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的25號,生於1958年的美國流行曲天王Michael Jackson,歿於2009年。
這個月的25號,同樣生於
1958年,
馬來西亞的愛國先行者、著名導演Yasmin Ahmad,也
歿於
2009年,是巧合嗎?
我不懂,只知道,我們從此
失去一位最會述說大馬多元種族社會動人故事的
心靈捕手,這是非常難過的!
那天去萬達廣場(One Utama),經過WH的店面,看見海報中
笑容可掬的她,風采依舊,可惜人已非!
在馬來西亞,沒有人不被她為國油所拍攝的各民族節慶廣告所動容的。
而她的電影更是跨越種族藩籬的最佳良藥,那種在不知覺間,觸動各民族內心深處,打開各民族心房的生活化小故事,真實且震撼!
昨晚,從光碟架上拿出我珍藏的她的作品《Sepet》(單眼皮)來端詳了好一陣子,感觸萬分!
想起我當年看了這部電影後的
悸動,也勾起了我當初看完這部電影後,迫不及待寫下的
觀後感。
以下這篇文章,是我的作品,原刊於《星洲日報》的〈言路〉版;為懷念一位擁有全民特質的馬來西亞人--已故的Yasmin Ahmad,而再次公開與大家分享。
*****
“羅惹”式語言象徵團結
電影《SEPET》最令人動容的並不是那段以悲劇收場的異族戀,而是導演雅斯敏阿末試圖透過平實中庸的敘述手法,清楚的釋放出她對馬來西亞多元種族、宗教和文化的維護與包容心態,以及對建構一個異中求同、和諧穩定、政策無偏差社會的期許。
顯然的,她希望通過電影裡男女主角的交往,反映華巫族群的生活型態和文化習俗其實早在數百年前即已潛移默化地相互影響著。
同時,也藉著各民族平時在不同場合的交談,自如地摻雜使用彼此的語言詞彙,語碼隨時轉換的溝通狀況,勾划出一個無可改變的事實:馬來西亞這個交匯著豐富多元色彩的國度並不是各族祖先源自的爪哇、廖內群島、蘇門答臘、中東、中國或印度,這裡的華巫印後代的母語,已不再純淨,形成一套獨具本土特色的變體語調。
從周遭多語的環境中,經歷長時間的相互調整和融合,吸收彼此語言的養分,也就孕育出一種稱之為中間型態,各族都能心領神會,應用於日常生活的“羅惹”式族際共通語。語言生態的發展因素,對民族、國家的認同及歸屬感起著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羅惹”式共通語,促使新一代的本土情懷更加濃厚。因此,馬來西亞族的觀念必須建立在各族語言自由擴張、相容互重和共榮共存的“有容乃大”範疇思維裡。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定馬來語作為國家官方語言的地位。只是,在一個多語的社會裡,各族語言和國語是分工合作、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
在族人、家人間,使用母語,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更感親切。而在南腔北調各族交集的大環境中,使用國語或“羅惹”式共通語,互相便能認同,不再去在意彼此的相異點,於是民族團結、國家和諧安寧的目的就能達致。
語言權是基本人權。有關當局對各族語言的尊重,是平等對待國家資源的應有態度。語言不應片面的把它解作分化國家族群的問題,而是把它歸納為多元社會的珍貴資產。維護各族語言、推行資源平等分配政策才是馬來西亞面對全球化浪潮衝擊的最利武器。
*****
Allahyarham Yasmin Ahmad, R.I.P. 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