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Education.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Education.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18 April 2012

PTPTN:一個難以實踐的政治承諾


繼續談PTPTN課題。

學生“佔領獨立廣場”運動進入第五天,他們舉著“education is not for sale”的布條,要求政府提供免費高等教育和廢除PTPTN。

免費教育,這個概念非常理想,但行不行得通?

這個“免費”的代價,究竟有多高?

安華認為,只要國油每年撥出50億元就綽綽有餘。

他以大學學費一年25,000元計算,四年課程,即每位學生10萬,每年就可供5萬新生就學。

每年就讀國立和私立大學的新生應該不止這麼少。

這個數字,是每年申請PTPTN貸款的平均人數嗎?

但,根據高教部長莫哈末卡立指出,每年通過PTPTN貸款入讀大學的人數高達277,000人。

安華的50億只可供5萬新生入讀大學,那還有其餘的227,000人呢?

要讓每年高達277,000新生讀大學,至少要有277億元才夠呢!

安華忘了,還有很多學生是自費,即是他們的家長供他們念書的。

這些自費學生沒有申請PTPTN。

但,如果大學學費全免,那這些自費學生自然也自動entitled。

如此一來,安華只算PTPTN的學生人數,未把沒有申請PTPTN的學生人數算進內,那就不準了。

每年撥50億元供大學免費教育,只讓5萬名新生受益,肯定仍有大部份的學生被拒於門外。

這是那些occupy dataran的學生所要的嗎?

PTPTN同時也貸款學生的生活費,安華只把學費算進在內,學生會不會也要求生活費補貼呢?

聽起來就有點得寸進尺了。

安華還承諾過,一旦民聯執政,包括沙巴在內的四個產油州的石油稅就會獲得提高,從現在的5%增至20%。

那是四倍的增幅,一旦落實,勢必影響國油盈利。

安華說國油每年盈利800億。

那是最高峰的數據。

但盈利豈有年年取得800億之理?

可見理想和現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全免教育,我覺得說易行難。

只能承諾,難以落實。

安華還是不要信口開河的好。

Monday, 16 April 2012

問題不在PTPTN,在教育素質


這幾天,高等教育貸學金(PTPTN)成了熱門新聞,教人不明所以。

大學生走上街頭,要求廢除PTPTN。

我讀了就非常納悶。

借錢還錢,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但這些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還PTPTN當然成了問題。

爲什麽這些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以前已經分析過這個問題。

長話短說,就是他們的教育水平無法達到就業界的要求。

當然這樣講有點一竹竿打沉一船人,其實有不少國內畢業生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

那些失業生,主要就是因為素質較差而找不到工作。

可見問題不在PTPTN,而是在個人的教育水準。

既然如此,要求廢除PTPTN,是不是對錯了窗口?

而且,沒有類似PTPTN的貸學金,那些無法進入國立大學又沒錢讀私立學校的學生又怎辦?

國立大學學費本來不高,對他們來說應該不是問題。

那些申請PTPTN讀私立大學的大專生,對他們來說負擔就比較高。

如果沒有PTPTN,這些學生家長就需向銀行機構貸款,利息肯定不止PTPTN的3%。

可以說,因為有了PTPTN,國內私立學院如雨後春笋林立,至於水準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與其說是廢除PTPTN,這些學生真正要求的是免費教育。

就算要求免費,那也應該是從一個新學年或新生開始,否則,對那些按時繳還貸款的學生來說不是很不公平?

民聯黨領袖以達祖丁貸款一筆勾銷為例,支持廢除PTPTN。

但,兩者豈可相提並論?

這豈非等於鼓勵這些學生也有樣學樣,欠債不還?

安華說民聯一旦執政就會取消PTPTN,言下之意,應該就是提供免費教育給大學生。

那包不包括私立大專和學院呢?

若是的話,對政府來說,那肯定是個沉重的負擔。

納吉回應說,如果PTPTN被廢除,政府就必須負擔高達430億的債務。

事實是,當下有很多PTPTN學生畢業後都沒有償還貸款。

當然PTPTN本身的行政機制也有問題,去年便有讀到報導說,沒有申請的學生也同樣獲得貸款。

國家總稽查司報告也指PTPTN行政管理欠當,數據庫系統一團亂。

根據手頭上2009年資料,PTPTN本身也向外借貸160億元,其中140億由政府擔保。

因此,如果個個PTPTN學生借錢不還,這筆數是不是又由納稅人如你我來買單?

政府擔保的這140億,比PKFZ的125億終極債務還高!

而PTPTN的最大債主,又是公積金局!

每當政府需要用到錢,EPF似乎成了最方便和理所當然的管道。

總之不管是由政府擔保還是EPF貸款,身為納稅人的我們又多了一項債務風險,就是為這些學生背負著高昂的PTPTN債務。

而這都是這些執行機關沒有問責的管理機制所造成。

好像有點越扯越遠了。

所以安華下的承諾未免太快。

如果民聯真的執政,廢除PTPTN,是不是讓現有PTPTN貸款者無需償還貸款,還是讓國內大學教育完全免費,這點還是得講清楚。

當務之急,不如先想辦法提高國內的教育水準,那本地大學失業生的問題就會減少。

沒有大學失業生的問題,自然就有能力償還PTPTN貸款。

那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Tuesday, 27 March 2012

魏家祥有没有被打?


所謂的「325華教救亡抗議大會」,讓我想起不久前林冠英和蔡細歷的辯論會。

可能很多人只記得有這樣一個辯論會,但不會有很多人記得他们辯甚麼。

林冠英和蔡細歷的辯題是:“兩綫制會否成為兩種族制?”

同樣,可能很多人只記得魏家祥在大會上“被打”,但未必會記得那是什麽大會。

也就是說,大會已經被“被打”事件轉移了焦點。

問題是,魏家祥有沒有被打?

魏家祥本身說有。

某報也寫得相當嚴重,說魏部長“還遭情緒激動的出席集會者揮拳擊中左臉颧骨”。

但,從各角度拍的照片看來,并沒有一張有顯示到他有被打。

魏家祥自己也感到不解,問:不知何以网络照片角度不同。

但,報紙上登的照片也和網照一樣,都沒有一張拍到魏家祥被打。

看到的是很多伸出的倒豎拇指,向魏部長喝倒彩。

若說打人的是黃衣老伯,他也只是向魏部長伸出中指,但也被警察擋開。

這不很奇怪嗎?有這麼多記者圍繞在部長身邊,如果真有打人,這些記者們還不趕快按下快門?

大家都知道,一圖值千金。

魏部長被打的照片,可價值連城呢!

但是,這樣的千金圖,一張都沒有,這不很詭異嗎?

再說,真有打人,怎麼魏家祥身邊的人都若無其事?

保護著魏家祥的警察保鏢們又怎會讓打人者跑掉?警察還不趕快捉人?

沒有,警方還反問:當天只聽到一片噓聲,并沒有任何肢體衝突,警方要怎麼查?

你看,警察都沒有看到魏家祥被打,怎麼捉人?

結論是:是魏部長感覺到“被打”,其實并沒有人打魏部長。

Wednesday, 4 January 2012

民以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平生少讀古文,求學時期沒甚麼讀中文,所以讀起古文時格外吃力。

小時候讀過《孟母三遷》的故事,知道孟子也被稱為亞圣。

最近讀到孟子的「民以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覺得這句說的真好。

也覺得孟子是崇尚民主的。

中國當時是君主制度,孟子的民主主張,不知是否獲得朝廷的認同?

「民以貴」,意思是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就是「以民為本」。

人民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元素,有人民才得以立國,沒有人民又何來國家?

「社稷次之」。社稷指的是土地神和谷神,大地生產五谷來養育人民,因此也是國家的代名詞。

一個國家要有制度和憲法,這些是為人民而設的,所以社稷(國家)的地位次於人民。

「君為輕」,意思是君主排在最後。

孟子認為君主應該要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應該要保障人民的權利才是。

有人民才有國家,有國家才有君主。這是孟子的政治思想。

現在絕大部分國家只有「政府」,沒有「君主」。

可以說,有人民才有國家,有國家才成政府。

所以高官應該為國家和人民服務,而不是為私利自肥。

反觀首相推行的「以民為本,績效為先」理念,似乎只淪為口號,卻看不到實際的成效。

不要說成效,恐怕連落實的意愿都沒有,叫人如何對這個口號有信心?

如果國家領袖能夠有像巴西女總統那般的改革決心,要那些貪官污吏一個一個辭職下臺,而非不當一回事,避過不談,那我才相信國家有機會轉型,看到國家的未來有希望。

如果國家領袖思想繼續抱殘守缺,甚至同流合污,那就是國家轉型的最大絆腳石。

可惜的是,對這個國家領袖來說,與其說「民以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或者說「君以貴,社稷次之,民為輕」才更貼切。

這不是一種愚忠嗎?

Saturday, 3 December 2011

讀高三,或讀 Foundation?

在某場合遇到兒子同學的媽媽。

兒子在獨中,學校高二就考SPM,高三考統考(UEC)。

兒子同學的媽媽說,她兒子不念高三,明年就出國去念基礎課程(Foundation Course)。

我好生奇怪,據我所知,外國的基礎課程是給那些學校成績不理想,或A級成績考得不好上不到大學的學生讀的。

兒子的這位同學在學校名列前茅,爲什麽不先讀完高三或A Level呢?

而且他媽媽說那間學校的學費還貴過大學呢!

我跟這位同學媽媽說了我的看法,她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是他爸爸安排的。

後來她又加了一句:聽說基礎課程比較容易讀。

她孩子那麼聰明,讀書還怕難?

回家和兒子說,這我才知道,原來不止這位同學,還有好幾位同學明年也不讀高三,而是去讀基礎課程去了。

這我就更納悶了,難道現在的基礎課程與我那個年代的基礎課程的水準不同了?弄得這些同學都一窩蜂似的說要去讀Foundation Course?

我上網去找資料。

網上資料與我說的大同小異,但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它還加了一段,說海外學生特別喜歡Foundation。

“popular amo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看來,這些外國學院是爲了迎合海外學生的需求而辦基礎課程,但未把讀基礎課程的利弊真正向這些家長們講解。

就是變得好像商業交易那樣,有需求就有市場。

如果教育辦得像在賣產品,那就很市儈了。

爲什麽會如此呢?難道海外學生對統考(獨中生)或A Level考試都沒有信心,所以寧可讀基礎課程?

其實,現在很多海外大學都承認統考,獨中生不考統考,讀完高二就輟學,那就好像失去了讀獨中的意義。

家長們可能沒有想到,讀基礎課程,你就限制了孩子將來要讀的科系,以及進大學的選擇;不像統考或A級文憑,他的選擇肯定會更多。

Monday, 7 November 2011

提升學生的英文水準,才是上上策


政府在英文教數理課題上舉棋不定。

今天的新聞就看得我眼花繚亂,不知道政府究竟作出了決定沒有。

一則是前首相阿都拉呼籲各界接受有關廢除決定。

另一則由教育總監阿都嘉化透露:由各校校長自行決定用國語還是英語教學,而學生若不接受可以轉校。

第三則則說:國民型中學靜觀其變,等接到教育部的通令才定奪。

但昨天,不是已經報導說,明年將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恢復母語教學數理,至2016年就全面恢復母語教學,而中學則在2021年。

(其實小學共有六年,所以若從明年算起,要到2017年小學才能完全恢復母語教學數理,而五年中學要到2022年才完全恢復國語教學。)

各界仍然對數理教學課題上感到混淆,可見大家對政府的朝令夕改作風已經怕了,等首相回來,可能又有180度的改變也說不定。

我認同半島一個校友會的立場,便是小學用母語教學,中學則以英語教導。

但大家似乎忽略了另一個重要問題,與其只是在數理教學的媒介語上爭論不休,是否有考慮過增加英語課的次數呢?那才是提高學生英文水平的做法啊!

林吉祥就建議將英文列為SPM必須及格的必考科。

覺得這個建議說易行難,真要實行的話,等學生的英文水平普遍提升后再來談也不遲。

國民型中學和獨中的英文水平比起來,覺得國民型中學的學生就吃虧了。

這是我看到身邊親戚朋友們的孩子課業表現所得到的一個結論。

當然會有一點以偏概全,我相信肯定也會有例外的。

我要帶出的是,國民型中學的英文水平會比較差,我覺得是被國語大量使用英文字但又以國語拼音所“害”的。

而數學和科學里的許多字彙,尤其是特有名詞,是國語原本沒有,都是英文拼音過來的,這樣子,用國語教學數理,學生們怎不感到混淆?

基於這個問題,不如就讓中學生以英文來學這些詞彙或名詞,那也名正言順。

這些讀國語的學生,就算大學畢業出來后,英文還是不靈光。

雖然大學用的是英文課本,聽我的講師朋友說,學生們可以用國語作答或寫論文,試想想,這樣子,我國大學生的英文水準又如何進步呢?

更可憐的是,進到社會,很多公司文件和書信來往都是用英文,這些畢業生如何能夠適應?

以前我就提過的,公司里的一些年輕畢業生,很多時候都把英文字用國語來拼音,讓人讀得哭笑不得。

你說,這不是因為國語大量運用英文字所帶來的反效果嗎?

所以,不管是以英語或國語教數理,根本的問題并沒有解決到。

說不定過了幾年,換了一個新教長,或換了一個新政府上來,又換了一個數理教學政策。

受苦的是我們的孩子。

先提升學生的英文水準,那才是上上策。

Thursday, 27 October 2011

阿茲巴里:內閣也違憲!


阿茲巴里是伊大法學教授,日前因指蘇丹介入宗教局乃違憲做法,即被校方發出紀律信和凍結教職。

因為受到各界尤其是國內外學術界的抨擊,首相納吉做了一番不知所云的解釋。

他說:阿茲巴里并不是被凍結教職,他只是被凍結做調查。

Prof Dr Abdul Aziz Bari has not been suspended from his duties, he was instead suspended pending investigation.

如何不是被凍結教職,但又被凍結做調查?那他是被凍結甚麼?

於是,伊大跟着就宣布“解凍”了阿茲巴里的教職,但他“需先聆聽指他批評蘇丹”的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是甚麼?

不知道,但阿茲巴里已說至少要對這三造采取法律行動:敦馬、《前鋒報》和祖基菲里。

他也考慮起訴巫統上議員伊占。

個人認為,阿茲巴里以法律學者的身份作出評論,那也無可厚非。

當然其他人也可以針對他的言論作出回應,包括敦馬等人。

敦馬似乎忘了,他當年對皇室采取的修憲行動,是否也是對皇室不敬?

但我對伊大的反應過敏就百思不解。

身為一所大學,難道伊大不維護學術言論自由?

相信伊大受到了政治干預,不得不對阿茲巴里采取行動。

首相說出那番莫名其妙的辯解,根本是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否則伊大也不會“做賊心虛”,短短幾天內就“解凍”了阿茲巴里的教職。

針對遲交的國家稽查報告,阿茲巴證實我之前說的:總稽查司報告經過內閣提呈到國會去是不如法的,這樣的程序,已使稽查報告失去其獨立性。

Separation of Powers。堅持“政府沒有作出任何修改”的總稽查司沒有理由不懂這點。

和皇室干涉宗教局一樣,阿茲巴里指內閣干涉總稽查司報告也是違憲的做法。

他說:根據聯邦憲法第107條,總稽查司報告在提交到國會前,是先交給最高元首,不是內閣。

“總稽查司報告須先交到內閣去是錯的,很明顯的,內閣插手干涉總稽查司報告。”

問題是,總稽查司自己揭露說:自1982年來,其報告都是先交給內閣過目才提呈給國會。

難道說,過去30年來這違憲的做法,從來都沒有人質疑過?

阿茲巴里說:如果須先讓內閣過目,那又何必交到國會去?那也根本就不需要總稽查局這個部門了。

對啊!須先交給內閣過目,等於是一種利益沖突的做法。

因為所稽查的就是政府各行政部門和機關,交給內閣,等於是先交給各部門首長過目,給各部門和機構有「修飾」的機會。

這不違反了民主“三權分立”原則嗎?

最后,國會所收到的報告,還是不是原來的報告呢?

難怪會讓人懷疑,報告是否被動了「手腳」。

當然你可以說,這個國家真的相信“三權分立”嗎?這個國家,真的有做到“三權分立”嗎?

雖說總稽查司這個職位是由最高元首委任,實際上,與總檢察長或首席大法官等官職一樣,他還是由首相推薦上去的。

很矛盾是不是?

身為一名法律學者,阿茲巴里當然可以針對那些不當的官方做法提出質疑和討論。

如果連這最基本的自由都沒有.....

哦!難怪阿茲巴里會被其大學凍結教職。

但首相說不是凍結教職,他只是被凍結以進行調查。

唔,既非教職,那他被凍結甚麼?

Friday, 21 October 2011

種族固打·政治干預·人才外流


世界銀行研究報告說:馬來亞大學水平下滑及處於劣勢,主要是因為入學的種族固打制以及大學管理受到政治干預。

不知道高教部長卡立諾丁有沒有讀到有關報告?至今未聞他有針對這份報告作出回應。

不久前,英國《泰晤士報》刊出了今年全球前400所大學排名,這次沒有一所大馬大學上榜。

高教部長就說:我國大學不是跌出榜外,而是因為沒有報名接受評估。

我一直以為全球大學都是自動被評估,不知道這些排名原來還要大學報名才可評估的。

但,大馬大學過去不是曾經上過榜嗎?

雖然排名不是很高,近年來卻每況愈下,慘不忍睹。

如果真的需要先報名才能被評估,那也算是有自知之明!

現在,世界銀行又雪上加霜,說馬大水平滑落,是因為種族固打制和政治干預所致。

報告還拿新加坡大學做比較,說新大以研究為優先、英語為主要媒介和績效制的招生政策,讓新大成為一所成功,邁向“輝煌學術之路”的世界研究型大學。

高教部長至今還未作出回應,我也不知他會作出何種回應。

你看,連明年中學是否要以國語英語還是雙語教學,教育部至今依然含糊不清。

之前還建議若是改以國語教學,將從中一和中四開始。

明年的中四生,之前三年都是接受英語教學,到了明年,忽然改成國語,學生接受得了嗎?

難怪我國學生水準日益低落,不管是教育部還是高教部都難辭其咎。

以前,聽說過印尼菲律賓的大學水準,也不過是我國的高中水準。

鄰家的菲傭,就是一名大學生,漂洋過海卻只能當女傭。

我做生意的朋友,寧可請有工作經驗但沒有大學文憑的高中生,也不愿聘用國內畢業的大學生。

因為這些老一輩的高中生雖然沒有大學文憑,他們做事能力比大學生好,也比較勤奮。

難怪報紙時常報導本地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新聞。

當然我不是要一竹竿打翻一船大學生,現在的大學生素質真的有問題。

有位海外畢業的青年,進沙巴大學教沒有兩年就辭職,寧可回到海外去。

他說:沙大校長告訴他,不要給學生打那么低的分數,因為會拉低學校水平,教育部會責問。

問題是,學生的素質就是那個水平,你如何拉高他們的分數?

他做不到,所以他寧可辭職不干。

諷刺的是,這位有良心的青年講師,本身是一位馬來同胞。

連馬來同胞也看不過眼,我國的教育水準,就可想而知。

這位馬來講師告別自己的國家到海外去,可見人才外流,不止是發生在華印裔身上,也包括馬來同胞在內。

人才怎不外流,最近一名叫Abdul Aziz Bari的教授指蘇丹介入宗教局乃違憲做法,即被校方發出紀律信和凍結教職。

這不就活生生一個“政治干預教育”的例子嗎?

如果我是這位教授,我也不想在大學里待下去了。

如果他也像我提的那位馬來講師到海外去另謀高就,國家人才又少了一個。

所以,要吸引人才回流,不是設立一個「人才機構」就行,國家還要有好的環境、好的人文、好的政治氣候等等等,才能夠吸引人家回來啊!

但是現在,國家盡在把人才趕走。

唉!這樣子,我們的大學該如何成長?

我們的人民素質,又該如何提升呢?

Friday, 2 September 2011

華小易名風波:本州不要發生


半島一所華小最近鬧出了易名風波。

根據報導,該所叫「子文」的華小董事部要求教育部易名為「謝華」華小,教育部尊重該校董事部的要求,再經過學校注冊官同意後,教育部遂批準該校易名。

謝華是雙威老板謝富年的父親。

為什么要易名「謝華」?

教育副部長魏家祥說:該校董事部原本要求改名「謝富年華小」“以表感謝”,但經過謝氏家族商議後,決定改以謝父「謝華」為名。

魏家祥當時還說:“教育部正在處理一些學校的申請,往后也許有更多學校會以先賢或教育斗士名字命名。”

相信是因為謝富年時常捐款給該校,所以該校董事部建議以謝富年為名,“以表感謝”。

但是,該校的捐款者,應該不止謝富年一人,若僅以謝富年或其父親為名,豈不抹殺了其他愛護華校人士和當年創校先賢的功勞?

常有海外巨富在中國辦學建校,并以本身名字為校名,那原無可厚非。

因為建校的錢全是由他出的,他當然有權力為學校命名。

在我國,則有以課室或大樓的捐獻者為名的做法。

那也無可厚非,因為若是他贊助了那間課室或大樓,學校當然可以以他的名字為課室或大樓命名,是感謝,也是紀念。

但,以單一捐獻者名字為整所學校命名的做法,相信是前所未有的做法。

這樣的做法實在有欠妥當,因為那就忽略了其他人士的貢獻。

更令人擔憂的是,除了「子文華小」,魏家祥透露,教育部也正在處理一些學校的易名申請。

這些學校是否都是華小?基于甚麼原因需要易名?我們無從得知。

我認同魏家祥說的,如果學校董事部沒有申請,教育部不會給予批準。

既有此先例,那其他學校會不會有樣學樣,讓“價高者得”,好像標車牌那樣?

這樣的校名,就沒有其歷史意義了。

希望這樣的事情,不會在本州發生。

Monday, 6 June 2011

1MDB代JPA颁500份奖学金


我仍然对一个大马发展机构(1MDB)充满好奇。

它是一家用登加楼石油税成立的联邦投资机构,根据首相透露,它将发展ETP大蓝图中的吉隆坡国际金融区(KLIFD)和大马城(Bandar Malaysia)。

但,自成立以来,它却似乎更热衷於行善助贫与教育。

去年,1MDB应该是首家破天荒颁发奖学金给50名独中生的GLC。

据说,每年都将有50名独中生获得1MDB的奖学金。

到了去年底,1MDB又颁发奖学金给30名STPM和300名SPM的优异生。

为显公平,相信这也将是1MDB的yearly affair。

也就是说,1MDB去年共提供了360份奖学金。

此外,今年年初,它又成立了“一个青年创业基金”,供各族青年申请创业。

首相还打算通过1MDB举办类似“Malaysian Idol”之类的真人秀,让年轻人发挥创意。

可见1MDB更像一个社会福利部的臂膀。

令人纳闷的是,1MDB的工程至今还未展开,其奖学金和青年创业基金的金额何来?

今天,又读到有关奖学金的新闻。

首相署部长纳兹里说:1MDB将发出500份奖学金给那些被JPA拒绝的优异生在国内深造。

马青教育局较早时也透露说:该局将会开会讨论有关1MDB奖学金的遴选制度,并将提交一份500人名单给1MDB。

不过,根据纳兹里的说法,这500份1MDB奖学金将以60:40比例颁出,即300名土著生和200名非土著。

此外,沙砂学生将获得特别考虑,意即东马学生无需获得8A+也将获考虑。

因此,马华提呈的500人名单,获奖者将少於200人,别忘了印裔学生也属于非土著。

Monday, 20 December 2010

非法银行和非法上市公司


林连玉基金以LLG Cultural Development Centre Berhad名字注册,15年後,竟有人报警指它是非法组织不合法,原因是中英文名字不符。

从新闻报导得知,“当年无法以林连玉基金申请注册,是因为林连玉三字被当局视为敏感字眼,最后改以林连玉的英文名字缩写LLG申请才获准注册。”

知道了林连玉基金中英文名字的来龙去脉,那也无可厚非。

这里要讨论的是,中英文名字不同,就被当成非法组织?

我国的团体注册法令,可有规定两者一定要相同?

当然没有,它也根本就没要你把中文名字写上去。

就和出生纸一样,华人为孩子报生的时候,只需要把孩子的英文拼音名字报上去,生死局并没有要你孩子的中文名字写法。

大家也都看到,很多人不喜欢父母为他们取的名字,长大後喜欢为自己另取名字,不管是洋人名字也好,或看了算命佬而取同音不同字者,甚至一个完全全新的名字,你能说不合法吗?

因此,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问题不在其中英文名字之不符,那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其实,中英文名字不同的团体或公司,全国俯拾即是。

我立即可以想到许多例子,银行方面便有:

1。大华银行(United Overseas Bank)-中译英是“Big Chinese Bank”,英译中是“海外联合银行”,United如何变“大”?

2。花旗银行(Citibank)-花旗指的是美国,Citi是City,如何是“花旗”?

3。汇丰银行(HSBC Bank)-不是应该叫“香港上海银行”吗?

4。马来亚银行(Maybank Bhd)-是不是应该改叫“五月”银行?

5。国贸银行(EON Bank)-应该叫“国产车”银行才对啊!

6。兴业银行(RHB Bank)-RHB是拉昔胡申缩写,为何还叫“兴业”?

7。联昌银行(CIMB Bank)-此联昌已非当年联昌。

8。大马银行(AmBank)-Am实是Arab Malaysian的缩写,再怎样也是阿马银行,为何改称“大马”?

9。安联银行(Alliance Bank)-Alliance是“联”盟的意思,但“安”字何来?

10。侨丰投资银行(OSK Investment Bank)-OSK也是人名,前年中文却改叫“侨丰”。

各位看看,上述十家银行的中英文名字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基于译名不同,它们是否已沦为非法银行呢?

当然那是很荒谬的。

再看看一些上市公司的中英文名字也各有不同:

1。杨忠礼机构(YTL Corporation)-如果LGG不是林连玉,那YTL就一定是“杨忠礼”吗?

2。肯德基(KFC Holdings)-同理,KFC就一定代表“肯德基”吗?

3。亚洲澄心保险(Jerneh Asia)-亚洲当然是Asia,但“澄心”呢?

4。亚通(Axiata Group)-“亚通”是亚洲通讯的缩写吗?Axiata是亚洲通讯的意思吗?

5。明讯(Maxis Bhd)-“明讯”是音译吗?

6。大马国际船务(MISC Bhd)-英文名字缩写。

7。马矿业(MMC Corporation)-英文名字缩写。

8。南北大道(PLUS Expressways)-国文名字缩写。

9。合顺(UMW Holdings)-英文名字缩写,与中文名字没有关系。

10。玻璃市种植(PPB Group)-英文名字缩写。

还有很多很多,真是数之不尽。

大家可以注意到,很多上市公司改以原本的英文名字缩写注册,情况就与林连玉基金以林连玉的英文缩写LLG注册一样,因此,如果LLG不合法,那上述公司与银行是否都列为非法?

以这个理由来报案,真的是很可笑的。

Tuesday, 23 November 2010

马西迪:拨款给土著生达三成以上的华校


州政府将向联邦政府建议,提供特别津贴与拨款给土著生达到一定比率的华校。

这个建议固然很好,但公平吗?我觉得应该一视同仁。

要达到甚麽比率才符合资格?马西迪说,他决定向教育部建议,那些土著生占30至50%以上的华校才能获得拨款。

部长是出席兰瑙培文小学60周年庆时那样说的。他是该晚宴大会主席。

兰瑙是神山脚下的一个乡镇,居民以土著为多,马西迪正是来自该区的州议员。

马西迪透露,培文土著生多达六成,因此,他会作出上述建议,那也不出奇。

因此,如果教育部真的认同定期拨款给土著生占大多数的华校的话,座落在乡镇的华校应该受益最大。

但是,让孩子受教育,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要有分别心?

如果部长有读《论语》的话,当知道孔子曰:“有教无类”。

部长会有上述想法,是以经济前途为考量,因为「15至20年後,全球经济一定朝向中国,懂得华文,才能切入市场与他人竞争,从中国意识型经济受惠.......」。

不过,部长也认同华校的教育水平比国民学校来得高,“每年都取得耀眼的成绩”。

华裔为什么不愿送他们的孩子进入国民学校?半岛政客们曾表示不解,包括敦马在内。

对我本身来说,不是语言的问题,我的原因就如马西迪说的,因为华校水准比国民学校高。

我对华校的教育素质比较有信心,不止是在读书方面,也在塑造孩子品德教育方面。

相信教育部也深知这点,并且认同,只是不肯公开承认而已。

既然如此,教育部更应该给予华校全面津贴与拨款。

部长的这个建议,会得到联邦的认同吗?

如果东马议员们合力支持,而联邦真的把东马当成定期存款的话,那东马的政治力量,应该足以促使联邦接受,100%津贴与定期拨款给所有华校,不管土著生比率是多少。

毕竟马西迪本身也同意,各源流学校都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什么还要有所区别呢!

相比之下,半岛的部长们应该感到汗颜,马西迪应该是第一位为华校请愿的非华裔部长。

身为教育副部长的魏家祥,也应该表态支持。

http://www.ocdn.com.my/news.cfm?NewsID=15167

Tuesday, 26 October 2010

党国不分的决定


可能国阵执政太久了,造成有些国阵成员把政党和政府的分别都搞不清楚,以为两者为一。

在巫统大会期间,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以丁也犯上了同样的错误。

在党大会上宣布政府政策,原本就不恰当,更何况这是一个影响整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政策?

如此一个重要政策,竟然无需事先经过内阁讨论,也没有先听听教师的专业见解,就凭教长一时的心血来潮,就足以做了决定?

我怀疑慕以丁是不是因为女青年团长罗丝娜早先的一番伟论,使他临时做出这项决定?

这位来自本州吧巴的罗丝娜要求政府检讨现有的大学学位等级制度,因为马来学生考获一等学位不多,大多只拿到三等学位。

她希望有另一种更具竞争力的方式以取代现有的等级制度。

因此,身为教长的副首相就临时想出了这更具有“竞争力”的必考科制度。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而已。

但,将历史列为SPM的必考必及格科,就能确定更多马来生考入大学,或减少非马来生的人数吗?

我想未必吧!

昨天就看到一些数据,说历史的及格率比国文的及格率更低,乡区学生尤甚,要学生的历史必须及格,就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吗?

我怕只能弄巧反拙。

首相要国家转型为先进的高收入国。

将历史列为必考科,能使国家成为先进高收入国吗?

为什么不是英文科?为什么不是数理科?

当然我不是说历史不重要,但还不至于重要到必须及格的地步吧!

我孩子说,学校的sejarah只注重在国家和回教历史。

读国家历史,那也无可厚非,但要每位学生也读回教历史,而且非及格不可,那是否太苛求了呢?

慕以丁的决定,是否需要回到内阁里慎重讨论再来做决定呢?

国家的教育制度,不是单由一个政党来做决定的,因此,教长在本身的政党大会上做出决定,根本是党国不分,本末倒置。

国家的教育政策已经够乱了,朝令夕改,把学生当试验品,国家的教育水准与素质又如何提高?

与其提高水准与素质,高官们做的恰恰相反,我们如何能够成为一个举世认同的先进国呢?

Friday, 22 October 2010

莎丽扎·PERMATA·罗斯玛


(1)

在308前,莎丽扎是妇女家庭社会发展部长。

但她在308时输掉了大选。

308後,阿都拉委了黄燕燕当妇女家庭社会发展部长後,不久又在首相署设立一个“部门”给落选的莎丽扎,官委她负责国内的回教妇女事务。

这是属于部长级的职位,这个职位,其实已和黄燕燕的部长职务重叠,等于是分割了黄燕燕的工作,让莎丽扎专程处理回教妇女事务,而黄燕燕的妇女家庭社会发展部门,则只能处理国内“非回教”妇女之事务。

这样的一个奇怪安排,一直到纳吉接任首相後,莎丽扎才重作冯妇,做回她的妇女家庭社会发展部长。

(2)

我不知国家学前教育计划(PERMATA)是一向就已经存在的一个计划,还是在纳吉上台後才出现的,我只知道这是由首相夫人处理的一个单位。

若是一向来就有,它应该是妇女家庭社会发展部管的一个单位。

据我所知,教育部只负责幼稚园以上的教育,学前教育,是由莎丽扎的部门负责。

话虽如此,PERMATA的风头,显然还劲过莎丽扎的妇女家庭社会发展部门。

每当有PERMATA的活动,或有首相夫人出现的活动,莎丽扎只有“降职”陪夫人的份儿,因为首相夫人必然成了当天的主角。

连首相在提呈预算案的当天,也不忘赞扬自家的夫人,并拨出1.11亿元给夫人的PERMATA,让她去推行有关计划。

如果你相信因果,你大概会认同我说,莎丽扎当前所面对的,也是一种因果。

想当初黄燕燕坐这个职位时,她“取走”了黄燕燕的一半职位,负责回教妇女事务。

如今首相夫人管理PERMATA,不止负责全国孩童的学前教育,“取走”了她一半的职务,还举办“全球性”学前教育的探讨活动呢!

(3)

全国上下为了一个可能耗资50亿元以上的100层高楼而喋喋不休,但,似乎没甚麽人为拨款给PERMATA的适当性而提出疑问。

首相夫人毕竟只是首相的夫人,她不是公务员,也不是民选出来的议员,那她是以甚麽身份来担当一个国家政府部门的单位呢?

如果PERMATA是属于妇女家庭社会部门的一个单位,那她是不是应该向莎丽扎报告?

目前情况,PERMATA可像是一个超然独立的单位呢!

其实,纳吉在去年提呈他的第一个预算案时,就已经拨过1亿元给PERMATA。

今年再拨1.11亿元给PERMATA,这些钱用在哪里?

落实国家学前教育,真的需要用到那么多钱吗?

预算案说:拨款将用在精明学校大厦第2期、建32所新PERMATA中心,和资助现有的52所中心。

当下的学前教育,指的应该是托儿所和幼儿园之类的,这些不都是私人性质在办吗?

1.11亿元的拨款,等于每个月925万元,这可不是小数目,用在民间,每个月大概可以盖上30间托儿所,一年就是360所,两年就是700所了。

沙巴经济走廊明年获得拨款1.1亿元,以用来发展州内的“棕油工业、农业和畜牧业”,这三项农工业活动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PERMATA呢!

Monday, 11 October 2010

親子問題?是父母造成的


最近发现,原来身边有不少朋友都有孩子问题。

看看身为父母的朋友,看到他们管教孩子的方式,让我得到一个结论,有不少例子,都是因为父母先有问题,才会导致孩子会有问题的。

如何说父母本身有问题?有些父母本身都没有一个身教,没有一个正常的生活习惯,孩子有样学样,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如何要孩子行正坐正?

有些是从小宠惯了,父母唯恐孩子受苦似的,要甚麽给甚麽,孩子自然不可一世,长大後再要矫正就难了。

当然我不是甚麽专家,但有时候,看到朋友管教孩子的方法,实在看不过去。

例如在一个公众场合上,理应要教孩子乖乖的坐着,但孩子就像过动儿似的,父母不但不阻止孩子,还以很欣赏的眼光看着孩子的放肆。

这样的情况,就乾脆不要带孩子出来,反正孩子也不懂活动的性质,自然坐不稳,为什么要带孩子来受罪,也让其他的观众受罪呢!

又有一个极端情况,就是在公众场合打骂孩子,唯恐别人不知道,还把声量提得高高的,真叫旁人反感。

要管教孩子,应该是在家里管教,不是在公众场合吧!

有些家长有个错误的观念,以为把孩子送去学校,学校就有责任把他的孩子教好。

问题是,如果孩子的本质就不好,老师再如何有耐性,恐怕也事倍功半。

其实,孩子在家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长,觉得父母管教孩子的责任,比老师的责任更大。

当然老师除了给予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教导学生伦理道德的价值观,但孩子的基础,还是要先从家里打好。

现在的父母过度干预学校教学方式也是一个问题。

以前的父母跟老师说:我孩子不乖不听话,你尽量的给我打。

现在的孩子被老师骂,父母都要到学校去告状。

朋友问我如何教孩子?我只能说:身教。

Wednesday, 1 September 2010

1MDB情有独中

前天才提到1MDB,今天就读到一则令人感觉特怪的新闻。

你相信吗?1MDB,用登加楼政府的石油税资金成立,却成为一个联邦投资机构的公司,竟然情有独中,在国庆日当天颁发奖学金给国内50名独中生。

有关奖学金,总数是225万元,每名独中生可获4.5万元,分三年领取,每年1.5万元,

报导说:这是建国以来,政府第一次颁发奖学金给独中生,而且完全没有任何附带条件。

报导也说,首相署是根据去年的统考成绩来遴选全国名列前50名的独中生。

咦,不可能吧!全国名列前茅50名,没有一名来自沙巴?

我心里想,与其给独中生奖学金,不如乾脆承认独中,那岂不更加深得民心?

颁发奖励金给50名独中生,最多你也仅得到50个家庭的欢心。

承认独中,你将得到所有独中生成千上万的家庭的欢心!

当然,还有两个疑点必须厘清。

第一,奖学金信件由首相签名;如果这个idea来自政府,为什么不是由JPA等政府部门来颁,却通过1MDB一家GLC来发放?

第二,1MDB刚刚成立,尚未看到任何业绩,奖学金的钱不可能从它而出,那钱从何来?

Low Taik Jho一掷千金,这225万元对他是小数目,钱难道来自他的口袋?

马华总会长说:“马华了解到独中或统考生不乏人才,趁着首相日前出国前心情大好之际,捉准良机与首相会谈。”

呜呼!原来还须等首相因要出国心情大好才格外开恩,当他心情不好时,会不会改变主意?

派了第一年,明年后年是否不会变卦呢?

趁首相心情大好,何不直接要求首相承认独中?大家皆大欢喜?

Wednesday, 25 August 2010

國丑不可外揚


国家的敏感课题愈来愈多,我担心终有一日,人民甚麽课题都不能讲。

那时候,报纸、电台、电视台还有甚麽可以报导?

安华女儿努鲁,接受印尼杂志访问,提到国家一个不能潜水的潜水艇,防长说她“叛国”,内长说她破坏国家名誉。

如果没有记错,日前读到报导说,潜水艇事件和其他一些“敏感”事件一样,经被列为不可在媒体报导的课题。

努鲁胆敢跑到国外去侃侃而谈,大事宣扬,自然更不可容!

内长说努鲁的行为让人蒙羞。

内长应该是搞错了,让人蒙羞的不是努鲁,而是事件本身啊!

国家还有甚麽令人蒙羞的敏感课题?

988电台事件,据说因为有人投诉说贪污课题太敏感,不可在电台讨论!

OMG!曾几何时,贪污也变成了一项敏感课题,不可公开讨论?

我想,禁止公开讨论贪污课题的人,大概自己心中有鬼,怕说中自己,所以才不准人家讨论国家的贪污问题。

不讨论,所有的贪污事件都被扫到地毯下盖起来,肯定国家的贪污问题会愈来愈严重,那离国家破产的日子也愈不远了!

被禁的课题范围也愈来愈荒谬,不可理喻。

据说国营电视台有人发出指示,不可报导弃婴的新闻。

这样的指示,是不是很无厘头?

不报导,问题难道就会自动解决自动消失吗?

这样的动作,根本是不敢面对现实,活脱脱的鸵鸟心态。

可能当局认为,报导这样的新闻,会很失门面。

此举就和日前马六甲首长叫喜欢享乐的少女赶快嫁掉一样,认为那样就可以解决未婚妈妈和弃婴的问题。

报导说,不准播报弃婴案,是因为担忧年轻人会受到影响而有样学样。

讲到此,那也不会令人奇怪,为什么他们的弃婴案会那样多,此外,爱滋病例也最高。

某些课题,你愈禁,人家就愈想试。

应该向年轻人灌输伦理道德观念,让他们知道是非对错,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以及做了的后果,那才是正确的做法。

预防胜于治疗!

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

连这些都不懂,难怪会出现那么多问题。

日前,副首相说,要在学校里推动读《论语》。

至今未见到有进一步的行动,看来副首相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Saturday, 13 March 2010

LINUS:错一题就不及格?


识字与精算计划,英文叫LINUS,这是甚么东东?

从新闻内容得知,这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生就要考的测验。

测验来做甚么?

报纸说是为了测试小学生的国语和数学程度。

但看试题,更像是考孩子的IQ;有这样的必要吗?

而且程度之深,恐怕六年级都不会,就算是国小生,可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而且,只是华小生才需要测这样的试吗?

报导说,国语是国小的水准,对不是母语的华小生来说,当然难上加难。

数学更离谱,错一题就不及格?

既只是要测孩子的数学水准,怎可能要求人人拿100分?简直是太苛求了!

而且才刚进到学校来,未教就要孩子考100分?当局安的是什么心?

有没有想过这会弄巧反拙,让小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从此对读书产生抗拒与恐惧?

读书不是要开开心心的吗?才一年级呢!

教育部高官懂不懂教育,懂不懂儿童心理学?

LINUS全名是Literacy and Numeracy Programme,顾名思义,就是要孩子懂得读写算。

听起来熟口熟面,以前不是有个3M计划,也是读写算吗?

那是个“教”孩子的计划,而不是“考”孩子的计划。

如我之前说的,你都还没有开始教,你就要考孩子?这算什么逻辑?

今天读报,兵南邦中英小学为那些LINUS测试不过关的孩子与家长办讲座会。

呜呼,听起来好如进不到大学那般大阵仗。

有这样严重吗?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吗?

根据王贵芳校长的讲解,教育部推行LINUS计划,主要是希望90%以上的小学生在三年内能够掌握到读与算的基本能力。

这似乎是当局推行LINUS的唯一理由,因为校长没有提到还有什么其他的理由。

我的疑问是,难道我们的小学生目前的读与算能力很差吗?难道到了他们三年级,能够掌握读与算的小学生还不到90%吗?推行LINUS计划,就能达致这个目标吗?

真的,这样一个计划,不见其利,只见其弊。

读书应该是很开心的一件事,请不要害我们的孩子失去读书的乐趣吧!

Monday, 15 February 2010

做父母的心得


秋凤说月刊缺稿,请我写一篇教子心得。

已经将近一个星期了,老实说,还真的不知从何下笔。

我跟秋凤说:你要我写,岂不是要我自卖自夸?

朋友都说:你们有什么秘诀,把孩子教得又乖又听话。

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孩子生来就乖就听话,没有让爸妈操心吧了。

当然孩子在外面怎样,是否也像在爸妈面前那么乖,父母就不知道了。

我跟孩子们说,你们做什么,不是为了父母,而是为了自己,所以你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是因果自负。

要让他们有因果观:你自己造的因,你自己受的果。

时常就在报章看到这样的新闻,孩子在外头做了坏事,父母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也最不相信孩子会做坏事。

做父母的会说:我孩子很乖,他是不会去做那样的坏事的。

事实上,做父母的对孩子的认识有多少呢?他们在外面的行动,所交到的朋友,做父母知道的有多少呢?

不管父母愿不愿意相信,选不选择相信,孩子的确在外面做了坏事。

就像陈凯伦的孩子那样。

可能做父母早就知道了,问题是,父母有没有采取行动去补救,甚至还帮孩子解决他在外面闯下的大祸?

那样子做,父母其实并没有帮到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因为孩子并不知道他错在哪里,心想:反正父母会帮我。所以他继续犯错下去。

或者父母也有采取行动,用劝用骂用打,但是孩子就是不听。

或者他答应改过,但转一个身,他仍然在外头偷偷干做坏事。

我相信言教身教。

我会借用生活上的每个小点滴向孩子解说人生道理,让他们自己领悟、觉悟。

我用说故事的方式让他们爱听,不是说教的方式,我相信他们是有听进去的。

除了言教,我相信自己做父母的,也要有身教;要不然,你自己只会口说,但自己又没有一个好的榜样,你认为孩子会听你信你服你吗?

父母是孩子最佳的良范。

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

如果孩子不听话,做父母的责任还是最大。

除了言教身教,还有一个“境教”也很重要。

这是最近在倪名均部落格里读到的。

何谓境教?就是环境的教育。

使我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

孩子身处在什么环境,耳濡目染,就会与那个环境的人没有两样。

意思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

让孩子在良善的环境长大,让他懂得分辨善恶对错,将来要变坏也比较不容易。

讲到言教身教,倪铭均说:不止要孩子看到听到,还要学习到。

有时为了圆满一些事情,有时会听到人说:事情没有对错,只是角度不同。

觉得在某些方面,对某些事情,尤其是对孩子来说,这样的观点是不适当的。

因为有些事,明明就有对错之分。

当孩子还不懂辨别是非对错的时候,你还灌输这样的看法给他,那他会不会觉得:反正没有对错嘛,那我就去做我爱做的事。

孩子爱做的事,都未必是一定正确的。

做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一旁适时给予导正,那孩子才不会走歪。

这是我做父母的一点心得,暂且当作草稿,修正过后再把稿交给秋凤。

Thursday, 24 December 2009

我国为他国培育人才


今天PMR成绩放榜。

儿子SMS给我,说他拿了7个A。

我问:你不是考8科吗?还有一科呢?

他说:哦,Kemahiran拿B。

Kemahiran就是生活技能,是必考科之一。

我说:生活技能,不是靠common sense 的吗?怎么最容易的反而考不到A?

女儿插嘴说:才不呢!你一定要根据课本的固定答案来写,写多一个字、写少一个字,或换另一个字都不可以。

女儿比儿子大两岁,上个星期刚考完SPM。

她这番话正确不正确,我无从核实;若是真的话,那岂不是要死背和读死书?

这样说起来,PMR的Kemahiran不是鼓励考生“文抄猫”?

这可要让邱家金知道!

一周前,统考成绩预先放榜,儿子拿到4个A。

直向思考让我得到一个结论:统考比PMR难考,PMR比统考容易考。

也就是说,统考的水准比PMR高。

依据同样的逻辑,高中统考水准也比政府的SPM高,因此,外国有些大学接受统考文凭,但不接受SPM文凭。

既然如此,我国政府却不承认统考文凭,那是不是很岂有此理的事?

更荒谬的是,就算独中生靠到好的SPM成绩,他也不能申请进入本地大学,原因就因为他是独中生,等於是变相不承认独中生的政府文凭。

政府不承认政府文凭,只因为文凭的持有者是位独中生,这够不够荒谬?

难怪我国人才大量外流。

政府有没有察觉到,我们只是为其他国家培养人才,因为我国政府不珍惜这些人才?

有现成的人才,他国抢着要,只有我国不屑。

首相既然推动“一个大马”理念,这等等造成种族分歧的不公平政策,是不是要摒除掉?

可惜首相只肯赞叹,却不肯大方承认。

使我想起古人有说:「国有三不祥。」

是哪三不祥?

1。有才而不知

2。知而不用

3。用而不任

再加上当官的贪污滥权,这真是一个国家的大不祥啊!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