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Parents.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Parents. Show all posts

Friday, 21 October 2011

種族固打·政治干預·人才外流


世界銀行研究報告說:馬來亞大學水平下滑及處於劣勢,主要是因為入學的種族固打制以及大學管理受到政治干預。

不知道高教部長卡立諾丁有沒有讀到有關報告?至今未聞他有針對這份報告作出回應。

不久前,英國《泰晤士報》刊出了今年全球前400所大學排名,這次沒有一所大馬大學上榜。

高教部長就說:我國大學不是跌出榜外,而是因為沒有報名接受評估。

我一直以為全球大學都是自動被評估,不知道這些排名原來還要大學報名才可評估的。

但,大馬大學過去不是曾經上過榜嗎?

雖然排名不是很高,近年來卻每況愈下,慘不忍睹。

如果真的需要先報名才能被評估,那也算是有自知之明!

現在,世界銀行又雪上加霜,說馬大水平滑落,是因為種族固打制和政治干預所致。

報告還拿新加坡大學做比較,說新大以研究為優先、英語為主要媒介和績效制的招生政策,讓新大成為一所成功,邁向“輝煌學術之路”的世界研究型大學。

高教部長至今還未作出回應,我也不知他會作出何種回應。

你看,連明年中學是否要以國語英語還是雙語教學,教育部至今依然含糊不清。

之前還建議若是改以國語教學,將從中一和中四開始。

明年的中四生,之前三年都是接受英語教學,到了明年,忽然改成國語,學生接受得了嗎?

難怪我國學生水準日益低落,不管是教育部還是高教部都難辭其咎。

以前,聽說過印尼菲律賓的大學水準,也不過是我國的高中水準。

鄰家的菲傭,就是一名大學生,漂洋過海卻只能當女傭。

我做生意的朋友,寧可請有工作經驗但沒有大學文憑的高中生,也不愿聘用國內畢業的大學生。

因為這些老一輩的高中生雖然沒有大學文憑,他們做事能力比大學生好,也比較勤奮。

難怪報紙時常報導本地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新聞。

當然我不是要一竹竿打翻一船大學生,現在的大學生素質真的有問題。

有位海外畢業的青年,進沙巴大學教沒有兩年就辭職,寧可回到海外去。

他說:沙大校長告訴他,不要給學生打那么低的分數,因為會拉低學校水平,教育部會責問。

問題是,學生的素質就是那個水平,你如何拉高他們的分數?

他做不到,所以他寧可辭職不干。

諷刺的是,這位有良心的青年講師,本身是一位馬來同胞。

連馬來同胞也看不過眼,我國的教育水準,就可想而知。

這位馬來講師告別自己的國家到海外去,可見人才外流,不止是發生在華印裔身上,也包括馬來同胞在內。

人才怎不外流,最近一名叫Abdul Aziz Bari的教授指蘇丹介入宗教局乃違憲做法,即被校方發出紀律信和凍結教職。

這不就活生生一個“政治干預教育”的例子嗎?

如果我是這位教授,我也不想在大學里待下去了。

如果他也像我提的那位馬來講師到海外去另謀高就,國家人才又少了一個。

所以,要吸引人才回流,不是設立一個「人才機構」就行,國家還要有好的環境、好的人文、好的政治氣候等等等,才能夠吸引人家回來啊!

但是現在,國家盡在把人才趕走。

唉!這樣子,我們的大學該如何成長?

我們的人民素質,又該如何提升呢?

Tuesday, 4 January 2011

元旦車禍:13歲女孩無牌飚車,兩兄弟惨死!


如果我是老總,我會打出如上的標題。

元旦那天,《亞洲》的頭版頭條,打着長長的大字標題:

納閩凌晨死亡車禍
四驅車失控
猛撞電燈柱
2兄弟慘死
女司機和另三搭客輕重傷

當時只讀標題,沒讀內容,因為我只當它是另一宗車禍報導。

老實說,每天都有車禍新聞,我已讀得麻木了。

在這里,幾乎每年的圣誕或新年期間,車禍新聞就特別多,已經習以為常!

所以這次,也沒特別去讀新聞內容。

昨天回到辦公室,看網上舊聞,讀到元旦前夕的新聞,赫然發現,納閩那宗車禍,司機竟然只是一名13歲的未成年少女!

天,又是未成年無牌駕駛闖禍,怎么報紙標題完全沒提這點?只當是另一宗“普通”車禍來看待?

而且,这位女孩只有13岁!她是受到家人宠坏过度溺爱,还是缺乏家庭关爱与温暖的孩子?

使我想起幾年前,亞庇也發生一宗少年半夜偷駕父親的車出來游蕩,遇到警車,一時驚慌,加速逃走,結果撞入大溝渠,車毀人亡。

同樣的事件再次發生,這次不止害死自己,也害死別人的孩子。

根據報導,車上共有6人,都是未成年少年,一對13及15歲的楊姓兄弟雙雙重傷當場斃命,另一15歲蔡姓少年重傷,被送來了亞庇醫院,而少女司機和另兩名15歲華嘉裔和14歲葉姓少年則受輕傷。

報紙說,13歲少女駕的是一輛Prado,是其中一名受傷少年的母親所有。

警方說:相信該輛自動四驅車是因快速行駛,因失控翻覆撞向事發地點附近的房屋洋灰圍牆。

可以想象事發當晚的情形,其中一名少年偷了母親的Prado車,約了幾位好朋友通宵達旦,沒人要駕高頭大馬的Prado,結果這名13歲的的唯一少女“自告奮勇”,結果就是如報紙所報導的那般。

一個13歲的女孩子,我想她應該長得相當高大吧!否則坐上司機座位,她如何看到前路?

我懷疑她是不是看了too fast too furious的飚車影片而有樣學樣?

警方勸告家長,不應允許未成年的孩子或沒有駕駛執照的人士駕駛他們的車子,否則他們可被對付,包括罰款及被發傳票。

我不知少年拿了車鎖匙,少年的母親知不知情。

無論如何,如果那晚,少年的母親把車鎖匙收好,不給孩子拿,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但說歸說,相信此類事件以后還是會發生。

做父母的,是不是要很小心,不要把車鎖匙交給未成年孩子去駕駛?

但,我對報紙對這件車禍的報導手法相當不滿。

除了沒有在標題突出司機未成年,從頭到尾,也沒有讀到有譴責孩子家長的文字。

總之,似乎不把未成年孩子駕車闖禍當一回事。

在今天的后續報導,提到納閩有四個社團籌了15,900元給被送來亞庇治療的蔡姓少年。

若不細讀的話,你不會想到這則新聞與元旦造成嚴重傷亡的車禍有關。

我唯一能夠做的假设是,孩子們的家長,尤其是Prado的車主,可能是納閩島上一位赫赫有名的拿督級人物,所以報紙不便做出“譴責”。

納閩是個小地方,幾乎每個人都認識每個人。

記者為免得罪聞人,重點略過不提,那也難怪。

正因為那樣,就害死了別人的孩子!

Friday, 24 December 2010

我为何断绝孩子的退路


在面子书post了一篇文章,是有关台湾王品集团董事长戴胜益的「我为何断绝孩子的退路」。

朋友看了不以为然,说难道这是教孩子的最好方法吗?

我说你应该先把文章读完。

我觉得那篇文章主要要带出的,便是我之前说的,要让孩子独立,不要养成他们对父母那种依赖的习性。

看到太多那样的情形了。

我想我会认同戴胜益的做法。

现在的孩子大都太懦弱了,为什么?因为做父母的把他们保护得太好。

至少我看到身边朋友的孩子是如此,养尊处优,好命得要死。

所以我一直在训练我的孩子要独立,让他们自己去多做尝试,做错也不要紧,不要怕失败,从失败中他们才可以吸取经验。

若非亲身经历,只是听父母苦口婆心,他们不会相信。

所以,不要怕让孩子吃苦,吃过苦,他们才会珍惜他们辛苦後所得来的成果。

有时候孩子不了解为什么我会那么做,但在向他们解释後,或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的遭遇,他们多会了解与接受。

以前负责儿童班的时候,我曾“夸口”说:学佛的孩子不会变坏。

现在我已不敢那样说了。

因为我看到朋友的孩子一个两个都变得那么“不乖”。

刚开始我很不解,怎么会那样?

但当我深入去探讨,问题不在孩子,而是在做家长的大人们。

师父不是有说过吗?「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

如果父母都没有一个好的榜样,没有以身作则,孩子要向谁学呢?

更有些父母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养孩子的责任就在老师身上。

其实,孩子花最多的时间是在家里,父母给孩子的影响,比学校老师来得更大。

而且现在的教育都以分数与成绩为主,有多少真正关注孩子的品格成长呢?

所以我一直告诉孩子师父说的话,孩子的品德第一,健康第二,再来才是功课。

我告诉孩子说,如果你们品性不好,就算年年考第一,做父母的也不会感到骄傲。

有一次看台湾电视节目「爸媽囧很大」,来宾吴娟瑜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她说:现在的孩子多有问题,包括叛逆、经不起压力等,要怪的是他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当年刻苦耐劳,没甚麽时间管我们,到了我们这一代生活开始舒适,加上少子化,於是对孩子特别宠爱,过度的保护,让他们无法面对和处理问题(大意)。

的确,看看最近特别多的青少年自杀或杀人案件,无不因为无法处理自己的问题和情绪。

这一些,我们不能怪社会,怪学校,怪他人,我们要怪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http://www.wretch.cc/blog/Parisiancat/15697470

Monday, 11 October 2010

親子問題?是父母造成的


最近发现,原来身边有不少朋友都有孩子问题。

看看身为父母的朋友,看到他们管教孩子的方式,让我得到一个结论,有不少例子,都是因为父母先有问题,才会导致孩子会有问题的。

如何说父母本身有问题?有些父母本身都没有一个身教,没有一个正常的生活习惯,孩子有样学样,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如何要孩子行正坐正?

有些是从小宠惯了,父母唯恐孩子受苦似的,要甚麽给甚麽,孩子自然不可一世,长大後再要矫正就难了。

当然我不是甚麽专家,但有时候,看到朋友管教孩子的方法,实在看不过去。

例如在一个公众场合上,理应要教孩子乖乖的坐着,但孩子就像过动儿似的,父母不但不阻止孩子,还以很欣赏的眼光看着孩子的放肆。

这样的情况,就乾脆不要带孩子出来,反正孩子也不懂活动的性质,自然坐不稳,为什么要带孩子来受罪,也让其他的观众受罪呢!

又有一个极端情况,就是在公众场合打骂孩子,唯恐别人不知道,还把声量提得高高的,真叫旁人反感。

要管教孩子,应该是在家里管教,不是在公众场合吧!

有些家长有个错误的观念,以为把孩子送去学校,学校就有责任把他的孩子教好。

问题是,如果孩子的本质就不好,老师再如何有耐性,恐怕也事倍功半。

其实,孩子在家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长,觉得父母管教孩子的责任,比老师的责任更大。

当然老师除了给予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教导学生伦理道德的价值观,但孩子的基础,还是要先从家里打好。

现在的父母过度干预学校教学方式也是一个问题。

以前的父母跟老师说:我孩子不乖不听话,你尽量的给我打。

现在的孩子被老师骂,父母都要到学校去告状。

朋友问我如何教孩子?我只能说:身教。

Sunday, 23 May 2010

官委议员逼宫记

发现308后出现一个奇异现象,便是上议员的委任忽然多了起来。

或者,大家忽然很在意,是否获委任为上议员。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国阵在308时失去了三分二国席,同时也痛失许多大将。

不止痛失大将,许多名将、老将与爱将也在308时英勇阵亡。

在蜀中无大将的情形下,只好以委任上议员的方式让这些败将入阁。

这些已不被选民支持的前高官,如今又获委官职。

问题是,这些官委高官,他们并非由选民选出来的,他们如今应该向选民负责,还是向委任他们的党主席或国阵主席负责呢?

有人说,上议员只是橡皮印(rubber stamp),他们没有实际权力。

对那些获委官职的上议员来说,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如在前朝获委第二财长职的诺耶谷,他当时是以受委上议员的方式入阁的。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首相的权力,当真蜀中无大将的时候,首相总不能随便委任一个民选庸才担任高职,那只会害了国家。

在这样的情形下,上议员仍有其功能存在的。

国会里的上议员,使我想起本州也有官委议员,不过,自从国阵在上两回的州选举赢得辉煌成绩,州民似乎已经忘了有这个官委议员的名词了。

据我所知,本州宪法容许赢得最多议席的政党委任最多六位的官委议员。

在1985的州选举时,团结党在48个州议席赢得25席,多数席是区区2席,其余是人民党16、沙统6、巴索1席。

人民党主席哈里士不甘放弃,找了沙统主席马士达华来合作,妄想以委任6个官委议员来扭转乾坤。

人民党16加沙统6共22席,若加6个官委议员就得28,以此来强辩比团结党的25席多出3席,两党欲组织联合政府,强逼州元首接受马士达华宣誓就任为新州政府的新首长,这便是当年匪夷所思的“逼宫”事件。

如今“反风”再起,万一某方在下届大选再以微差议席胜出,另一方会不会再以“官委议员”来夺权?

在这充斥着天方夜谭,且一度被喻为“牛仔政治”的沙巴,甚么事情都可以发生。

Wednesday, 12 May 2010

姑息是绝对的恶


母亲节。我想起小时候母亲告诉我的一个故事。

那是关於慈母与败儿的故事。

话说有个小孩偷了人家的东西,当他把偷来的东西带回家,他妈妈看到了,不但没有斥责他,反而赞他聪明厉害。

於是,小孩愈来愈大胆,从小小年纪偷到长大成人,每一次都把赃物拿回家孝敬妈妈。

有一天他终于失手,还打死人,被县官判他死罪。

开斩那天,他妈妈抱着他痛哭,儿子向妈妈做了个请求,希望死前能再吃娘的奶。

妈妈答应了儿子的要求,掀开上衣让儿子吃奶,谁知儿子竟大力一咬,把妈妈的乳头咬断。

妈妈痛不欲生,问儿子为什么那么做。

儿子怪妈妈说:小时候我偷东西,你没有阻止我,反而鼓励我,造成我今日的下场。

这个故事,后来曾被拍成电影,便是李行导演的《秋决》,男女主角是欧威和唐宝云,不过剧情改成做奶奶的要孙儿在刑前传宗接代,要奴婢进牢去与孙儿成亲.......。

母亲去世已经十年,小时候听她讲的故事,到现在还记在心,有时候也会讲给孩子们听,告诉他们故事背后的意义。

好在母亲不是慈母,让我们大了不敢做坏事,不然这世上就会多了几个败儿。

不久前也读了一篇戴晨志的文章:《严格也是一种慈悲》,对里边的几段句子留下深刻印象,让我抄录如下:

1。「愛孩子」是對的,但必須是「有智慧的愛」,不能是「縱容的愛」。

2。太過溺愛孩子,就如同在孩子的成長性格上「下了毒藥」,將會使孩子嘗到苦果!

3。所以古人說:「愛是好的,姑息卻是絕對的惡!」

有时看到身边的朋友,对孩子真是溺爱到了过分的程度。

例如那天朋友的两个孩子,吃喝一番後没有收拾,拍拍屁股就走掉。

这已不是第一次,本来想告诉朋友,让他知道一下他孩子的不当行为,但想到这位朋友,其实也有这样的坏习惯。

有其父必有其子,我若跟朋友讲,他会告诉他孩子吗?其身都不正了,孩子又怎会听他的?

的确,有时候看到别人的孩子,为什么会有不当的言行时,只要看看他们父母的言行,也就不难知道为什么了。

所以做父母的,不要怪孩子不听话,很多时候,问题出自父母自己的身上。

Saturday, 13 March 2010

LINUS:错一题就不及格?


识字与精算计划,英文叫LINUS,这是甚么东东?

从新闻内容得知,这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生就要考的测验。

测验来做甚么?

报纸说是为了测试小学生的国语和数学程度。

但看试题,更像是考孩子的IQ;有这样的必要吗?

而且程度之深,恐怕六年级都不会,就算是国小生,可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而且,只是华小生才需要测这样的试吗?

报导说,国语是国小的水准,对不是母语的华小生来说,当然难上加难。

数学更离谱,错一题就不及格?

既只是要测孩子的数学水准,怎可能要求人人拿100分?简直是太苛求了!

而且才刚进到学校来,未教就要孩子考100分?当局安的是什么心?

有没有想过这会弄巧反拙,让小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从此对读书产生抗拒与恐惧?

读书不是要开开心心的吗?才一年级呢!

教育部高官懂不懂教育,懂不懂儿童心理学?

LINUS全名是Literacy and Numeracy Programme,顾名思义,就是要孩子懂得读写算。

听起来熟口熟面,以前不是有个3M计划,也是读写算吗?

那是个“教”孩子的计划,而不是“考”孩子的计划。

如我之前说的,你都还没有开始教,你就要考孩子?这算什么逻辑?

今天读报,兵南邦中英小学为那些LINUS测试不过关的孩子与家长办讲座会。

呜呼,听起来好如进不到大学那般大阵仗。

有这样严重吗?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吗?

根据王贵芳校长的讲解,教育部推行LINUS计划,主要是希望90%以上的小学生在三年内能够掌握到读与算的基本能力。

这似乎是当局推行LINUS的唯一理由,因为校长没有提到还有什么其他的理由。

我的疑问是,难道我们的小学生目前的读与算能力很差吗?难道到了他们三年级,能够掌握读与算的小学生还不到90%吗?推行LINUS计划,就能达致这个目标吗?

真的,这样一个计划,不见其利,只见其弊。

读书应该是很开心的一件事,请不要害我们的孩子失去读书的乐趣吧!

Monday, 15 February 2010

做父母的心得


秋凤说月刊缺稿,请我写一篇教子心得。

已经将近一个星期了,老实说,还真的不知从何下笔。

我跟秋凤说:你要我写,岂不是要我自卖自夸?

朋友都说:你们有什么秘诀,把孩子教得又乖又听话。

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孩子生来就乖就听话,没有让爸妈操心吧了。

当然孩子在外面怎样,是否也像在爸妈面前那么乖,父母就不知道了。

我跟孩子们说,你们做什么,不是为了父母,而是为了自己,所以你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是因果自负。

要让他们有因果观:你自己造的因,你自己受的果。

时常就在报章看到这样的新闻,孩子在外头做了坏事,父母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也最不相信孩子会做坏事。

做父母的会说:我孩子很乖,他是不会去做那样的坏事的。

事实上,做父母的对孩子的认识有多少呢?他们在外面的行动,所交到的朋友,做父母知道的有多少呢?

不管父母愿不愿意相信,选不选择相信,孩子的确在外面做了坏事。

就像陈凯伦的孩子那样。

可能做父母早就知道了,问题是,父母有没有采取行动去补救,甚至还帮孩子解决他在外面闯下的大祸?

那样子做,父母其实并没有帮到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因为孩子并不知道他错在哪里,心想:反正父母会帮我。所以他继续犯错下去。

或者父母也有采取行动,用劝用骂用打,但是孩子就是不听。

或者他答应改过,但转一个身,他仍然在外头偷偷干做坏事。

我相信言教身教。

我会借用生活上的每个小点滴向孩子解说人生道理,让他们自己领悟、觉悟。

我用说故事的方式让他们爱听,不是说教的方式,我相信他们是有听进去的。

除了言教,我相信自己做父母的,也要有身教;要不然,你自己只会口说,但自己又没有一个好的榜样,你认为孩子会听你信你服你吗?

父母是孩子最佳的良范。

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

如果孩子不听话,做父母的责任还是最大。

除了言教身教,还有一个“境教”也很重要。

这是最近在倪名均部落格里读到的。

何谓境教?就是环境的教育。

使我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

孩子身处在什么环境,耳濡目染,就会与那个环境的人没有两样。

意思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

让孩子在良善的环境长大,让他懂得分辨善恶对错,将来要变坏也比较不容易。

讲到言教身教,倪铭均说:不止要孩子看到听到,还要学习到。

有时为了圆满一些事情,有时会听到人说:事情没有对错,只是角度不同。

觉得在某些方面,对某些事情,尤其是对孩子来说,这样的观点是不适当的。

因为有些事,明明就有对错之分。

当孩子还不懂辨别是非对错的时候,你还灌输这样的看法给他,那他会不会觉得:反正没有对错嘛,那我就去做我爱做的事。

孩子爱做的事,都未必是一定正确的。

做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一旁适时给予导正,那孩子才不会走歪。

这是我做父母的一点心得,暂且当作草稿,修正过后再把稿交给秋凤。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