但却完全没有提到什么时候会将该笔代收的捐款移交四川地震及缅甸风灾的灾民或其政府,而且依据星洲媒体集团总编辑萧依钊的说法,该报还有计划自行处理该两笔捐款。
如果《星洲日报》真的准备那样做的话,我想,我是第一个替《星洲日报》担心的人,因为它已在犯罪途中,所触犯的是「刑事法典」第409条的刑事失信罪,理由很简单:
(1)《星洲日报》是代收四川地震及缅甸风灾赈灾捐款,对像和用途都非常特定和明确,这是属于四川地震和缅甸风灾灾民的款项,如果《星洲日报》已完成代收任务,它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的将所有捐款不扣除任何开销的交付四川地震灾民或中国政府,以及缅甸风灾灾民或其政府。
(2)任何未获授权的扣押或动用,就是刑事失信。
萧依钊还洋洋得意的「感谢广大读者和热心商家的支持和信赖」。她的这句话似乎没错,但她似乎忘记了广大读者和热心商家对《星洲日报》的支持和信赖,只至《星洲日报》代收他们的捐款然后转交给灾民或其政府的限度而已,这是他们捐款给星洲基金的特定和唯一的目的,他们并没有授权《星洲日报》扣押、挪用或自行处理所收获的捐款。任何超越这个特定和唯一的目的的任何行为,都足以构成刑事失信罪。包括萧依钊所说的「所筹得的大部分义款将用于承担重建几所小学的费用,并保存部分善款来资助贫困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庭,特别是那些在地震中丧失亲人的孩子」,这点在法律上和技术上都是有问题的。
虽然这种好事可以做,也应该做,问题是所有捐款人并没有授权《星洲日报》那样做。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要做,就请星洲基金动用本身的基金去做,或为这项新的目的另外再筹款。一个总原则就是:目前所筹获的所有义款,必须悉数交给有关灾民或其政府。
另一点很重要的是,至目前为止,《星洲日报》只报道它代收了多少捐款,却完全没有提到是否涉及一些开销;譬如,四川地震发生后,萧依钊就带了一批佛光山的人跑到四川灾场派发救灾物资,他们的机票、膳宿等起码也要几万令吉,这笔开销是否由星洲基金或张晓卿支付,或是从所代收的四川赈灾基金中支付?还有,萧依钊较后也和张晓卿到缅甸跑了一趟,费用是否也从所代收的缅甸风灾捐款中支付?这些都是「广大读者和热心商家」有权利知道的。我想,《星洲日报》应该及时作出一些交代。
《星洲日报》今日刊登了该报基金共筹获四川地震及缅甸风灾赈灾捐款共2300万令吉,但却完全没有提到什么时候会将该笔代收的捐款移交四川地震及缅甸风灾的灾民或其政府,而且依据星洲媒体集团总编辑萧依钊的说法,该报还有计划自行处理该两笔捐款。
如果《星洲日报》真的准备那样做的话,我想,我是第一个替《星洲日报》担心的人,因为它已在犯罪途中,所触犯的是「刑事法典」第409条的刑事失信罪,理由很简单:
(1)《星洲日报》是代收四川地震及缅甸风灾赈灾捐款,对像和用途都非常特定和明确,这是属于四川地震和缅甸风灾灾民的款项,如果《星洲日报》已完成代收任务,它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的将所有捐款不扣除任何开销的交付四川地震灾民或中国政府,以及缅甸风灾灾民或其政府。
(2)任何未获授权的扣押或动用,就是刑事失信。
萧依钊还洋洋得意的「感谢广大读者和热心商家的支持和信赖」。她的这句话似乎没错,但她似乎忘记了广大读者和热心商家对《星洲日报》的支持和信赖,只至《星洲日报》代收他们的捐款然后转交给灾民或其政府的限度而已,这是他们捐款给星洲基金的特定和唯一的目的,他们并没有授权《星洲日报》扣押、挪用或自行处理所收获的捐款。任何超越这个特定和唯一的目的的任何行为,都足以构成刑事失信罪。包括萧依钊所说的「所筹得的大部分义款将用于承担重建几所小学的费用,并保存部分善款来资助贫困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庭,特别是那些在地震中丧失亲人的孩子」,这点在法律上和技术上都是有问题的。
虽然这种好事可以做,也应该做,问题是所有捐款人并没有授权《星洲日报》那样做。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要做,就请星洲基金动用本身的基金去做,或为这项新的目的另外再筹款。一个总原则就是:目前所筹获的所有义款,必须悉数交给有关灾民或其政府。
另一点很重要的是,至目前为止,《星洲日报》只报道它代收了多少捐款,却完全没有提到是否涉及一些开销;譬如,四川地震发生后,萧依钊就带了一批佛光山的人跑到四川灾场派发救灾物资,他们的机票、膳宿等起码也要几万令吉,这笔开销是否由星洲基金或张晓卿支付,或是从所代收的四川赈灾基金中支付?还有,萧依钊较后也和张晓卿到缅甸跑了一趟,费用是否也从所代收的缅甸风灾捐款中支付?这些都是「广大读者和热心商家」有权利知道的。我想,《星洲日报》应该及时作出一些交代。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