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教育为本”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教育为本”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星期二, 三月 30, 2010

华教探讨

面子书上上载了一段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在国会中针对华小、淡小定位的回复,结果引来连番的探讨,觉得有趣,上载在这儿让大家也一块儿激荡、激荡!(保留原有的语文,避免被曲解) :)

慕尤丁:Kalau nak sama tarafkan Bahasa Cina, Bahasa Tamil dengan Bahasa Malaysia, saya tak fikir itu satu yang adil. Kita boleh didik, bantu, bekal guru, sedia peruntukan tetapi kalau nak samataraf, itu tak adil! Martabat Bahasa Melayu tidak sama dengan Bahasa Cina satu yang dinyata dalam Parliament.

Fong : this is 1 malaysia ... "Kalau nak sama tarafkan Bahasa Cina, Bahasa Tamil dengan Bahasa Malaysia, saya tak fikir itu satu yang adil. "

Lee : Memang! Martabat bahasa cina jauh lebih tinggi dari bahasa malaysia sehingga ke peringkat antarabangsa. Jadi mana adil???

Chin : actually i can accept this. as long as the govt doesn't try to destroy other ppl's mother tongue it's ok to think that BM has a higher stature. To expect all three language to be the same, is a bit too much to ask, don't you think?

Pang : I though 人人生而平等, although might not realize now, but i think tat have to be our goal~~

Yoke : all black n white in Constitution ... no need argue ...

Pang : 如果有一個人簽了一張合約,說他的后代世代為奴,難道就不能違反嗎?更何況簽的又不是我老爸!:P

Chin : what has that to do with 平等?Can americans accept spanish as the official language? can the english accept mandarin as the official language. we need a "standard" and must agree on a "official" language which means that that language has a better martabat. the key point is that in pushing the martabat for BM, you should not destroy other languages.

Pang : 不是要成為國語,平等的意思是,在教育撥款上制度化,在文憑認可上被承認~~這也是反對黨議員在國會要求的,但是慕尤丁硬硬說,你要平等,就是要挑戰馬來文作為國文的地位~~~~

Chin : 可以被承认,但是制度化拨款给独中我也是不认同的。如果独立中学也要制度化拨款,那么intl school也要拨款咯?

Pang : Intl是國際學校哦?唉~~你竟然把獨中當作外來的學校?為什么一個以某一個族群母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但是教學內容核心還是以我國為主,而且滿足我國社群人民的母語需求的學校是與國際學校同日而語的呢?

老實說,如果卡達山、依班族,都有能力創建自己的學校,課程綱要及水平也能夠獲得教育制度的認可,我認為他們也有權利得到制度化撥款,以母語接受教育,是每一個公民,每一個人的權利。

Kam : 我赞同马来文应有其官方地位, 但是如果这个猪头饼讲这句话时是报着ketuanan melayu的态度的话,那就不可取了。

Yap : agree with Shin Liang(Chin). Malay language, historically, legally, politically have the status of lingua franca. I accept that, not simply because our ancestor agreed. Even S'pore accept that as their national language. And I am proud that I am conversant in that language. If we are to demand same status, than there is more than 1 national language, does it sounds odd? We can request Chinese and Tamil be accepted as alternative official language, and even request that Chinese and Tamil school to be treated as mainstream education, not on the premise to deprive Malay language as national language, but right to learn other language. I can't imagine Chinese and Tamil can be used as legislation language, or Court official language? If we accept Chinese and Tamil as National language, then is it compulsory that Malay must pass Chinese before they get their SPM?

correct me if i am wrong on this info. I heard that in Private school, history lesson is divided into 3 : SEA, World and China. The Malaysia history is only part of SEA history. Which mean Malaysia history consitute approximately 20% of the total history lesson, where China history is more than 30%. Is that right? "教學內容核心還是以我國為主?"

Pang : 說了,要承認獨中的地位和文憑,不等于將中文當作是國家語文~~~~~~~~

就算獨中的中國歷史教少一點,政府肯承認嗎!?那根本就不是教育本質的問題,那是一個政治問題~~

Yap : 也对,是政治问题。但从教育的角度,独中也应该多教大马历史,至少50%

Gu : 我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议题。

第一,华文是不是应该成为和巫文一样的官方语文。在这点上,我的观点和Chin、Yap一致。从这个观点上看M的论述(如雪琴所载),这个观点我觉得没错。

(固然,当年立国时,我们曾经争论过、争取过‘官方语文地位’的问题。我不认为我们应该翻旧账。

就好比:华裔、印裔在今天是公民,必须平等对待。极端分子说:‘当年给了你们公民权,你们就没资格争取其他的平等待遇’。这样的观点我们也不能接受,对不?)

第二,淡文教育、华文教育有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这个观点值得讨论:

1. 政府绝对不应该打压、限制华小、淡小的发展。这点毋庸质疑。

2. 政府给予这些源流学校的拨款、待遇是否足够?这个也毋庸置疑 - - 5%肯定不够。

3. 华小、淡小的待遇是否应该和国小等同?我的观点是:不需要。华社如果要有发展方向的相当自主权,则其待遇自然不会和政府办立的小学等同。

4. 因为华小淡小属于民办(起码相当大部分),那么,政府就不应该随意干预一些特定范围 - -如,董事会的独立性、校务安排等。

5. 独中文凭没有被公平对待,属于另一个课题:政府以‘语言’决定文凭的水平和价值。 这个错误,是‘种族/文化偏见干预学术和教育发展’。这不仅仅是‘公平对待与否‘的问题,这是‘种族主义’泛滥的问题。彩珍的论点,应该是针对这一点吧?

6. 为了国家种族关系,国英文结数应不应该增加?有没有必要增加特定科目提高种族间的认识和交流?这一类课题,应该进行讨论。但是,双方必须能够‘真诚的讨论’ - - 停止假定‘华淡小破坏团结’的成见、停止‘华小一改变就等于堡垒失守’的恐惧。目前,我们欠缺了理性讨论的空间。

一点浅见,请指教。

Yap : 我的浅见如下:
1。巫统实行种族主义不表示我们必须和他们唱同一调子的歌。
2。以大华人种族思维对抗巫统种族主义的方式来维护华族权益将必败无疑,也缺乏道德高点。
3。独中课程必须更“马来西亚”化,不仅仅因为要得到政府的帮助和承认这些利益,而是扎根本土这些教育方向。如:本国的宪法,政策,华族历史,马华文学等,更需要注重加强。
4。多数华族的独中和多数马来人的寄宿国中应办一些生活营,或交换生计划,多一些接触,少一些摩擦。这可以对抗“国家干训局”的洗脑课程。
5。我以前的宿舍,FIFTH COLLEGE, 就强制任何学生活动必须有三大种族,所以,中秋晚会的副主席由马来学生来当,回教文明晚会的副主席必然是华人或印度人。这给我们(包括许多以前只有马来朋友的马来同学)许多的启发和学习更多的包容。

Tan Muhyiddin : Kalau nak sama tarafkan Bahasa Cina, Bahasa Tamil dengan Bahasa Malaysia, saya tak fikir itu satu yang adil. Kita boleh didik, bantu, bekal guru, sedia peruntukan tetapi kalau nak samataraf, itu tak adil! Martabat Bahasa Melayu tidak sama dengan Bahasa Cina satu yang dinyata dalam Parliament.

1.马来语是国语,我想没人会"nak samataraf
",华小&淡小要求合理(当然不是目前的3%!)的拨款与师资不是"nak samataraf",.Muhyiddin在偷换概念,乱套帽子。

2. Muhyiddin : kita boleh didik,bantu(限制建华小?), bekal guru(国中华文课永远闹师资荒。。。), sedia peruntukan(♥ %). 我真是太感动了!谢谢Muhyiddin.



笔者:华文教育发展了许多年来,悲情的意识一直如影随形,如今已经诞生了国家第四代甚至是第五代的国民,对于过往先贤争取的教育也早有不一样的视角。

来到这个时候,对于华教的定位、华教的未来、华教在国家教育体系内不足的、华教应该改变的,也是到了应该探讨的时候了。过往,担心少一节华文课就会失去所有的思维是不是需要改变?还是,其实一直以来的坚持都不能改变?

这个议题,绝对是值得华社去探讨及激荡的,否则华教的发展将会自固而不自知!

星期三, 七月 01, 2009

校長應該道歉

校長應該道歉 彭雪琴

「你人長得這麼漂亮,新聞卻寫得這麼爛。」

這一番話,出自一位為人師表的名校校長,語氣堅定,毫無保留,而指責的對象,竟然是一位纖弱女記者。事隔72小時后,校長還沒有任何的悔意,也沒有為本身的行為道歉。

新聞報導,只要不是撰寫或扭曲報導,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媒體可以選擇不同的取角,校長未滿隔離期回校,可以說那是無私,因為愿意冒險回到學校;也可以說那是考量不周全,因為,可能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

但是,任何一種說法都沒有所謂的錯寫新聞,或是爛新聞之說。記者只是將事實發生的,以及可能的后果做出報導,校長對該新聞所下的評斷以及待人處事的海量確實讓人不敢恭維。

距離事發72個小時,副教育部長代為道歉,校長遲遲未露面,卻傳出一封署名「一群家長」的信件,說是為校長申冤,然并沒有任何家長的真正姓名以及聯絡方式。

沒有人曉得該封信件是否的確來自家長,但是,將心比心,為人父母者是否能夠接受自己的孩子被責怪說「你人長得這麼漂亮,卻那么懶惰」、「你人長得這麼可愛,成績卻那么爛」之類的說辭?

即使孩子在品格上有不足之處,也不應該允許任何人以如此人身攻擊式的責備,來傷害被責怪者的心靈。

校長所發出的說辭本身就過于情緒化,也傷害他人的尊嚴。這樣的行徑不是一句「情有可原」,就能夠被置諸腦后的。華盛頓年幼砍斷櫻桃樹,也懂得向父親道歉,但是,成為學子們典范的校長,難道就不必認錯嗎?

校長可以覺得本身無私為學生奉獻的精神是偉大的,可是,如果以為本身的無限偉大能夠掩飾言語上的不敬及待人的不當,那絕對是一個錯誤的認知。無論校長抱持怎么樣的心態回到校園,那16字真言的傷害已經造成。

校長,是時候說「對不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聞背景:

轉載自《當今大馬》


“十六字真言”怒骂记者掀波
魏家祥代州立华小校长道歉
李伟伦
6月29日
傍晚 5点27分
jalan davidson school reopen after flu 270609 headmaster peng zhong liang吉隆坡州立华小校长彭忠良(左图中者)因为不满《八度空间》的一则新闻,日前出言不逊怒骂负责报导的女记者。结果事情闹大后,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不得不代他向有关女记者连声说“抱歉”。

也是全国校长职工会主席的彭忠良,是针对《八度空间》周五播出的一则新闻,当面怒骂女记者“你人长得这么漂亮,新闻却写得这么烂”。

据悉,《八度空间》是因为报导州立华小违反卫生部指令,在未满7天隔离期,即返校进行清理及消毒工作,而引发校方的不满。

jalan davidson school reopen after flu 270609 visit驱赶《八度空间》摄影队

隔日,州立华小回复正常上课。该名女记者再次到学校采访,不料彭忠良却在魏家祥离开后,对女记者破口大骂,而且把《八度空间》的摄影队驱赶出校园。

不堪受辱的女记者被骂后梨花带雨,这场风波也迅速在媒体圈传开。社交网站面子书(Facebook)的记者社群,更以“16字真言”来形容彭忠良对记者所做出的人身攻击。

《八度空间》的另一名女记者,今早在国会走廊采访魏家祥的记者会时,接连追问魏家祥对这件事的看法。




魏家祥:校长不应人身攻击

当魏家祥听闻此事后,即时表示遗憾,并代表教育部向女记者致歉。他表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校长也不应对女记者人身攻击,毕竟记者只是在执行职务,以呈现翔实的报道。

不过他认为,当天的事故纯属一场误会,校方的举动并没不良动机。

他解释,之所以发生这件事,是因为校方受卫生部指示,需在开课前清洁校园,所以才在隔离期满前,返回校园。

电视台记者接连追问魏家祥

jalan davidson school reopen after flu 270609 wee ka siong对于这番解释,《八度空间》的记者似乎并不满意,再询问魏家祥应如何处置彭忠良;魏家祥则打圆场暖颊,重申教职员回去学校大扫除,是为学生安全着想,“其实当时也有卫生部人员在内,请接受我们由衷的道歉。”

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八度空间》记者仍不放弃追问的机会。当魏家祥走到走廊的另一端时,该名记者又把麦克风递到魏家祥面前,要知道教育部是否将对付彭忠良。

当面拨电助理安排会见校长

wee ka siong parliament 290609不堪接连遭到追问的魏家祥(左图),最后惟有表示,他将向彭忠良及相关的教职员,了解当天的情况。

“我将会见他,我要知道当天发生什么事情,下一步再告诉大家。”

“我感到遗憾,因为这番言论不应该来自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要求相关人士进行反省。”

他也在记者面前拨电助理,以安排尽快与彭忠良会面,这才制止了《八度空间》记者的追问。

森州芙蓉独中关闭至7月6日

另一方面,魏家祥较早前表示,由于甲型流感蔓延,芙蓉中华独中的校方已决定自行关闭,到7月6日才复课。

他说,该独中原本只是关闭1个班级,但为安全着想,校方自愿关闭整所学校。

魏家祥指出,目前情况仍受控制,早前关闭的阿松大小学一校及二校已复课,其中二校的出席率更达8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州立华小一群家长为彭忠良叫屈
炮轰《八度空间》蓄意抹黑误导
6月30日 傍晚 7点00分
jalan davidson school reopen after flu 270609 headmaster peng zhong liang州立华小校长彭忠良(右图中者)“十六字真言”责骂《八度空间》记者事件继续延烧。该华小部分家长今天发表文告为校长叫屈。

他们炮轰记者当初进行报道时,漠视校长老师的苦心和辛劳,刻意挑起事端。如此一来,校长的“出言过重”“是可以谅解的”。

国内的中文媒体是在今日接到署名“州立华小一群家长”的电邮文告。这篇长达2页的文告,并没有附上任何家长的名字或联络电话。

称仅“用词不当”而非“辱骂”

文告指出,媒体报导似乎有失公允,可说是一面倒的指责彭忠良的不对,指他出言不逊,甚至是对有关记者进行“辱骂”和“人身攻击”。

“但(媒体)似乎都没有真正提及当时事件发生的状况和导因,以让大家充分了解事情的经过,并作出适当和理性的评估。”

文告坦承,彭忠良确实“用词不当,甚至是出言不逊,而让记者感到委屈”。

“但却不至于像一些媒体所说的对记者进行“辱骂”或“人身攻击”,这都是言过其实,蓄意夸大之词,甚至具有恶毒的意图,因为这完全和事实不符。”

批后续报道及特写镜头丑化

8tv logo chinese文告认为,相对于《八度空间》的后续跟进报导,彭忠良根本谈不上进行“人身攻击”。

“如果硬要说‘人身攻击’,那反而是八度空间在整个事件的处理上更加倾向对校长进行“人身攻击”,甚至是“人格的谋杀”。这一点可从八度空间于2009年6月28日的华语新闻报导中获得证明。”

“有关的报导不但是直接替校长‘定罪’,而且还通过特写镜头来‘丑化’校长,并蓄意加以‘抹黑’和‘误导’,以达到既定的目的。”

文告表示,《八度空间》这种报道方式让他们“深感不齿,更是不寒而慄”。

“从来没有想过所谓“第四权”的媒体,会出现如此“黑暗”的做法!。八度空间这种滥用媒体所享有的方便来打击他人的做法,不但没有新闻道德,更是充满了报复的心态。更重要的是这种不理性的做法完全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抨记者告状图加罪校长老师

文告也说明,由于他们了解彭忠良愤怒“十六字真言”的脉络,因此认为后者的行为是可以谅解的,尽管“这不表示校长就可以出言不逊”。

文告叫屈说,《八度空间》一直挑起校长和部分老师到学校进行清理和消毒工作违反了隔离指示的事件,甚至还特别向卫生总监“告状”,似乎是要这些校长和老师被判有罪才甘心。

“八度空间这种心态在2009年6月26日华语新闻的报道中显露无遗,因为有关报导的焦点一再突出州立华小校长和老师违反隔离指示。”

“事实上,这本来是教育局指示校方在开课前必须清理学校和进行消毒,因此校长和老师只是在执行教育局的指示,而且可说是冒着风险出来执行任务,但为了学生的安全,校长和老师们也没有半句怨言。”

指责卫生部未履行消毒清理

文告也将炮口转向卫生部,指责卫生部没有履行职责,才导致校长老师无奈违反隔离指示,到校进行消毒清理工作。

“在整个事件上卫生部都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除了在流感发生时没有及时来学校安顿和处理各项工作,就连要开课了,也没有安排人前来学校进行清理和消毒的工作,这一切都要学校自行处理。”

“更何况这是很无奈的事,因为有关部门不负责任,那校方就只好自己动手做。其实这就像华小的发展,必须自力更生。如果有关部门把这些工作都做好,哪里还要劳烦校长和老师!”

“为何不报道卫生部失职?”

文告指出,尽管校长和老师们尽力确保学生的安全,但《八度空间》不但没有体谅,反而“反而刻意挑起校长和老师违反隔离的事,向广大观众塑造校长和老师违法的印象”。

“请问这对默默付出的校长和老师们情何以堪!到底八度空间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不报道卫生部在整个事件上失职的事实,反而是把焦点放在努力做事的校长和老师身上,这到底是什么心态?”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校长出言过重,我们觉得是可以谅解的。当然,问题还是要解决,但必须以理性的方式妥善处理。”

彭忠良大骂记者驱逐摄影队

据悉,《八度空间》日前是因为报导州立华小违反卫生部指令,在未满7天隔离期,即返校进行清理及消毒工作,而引发校方的不满。

隔日,州立华小回复正常上课。该名女记者再次到学校采访,不料彭忠良却在魏家祥离开后,对女记者破口大骂,而且把《八度空间》的摄影队驱赶出校园。

不堪受辱的女记者被骂后梨花带雨,这场风波也迅速在媒体圈传开。社交网站面子书(Facebook)的记者社群,更以“16字真言”来形容彭忠良对记者所做出的人身攻击。

《八度空间》记者更在昨天(29日)在国会向副教育部长魏家祥投诉此事,导致后者亲自开腔道歉。

星期五, 十一月 07, 2008

《当今大马》: 柯嘉逊四大败笔 - 植建成

柯嘉逊四大败笔
植建成 | 11月6日 傍晚6点03分

may 13 forum 140507 kua kia soong很多人可能都搞不懂新纪元学院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倒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没被续聘的柯嘉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你不用搞懂事件中的是是非非,只要单从事件主角柯嘉逊的个性来看,大概就可以知道,柯嘉逊肯定会在这场内斗中败下阵来。

华 人历史3千年互相恶斗的结果,使得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江湖的存在。举凡华人组成的基构、社团,最后都会走上互相批斗之路,像华人政党、华人公 会、华人报社、华人商业组织,甚至是华人教育机构,只要时间够久,你一定可以等得到他们互掷泥巴,甚至是对薄公堂的一天。

柯嘉逊自小便是喝洋墨水长大,基因上已经是“很不华人”了,今天会落得这番田地,追根究底,就是他犯上的就是“三不一没有”的失误,如果他之前能够避免以下的缺点,肯定就不会落得今天的这幅田地。

没有熟读中国史

即 使不爱看史书的华人,都知道中国的历史上,宦官、外戚和奸相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就是主宰政局的关键人物。这些人很厉害,平时笑里藏刀,暗地里勾心斗角,玩 弄政权、肃清政敌比谁都厉害。像文武双全的岳飞,就是死在秦桧巧言令色的搀言之下;赵高可以在皇帝面前当众指鹿为马,却没人敢纠正他; 魏忠贤专坛朝政,诛灭东林学院的读书人,还自许为“九千岁”;和珅故扮忠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私下却敛财自肥……。

dong zong egm new era college isu 021108 yap sin tian.jpg这 种我们已经熟悉的故事,对受西方教育的柯嘉逊来说,大概都是很陌生的,当然就更没有办法揣摩官宦的精湛权术。他的法治观念很西化,秉持地是“每个人在做犯 错之前,应该都是清白的”的假定无罪原则,而且他也认为,别人也会以真凭实据来判定他是不是一个好院长,而不只是扣帽子、贴标纤而己。

但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的观念,是那种“防人之心不可无”、“逢人只说七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阴柔哲学,柯某肯定就不懂了,他肯定也没听过“三人成虎”的故事,所以他一旦身处于一座东方宫庭,很容易就会低估了对手的心机,却又高估了群众的智慧。

不建立朋党关系

华 人不讲法治和制度,只讲“关系”,连洋人到中国做生意也不得不买一本关于Guan Xi的书,就是为了更方便建立自己的“朋党”,好在日后能够结党营私、党同伐异。这些朋党之间,默契是这样子建立起来的:“今天我高调地投你一票,日后你 当道了,别忘了给我一份优 差啊!”在哈腰鞠躬之间,就形成了“相好者荐拔之,不相好者陷害之”的情况。

对曾经被内安法令扣留400多天的柯嘉逊来说,大概会不屑、也没有什么财力去建立朋党关系。他总是一幅知识分子的模样,偶而着书《513事件》和当权者呛声,差点又有免费咖哩饭吃了;要嘛就是抱着吉打和学生弹笑,畅谈民主和制衡的关系。

独善其身的柯院长,很爱清静,一来不养家犬,有什么危难时,他就难以施袭,又窘于防御;二来又没有豢养文胆,文攻武吓的招术,他是动用不了的,所以一旦遇到华人社会常见的红卫兵式的革命运动。他会处于劣势,自不难明白。

不懂得模糊焦点

new era college 220905新纪元学院自6月发生了各主任被“请离”会议室一事之后,在议题的操作上,柯嘉逊等人也一直处于下风。

当 柯嘉逊和他的同僚在争论他们有没有资格参与会议时,别人就丢出了“学院账目不清”的指责;当柯嘉逊快厘清账目的疑云时,又有人丢出“竟不知学院升格大学不 成”之事;当柯院长强调他们有上呈教育部的信函时,再有人捕风捉影地扬言要公布“令人不安”的事实……。柯嘉逊的灭火行动总是白忙一场,没有一次能射门得 分,皆因球门不断地在移动。

柯嘉逊的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学位,是英国知名曼彻斯特大学的正牌出品,他的教育只训练他如何当一位绅士,对于 别人提出的疑问,就是要直接回答,不能顾左右而言他。可惜柯氏只是一个社会学博士,如果他是企管博士兼教育博士兼哲学博士的话,那他懂得运用的招术就变化 多了,可使出乾坤大挪移、龟缩术、冷处理过程、唾面自干战略,那他不仅不会丢官,还可能更上一层楼!

不懂得君臣之道

dong zong egm new era college isu 021108 kua kia song.jpg柯嘉逊在获知董总特大表决不续聘他之后,很负气地说出了一段话,说有人要他动用学院一笔上百万元的基金,但他坚拒不肯,所以才会有后来的“伐柯”的议程。

从柯院长的这一番言论,就可窥看出柯嘉逊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敬酒不喝喝罚酒”的那种人,别人低身下气好心向他挤眉弄眼,他不仅没去揣摩上意,还不识事务地给人碰钉子,自然给人留下一个“这个院长很难搞”的印象了。

柯嘉逊不懂得君臣之道,个性不够忠心,又太有原则,这犯了中国人职场的太忌,在china man的机构里迟早要碰壁的。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柯嘉逊却非常懂得西方人的领导之道,在他确定续任院长无望之后,全院师生陷入了如丧考妣的气氛中,主任辞职、员工沮丧、学生连署、校友声援,这些人可能都被柯嘉逊收买或者都是癌细胞吗?还是自动受到了感召,才和权威对抗?

一场“民间”的黄丝带保柯运动,虽然是很壮烈地展开了,但他们可能会成功吗?回头看看历史吧,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忠臣良将的下场都是很悲惨的,光荣革命的事迹,从来都没有华人世界上发生过。

星期一, 三月 31, 2008

超越种族而存在

要到什么时候,委任议员、行政议员、部长、首相时,不必再以肤色来界定?

大选过去了,政治的霸权刚刚被制衡,种族主义却正在发酵。开始有人呼喊要自身种族在议会中有一定的代表权,甚至因为代表权不足而恶言相对。

似乎还要很久,才能让人民了解这个社会要的政治精英是选贤与能,而不是选种族代表。以种族的眼光去判夺,那与国阵一直宣扬的种族政治并没有分别。

不是只有巫裔议员,才能为马来社群伸张正义;也不会只有印裔同胞了解这些年来印裔受的苦;华小的增建及拨款也不一定只有华裔部长可以顾及。

有那么一天,马来西亚人民的诉求应该是,无论你身上带着什么肤色,请不要拒绝不同肤色的人民所提出的要求。如果,你是一位以肤色来定夺协助对象的人,就没有资格登上为全民服务的政治平台。

种族界定是一种情感的牵系,但,不是政策拟定的终极考量。政策为的是全民,周全的考量是需要的人,而不是肤色或宗教或籍贯。这一切好像很理想,但也只有怀抱这样的理想,我们才能做出改变。

我们可以理解部分选民还不够成熟,我们可以理解历史的过去带给大家太多戒心,但是,走到这一步,我们要思索下一步,我们要抱着种族的枷锁往前进,还是开拓一个超种族而存在的新格局?既然,选民摒弃了国阵,就意味着不愿意将视角框在种族的局限中,如果,还是套在过去的死胡同,我们不能前进,只能后退。

种族情意结,是我们都不愿放下的执着,当中有太多的文化、情感、发展伴随着整个社群的发展。但是,将视角跳脱种族不代表要摒弃种族情意结,各个族群还是可以拥戴本身的文化血缘,往各自的社区发展。

超越种族而存在要求的是,将平等的诉求超越族群,将民主的要求遍及全民。当人民说着本身族群的悲惨境遇时,尝试将眼光放宽,看看那些悲凉是否也同时出现在其他人身上。若今天面对问题的不仅仅是单一族群,便得将诉求超越族群请求而存在。

当我们发现华小发展受限时,我们必须同时关心印小以及其他源流小学是否面对了一样的困境?当我们发现大家的问题相似时,我们的诉求必须是让各源流小学有平等的待遇,而不为单一族群而请愿。从政者,为管众人之事,而非为单一单位而存在。

距离超越族群而存在,还有漫长的路,但是,让我们提醒自己,必须改变观念,不要老是以种族的视角来观察世界。种族不应该是和睦相处的隔墙,就如性别的不同无阻社会的均衡发展,如果人类可以在性别、年龄之间找到和睦相处的平衡点,为何唯独种族之间的平衡点会有问题?

用真诚的心去解决种族的问题,消除彼此的隔离,马来西亚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美丽国度。:)

星期二, 一月 22, 2008

重开白小

第一次到白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跟随着学运的朋友们到白小参观。
那时候才刚进入马大,听闻了许多关于白小的传闻,只是一直未曾真正涉足白小。华小毕业的孩子,对于华教总有一份独特的情感,也是那一份情感加深了对于白小的怜悯与关注。

虽然已经过了许多年,却还是可以清楚记得踏入白小那一刻,被村民们的热情深深的感动了。见到年老的校长对白小的眷恋,见到村民们对于每一位付出关心的社会人士的感恩,心里清楚,他们只想重开一间属于他们社区的华小。

这些年来,执政党有许多说辞,包括白小环境危险,不适合小孩就读,因为,靠近马路又多污染。还有,是村民们自愿签下同意书,让白小搬迁。也有人说,坚持重开白小的,不过是社区的极少数,大部分人其实已经放弃。

在众说纷纭下,重开白小的坚持已经持续了2577天。是怎么样的期许,让这一群人坚持下去?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狠心,可以让执政当局迟迟不实现村民的心愿?

华社从来就不嫌华小多,因为,还有许多的孩子等不到读华小的机会。当有心人不断以当初村民签下什么文件,答应了什么来推辞时,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藉口。如今坚持的已经不是当初的是是非非、政治化教育还是谁的权益的问题,而是,为什么开放一间属于社区本身的学校,有那么难?

在大选将近的日子里,重开白小的呼声越来越大,传闻马华即将重开白小。一间华小,不知自何时起让世界数一数二华基政党如此沉重,总要等到“时机成熟”后才敢放出风声说会重开。依稀记得,白小关闭之时,报章还曾一度被压抑报导,只是一间规模不大的华小,却也可以威胁了一些党团人士。

走了那么多的年头,白小课题已经从教育课题延伸到了社区议题,国家机制公平与否的问题。居民的坚持,不再只是华教的象征,而是一个公民社会的觉醒。今天,即使马华或是民政重开了白小,那也不会是政党的龙恩浩大,而是居民苦心坚持的结果。

在部落格上见到了一篇关于
白小的介绍,在此转载,期望大家继续关注,给予社区议题、教育课题、人民权益更大的支持。

在吉隆坡陈氏书院对面,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牌子。上书口号“振兴国家唯靠教育,增建华小各族受益”,直到今天,那个牌子已经挂了2551天。

白沙罗华小(SJK (C) Damansara),简称白小,原校成立于1930年,原名华侨学校,位于白沙罗新村。回首77年前,白小只以木板盖成四间教室和两间教员宿舍。在华社出钱出力下。白小在2001年被国阵政府关闭前是一所拥有70年的历史、十六间教室、食堂、图书馆、会议室及室内羽球场,设备齐全的华小。眼看自己的心血在政府一声令下就要付诸流水,华社岂肯坐以待毙?

自国阵政府通过教育部于2000年宣布即将于2001年到1月2日关闭白小,直到今天白小保校运动已经进入2551天。在白小遭闭8年,白小保校委员会依然在阮梁圣公庙的货柜箱内为学生提供华文教育机会。在2008新学年依然拥有36名学生以及10名自愿教学人员。

根据在1997至2010年八打灵再也发展蓝图中,市政局也提出扩建白小的建议。白沙罗为八打灵再也之下的其中一个社区,人口约有两万七千人,自白小被关闭后,该社区已没有华小。但国阵政府,漠视民意,一声令下,就闭关闭了一所拥有77年的历史,拥有1440名学位的华小。





白小保校运动中,我们作为华社的一分子,本应与华社上下一心,密切合作,一步一脚印,带领白小走过崎岖道路,以一颗坚贞不渝的心,抵抗国阵政府庞大的压迫,并为华教斗争掀开了新页,让人看到华社与华教结合下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人民选举所产生的政府,本应顺从民意,在华社人口高密度的地区,系统化增建华小


重开白小 把根留住



星期三, 十月 31, 2007

扎根与灌溉

一场喧闹的表演,歌舞升天、鼓声喧哗,宣示与庆贺着这50年来,马来西亚最大华基政党所辛苦创下的基业。“扎根50载”,象征着这50年来,深深盘扎的根基。

翻开历史,马来西亚走过的历史不止50年,一路跌跌撞撞,从殖民走向合并再走向真正的马来西亚,先贤的付出不能被否定。马华历任总会长,大是大非、有功有过,扎根50年不能被否认,然,灌溉付出有是多少年有待商权。

争取公民权,一直是热爱马华公会人士嚷嚷上口的最大贡献,独大即便开不成,庆幸还有拉曼学院、拉曼大学。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跌跌碰碰,没有华社早就没有的教育事业,却有人认定是马华带来的绝大贡献。

1961年,为华教艰辛努力而被剥夺公民权的林连玉,至今仍旧拿不回那公民的认可。回顾历史,46年前的马华,连为民主教育鞠躬尽瘁的民主英雄也无法捍卫,或许马华要说根还扎得不够深。

1966年,沈慕羽因为争取华语为官方语言,结果被马华开除党籍。时至如今,马华现任总会长不时嘘寒问暖,却还是不愿意承认当初的错误举动,不愿意还予沈老先生应有的认可。仅是在媒体上体现一幅仁者风范、关怀老者的总会长,在母语事业上的坚持,似乎也可见一般。

1985年,席卷全马来西亚的合作社风波,让多少曾经相信马华的人士倾家荡产。当时委托人不仅没有好好利用会员们的存款,为其存款增值,反而利用会员的存款喂饱自身。结果,在连串争议下人民款项有去无回,马华还是无能为力。当时的马华已经在马来西亚扎根36年。

1987年,再一次惊吓华社的风暴席卷,“茅草行动”的雷霆扫荡,让多少为华教贡献的先辈们受了不必要的牢狱之苦。年届76的沈慕羽成为了阶下囚,柯嘉逊等人也难逃一劫。被扣押的人士包括了董总、教总、华研(前身为华资)等,为华社华教劳其一生的先辈。

当时马华甚至詷言离开国阵,然而,当初的正气却也在喧闹声中不了了之,马华署理总会长李金狮更远走他乡。时至今日,马华始终对于内安法令三缄其口,秉持暧昧态度。

1996年教育法令,国语必须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下,所有教育机构的主要教学媒介,华社再一次惊讶,然而,扎根47年的马华,却也无可奈何。教育法令继续存在,人民只有继续祈祷一切能在顺利中过渡。

跨进21世纪,宏愿学校、白小、英化数理、华社诉求浮上台面,然而,没有一项议题获得正视与合理交代。这个时候的马华,已在大选中大获选票,如果选票是支持的表示,马华可以说深得人民的爱戴,但是,却还是一次又一次的让选民失望。

再到2008年,已不仅仅是教育的议题,而是关系人民生死存亡的生计问题。马六甲猪农面对了大批镇暴人员进驻,在对垒真枪实弹的机关当儿,手无寸铁的人民要捍卫赖以生存的为生资产,然而,马华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那遥首远望处。

马华成立于1949年,扎根不只50年,这58年以来,扎根不可不谓不深。但,从教育退守到人民基本权益的无能守卫,根扎却无能,又能奈何?曾经,华社深深拥护这个宣称愿为华社倾尽全力的党团,如今除了锣鼓喧天、粉饰太平,扎根50载,究竟还留下什么?

星期四, 四月 12, 2007

总会长的用心良苦

彭雪琴
07年4月11日 晚上8:23 调整字体大小:

总会长在马接区补选拉票上,苦口婆心的劝诫大专生到大学读书的当儿,不应该被反对党利用。还要强调,没有拉曼学院与大学的存在,大约4万3千的华裔子弟,没有了读书的地方,也不会有工作机会。

这一番话,是多么的感人肺腑,让人为之动容!会长在发表上述说辞后,也提出了对民主行动党的提醒,说民主应该从党内开始,还要民主行动党尊重其他人的选择,不要把跳档的人叫“垃圾”。可是,这样的一段话就与会长用心良苦的劝诫有些出入了。

会长既然认为每个人有选择的权利,为何就没有看到数以万计大专生选择的权利?首先,尚不了解到达补选区域的大专生是否为了支持反对党,但,即使是为了支持反对党,怎么就变成了被“利用”?不支持执政党的选民,就必然是被利用,为执政党的站台的人民就必然是“甘之若怡”哦?殊不知羽球国宝陈文宏与古建杰在政治压力下被迫就范,到选区来个签名运动,算不算是不是被执政党“利用”呢?

会长要担心的应该不是大专生会不会被反对党利用,而是会不会被执政党对付。在现有大专法令下,大专生不能参与、关心任何政党活动,否则可能被采取行动。自然,采取行动的不会是反对党,是掌握国家大权的执政党。马华最爱的名言,不就是在朝有人好办事,办的不就是上述“管制”大专生的好事吗?


会长若是忧国忧民,担忧的应该是该条法令是否合理存在,又是否扼杀了无数大专生的成长前景!大专生在国立大学觅得学位,不代表未来就是人中龙凤,拉曼学院、大学的学位再多,不代表就是功在社会、恩汲苍生。从工厂中倒模出来的罐子,当然会有一定的市场价格,但,罐子就是罐子,没有独特性也不会为国家带来太大的建设!

拉曼大学和拉曼学院落成,是执政党的公德无量吗?会长知不知道每一年从独立中学毕业,又被迫到外国深造的中学生有多少?在完成学业后,回国还得面对文凭不受承认风险的学生又有多少?常年以来,马华不断在做着拾海星的工作,看着浪潮把大量的海星推打上岸,不能制度化的解决问题,只能零星的解救面临种种困境的学生,这也值得会长挂在口上向华社邀功吗?!

海岸上,魏家祥、张天赐便是长久以来耕作的渔夫,每年海水涨潮,才来开记者招待会说帮了多少的人。可是,在记者会背后还有多少的海星已经枯萎在海岸线上,会长自己心中相当清楚。

马来西亚没有一个完美的政党,在野党也从来没有办法保证可以圆满的解决目前存在的种种制度落差。可是,面对独立50年来,非主流社群所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执政党是不是真有颜面大夸其辞?!拉曼大学与拉曼学院是在独立大学胎死腹中后的补偿,当年夸下海口说独大开得成,铁树会开花的,不是别人,正是口口声声说代表华社的马华前总会长,陈修信!

人民可以谅解大环境下,马华无法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只是,起码也不要把自己得到的施舍品当作战利品,再大作文章。这样的说辞,看在华社的心里,只能刺痛千千万万马来西亚华人的心。没有办法为社群争取应有的权益,只能将一些既有的产业,当作难能可贵的收获。

如果,今天马来西亚人民是站在马来西亚来窥探整个发展,或许真的应该满足了,毕竟独立至今,我们的确也有了些许进步。可是,如果大家是站在地球版图上看马来西亚,会看到马来西亚是一个正逐步褪色的版图。当别人民主向前行,大专生已经热衷于社会政治发展时,我们还在为大专生系上锁链;当其他族群正逐步为自身不公平待遇平凡之际,我们连固大制都不能质疑。

马来西亚华社是知足的一群,没有独大,就读拉曼学院吧!没有足够的国立大学学位,就读拉曼大学吧!总会长说在争取当中,大家就相信吧!这样一个宽容的社群,总会长身在其中位首领,已经是万幸了!不求总会长在位华社权益争取上做到“零”的突破,只希望起码能客观评价究竟之前所做的是不是达到了职权所需要办到的,别再忙着讨功劳。那些找到工作的拉曼毕业生,要感谢得还不一定是会长的用心良苦呢!

星期二, 二月 13, 2007

我手写我口:白小课题再审视

我手写我口:白小课题再审视
2007/02/13 12:43:55
●彭雪琴(ai fm前《爱·开麦·无障碍》时事评述员)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教育权利特派员维诺在马来西亚政府邀请下,到来进行访问观察。在访问观察中,更到访了一直不获重开的白沙罗华小。


位于八打灵再也区白沙罗新村的白小自2001年1月2日被下令关闭,自今已经辗转2千229个日子。当地居民在没办法往原校上课的情况下,也只能在学校对面的阮梁圣公庙搭建临时课室,充作上课场地。

面对白小华小的争议,官方民间各有说词,有说白小是获得当地居民同意下迁校;也有说当初的同意是未经所有居民首肯的。然而,尽管争论没有落幕,孩子们的教育却也停不下来,社区人民惟有凭着坚毅的精神自办华小,坚持信念。

教育,一向为马来西亚华社极其重视与捍卫的资产,对于华小的争取更是华社长期以来不间断的努力。

尽管近期马华总会长宣布华小、淡小再有好消息,然而,国阵执政以来对于华小的“关心”,却是有欠理想的。仅仅是一个社区的华小课题尚且要在三、四年的争取后,而仍不获受理,当中诚意可见一般。

改善对人权重视

马来西亚在去年3月获选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但对于基本人权的重视程度仍然有需要改善。社区人民有权争取自身权益,教育更是人民的基本权益,然而,对于基本权益的争取却迟迟不获应允,实在不符合尊重人权的原则。

无论联合国人权委员将如何定夺其报告内容,对于社区人民教育处理不尽理想是当下最真实的写照。在国际社会的关注下,或许问题会有更完满的解决,但是,若一切问题还得待国际关心才能唤醒执政当局的关心,也委实可叹!

星期二, 一月 09, 2007

我手写我口:磨砺人的耐挫力

我手写我口:磨砺人的耐挫力
2007/01/09 13:24:02彭雪琴


对于马来西亚难得神童的不幸际遇,群众与媒体再次给予了高度的关心!面对这样的情境,除了同情与悲凉,不知是否还让大家有其它的体悟?


天才再超然,也仅是智商上的超强,然而,在于情绪智商的管理上,与常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天才的抗压能耐,不会因为智力的超凡而同时更卓越。除了必须应付课业学习上,非一般的压力,天才还得面对群众的眼光和冀望,以最好的成就来证明自己并非一般的凡人。


一个社会如果不够成熟,不仅无法栽培天才,甚至将扼杀年轻人的大好前程。当然,一个天才若不够成熟,也将困扰于自己的过高要求之中而难以面对群众。


从被群众高度关注,到因为忧郁而无法面向群众,媒体与群众似乎得负上一定的责任。社会可以关心任何的奇人异士,但是,关注的角度却不应该总是添上过高的期望。太多的指指点点,最终也只会形塑更大的困扰。

每当成绩放榜时,我们习惯将闪光灯聚焦在成绩卓越的学子身上,期望鼓励其他的学子用心学习,考取最佳的成绩。许多的光环、嘉许将套在金榜题名的学子身上,于是,未来的一代学会了沉醉在嘉奖之中。力争上游,是一种良好的信念,可是,除了让他们懂得不懈努力,更需要让他们也懂得如何面对努力后不尽理想的结果。


现今的社会,过份的关注绩效,却也忽略了耐挫力心态上的再教育。一个成功的人,不仅仅要是个懂得将事办好的人,更必须是个懂得在社会群众中生活的人。如果,对于社会的压力、失败的挫折,全然没有应对的心态,终究不能是个优秀的人才。


鼓励孩子考好成绩的当儿,更要让他知道尽力就好。栽培孩子智力的当儿,不要忘了培养他的耐挫力。对于曾经有的卓越成就,也不需要过份的关心与聚焦,拔苗助长只能事与愿违。

(作者为ai fm《爱·开麦·无障碍》时事评述员)

星期三, 七月 05, 2006

参加华语辩论赛的省思

参加华语辩论赛的省思
http://www.zaobao.com/yl/yl060705_505.html
彭雪琴

几天前,第二届亚太区华语辩论邀请赛在新加坡画上圆满的句点, 冠军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夺得。一场知识的盛宴,获得来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澳洲、俄罗斯与马来西亚的大专辩论队热烈响应。对比第一届辩论赛,本届赛事显然改进了许多,也让国外选手对新加坡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到新加坡参赛,心里有着太多的感触。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都会了解,尽管中文在世界的地位日渐提升,但要在各自的土壤上承办一场国际性的华语活动还是不容易的!在马来西亚,有政治因素的考量;在中国有经济上的考量;在澳洲等地更加难获得赞助商经济上的支持。难得的是新加坡政府的开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对活动的热情,这是许多国家大专比不上的。
  
只是,这场赛事还是有些许令人遗憾的地方。筹办华语活动,无疑是要提升国内对华语这一语文的掌握。然而,除了在开幕礼上聆听了新加坡国会议员曾士生幽默的谈话后,对新加坡本土人民的接触便止步了。放眼望去,除了少数评审外,赛场上找不到新加坡的公民。这场赛会的筹委,几乎全数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两支大专的代表队员也是中国学生,直到大决赛,现场才冒出了几位穿着新加坡校服的中学生。面对这样的场面,不禁有点惋惜,有关单位费心费力,却还得不到相应的成果。
  
作为辩论爱好者,自然欣喜有那么一个场合,只是期望新加坡的子民也珍惜这难得的文化盛宴。此次的赛会,各国的精英荟萃,不仅口才了得,而且才智过人,在许多层面,都是值得学习的!即便无法站在台上一展才能,是不是也可以在台下学习欣赏?
  
台上逻辑严谨的建立与剖析,呈现出不同地区华人对事物看法的独到与细致。台湾着重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情感,马来西亚着重的是逻辑推理和据理力争,中国队伍夹带着深厚的语文基础,澳洲、俄罗斯队伍对辩题立场有着新颖的诠释。凡此种种,又何尝仅是语文与文化的盛宴?
  
许多人将新加坡华语发展缓慢归咎于1980年前南洋大学的关闭。然而,如今,在同一片土壤上,华语又再绽放它的光彩,人们自然不应再错过。如果,之前华语发展不好,是先天养分不足;那如今华语再不能发展,就是人们自己不争气了。
  
希望在不久后的日子,新加坡人能打从心里热爱华文。华语,不应该简单的被理解为商业语文,更应该被身为华人的我们引以为豪!不管身在哪一个国度,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土,但也不忘身份中特有的文化血脉。

·作者是马来亚大学学生,马来亚大学辩论队成员

星期四, 一月 12, 2006

心在跳,泪在流

编于 25/11/2005, 3:55pm

看了《哈理波特之火杯的考验》这出电影,被里面的一句台词深深吸引着!在戏尽完结之际,魔法学校的老校长说了一句话:“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方还有着不一样的语言,但是,我们的心,都一块儿在跳动着。”(We come from different place, different culture, own different language...... but our heart beat at once!)

这样的信念,不正是许多人不曾察觉的吗?许多时候,我们遗忘了,在身边的人,与我们有着一样的生命、感受与尊严。带着仇视的眼光,让我们将身边的人意为假想敌,或者根本没有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结果,造就了一次又一次悲情的结局。也正因为身在马来西亚,对这样的论述,感触是才更为深刻!看看近日来发生的种种事端,不得不感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华教节来临在即,林连玉老先生的追思、纪念也将进行。当年,林老先生留下那句,希望争取的是共存共荣,还是没办法获得一些当权者的理解。英文教数理,看来事在必行,连探讨空间也被剥削,这会是另一种压迫!教总即将进行的大规模反对英文教数理行动,总算是积极的行为。一个方案的落实,总需要常时间、谨慎的考虑。英文教数理本意或许真是好的,可是,考虑却不甚周全!违背各源流小学办学的基本坚持,是最大的误差!母语,是各源流小学最原始也会是最终的坚持,如果,连这一层的信念都不能执行,又何需设立各源流小学?

马华愿为沈慕羽老先生平反、恢复党籍,也是个积极的举动。不过,这只是向前的一小步,距离华社心中祈愿的仍有相当的距离!恢复党籍,是党中之事,易如反掌,也较不牵涉大众利益。不过,其中重要的意涵是肯定了沈老先生为华文请命的举动!如果,今天马华可以“接受”华社前辈当初对华文不离不弃的坚持,更希望其能引以为鉴,不要轻易就放弃基本的权益。在许子根先生被受指责的这一刻,也难指望马华为其美言,毕竟当中牵涉了些许的政治利益纠纷,只希望即便身附党命,还不要忘了代表的是谁的意愿!

建设不一定要破坏,发展也未必需要淘汰。大家深知自身的英文水准有待加强,英文的掌握也成了立足国际的必备条件。然,若为了运用工具而断臂,是值得的吗?母语、文化如同身份的象征,若连身份的象征都可以忽略,与自毁有何区别?学习,需循序而渐进,却不能废寝忘食,贪心急进,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过早的以英文灌输知识,只会让在其它语言面前惊惶失措的幼童,更加措手不及。最终,不仅无法传授新的语言,连知识传授也将失败。

全球化冲刷的,不仅是数理的进度、更是社会层层面面的变更。政经文教无一不受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更在此时历经千百般考验!如果,以为英化便能带来进步,那只能是管中窥豹,在得失之间,也没有全面的衡量!钢骨水泥之间,我国有的优势不是楼层比他人高,而是楼层间的各族和睦共处!还有那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共同发展。首相夫人逝世前,为巴迪的发展劳心劳力,正是体会到民族特色的重要性与光荣感,这是无可替代的。淘杰曾感慨马六甲的旧店屋被拆除,那种年代的味道是无法重建的,因为它有着当地几代人的生活面貌!董桥也曾在其文章,《给女儿的信》中透露浓浓的国土情怀,里面描述的、感人的,不是国内的楼层有多高,霓红灯如何璀璨,恰恰仅是中国罐头雪菜和皮蛋。那是一种饮食的文化,不管快餐再怎么成功也无法取代的!除非,我们选择了放弃!

马来西亚是个由多元种族组成的社会,可是,大家有着同样爱国的心。这份爱,不会因为彼此语言的迥异、文化背景的区别而有所差异。大家的心,都会为马来西亚更高的成就而剧烈跳动!也会因为,马来西亚的倒退而心碎!前进、倒退,看的不仅是物质的建设,还有人文的关怀、文化的发展。心系马来西亚,是不分民族、不分肤色的博大情怀,此情此景,将因领导人的尊重、体谅而延续!


www.nanyang.com/ index.php?ch=29&pg=789&ac=557584

彭雪琴 Snowpiano^ ^

I have a dream: A dream without discrimination, a dream without corruption, a dream without unfair and abuse power; A dream with happiness and joy of all races...And all of them realize in Malaysia. That is my dream and what I am pursuing now.... A better Malaysia for a better life. For you and me and the future generation.

一个梦~马来西亚

一个简单、朴实的梦,希望脚上踏着的这一片国土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制度;希望这个国家的人民真心的团结一致、相互尊重;希望所有邪恶以及专制的力量在下一刻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