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What I like 我喜歡的.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What I like 我喜歡的. Show all posts

5/22/2010

拋不開的身外之物還是煞風景的個性?

這種事當然不能一股腦怪在身為優秀牡羊座這個原因身上, 但是我這種三分鐘熱度每一分鐘都很熱但是每一分鐘熱的都不一樣的濫情性格, 加上興趣實在太多又好管閒事而且自以為是的麻煩個性, 我有時候煩惱的事還真不是一般(這兩個字可以自行替換成髒話)的無聊.

多年前跟一個好友看了藍色珊瑚礁的第二集以後, 有鑒於迷人的海島景色和更迷人的男主角肌肉後, 好友讚嘆聲中希望嚐試這樣的生活, 我贊同之餘卻在煩惱那我的隱形眼鏡怎麼辦...? 當然我這種腦袋想的嘴巴就算還沒說也寫在臉上的人, 立刻遭到美夢被潑醒的好友超級大白眼, 可是我是真的這樣煩惱的, 即使現在想起來還是會這樣擔心.

之後有一段時間很熱衷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文學, 在另一個同有此好(不同的是金牛座的她是長期支持者, 不像我這種半路插一下花又跑掉的...)的好友說她想回歸那樣的生活時, 我這次吞下了我的問題而跑去圖書館查詢有關維多利亞時期馬桶跟廁所的資料. 後來發現最好的情況有冲"沙"馬桶, 我想還是算了.

然後看看武俠小說, 在決定兵器應該是劍比較酷時, 我又開始上網找尋中國古代什麼時候開始有肥皂的資料, 我會注意每一個洗手沐浴的章節, 然後暗自擔心肥皂的問題(我很有進步喔, 我沒說要洗髮精跟沐浴乳). 雖然背後還是會擔心牙膏牙刷, 防曬跟衛生棉等問題, 但是基於懷疑行走江湖背個小包袱還有什麼都能往懷理塞的不可能性下, 我還是決定要先找到肥皂比較重要. 目前只查到古埃及廚師因為不小心把油倒進草木灰而意外製成肥皂的故事, 還是不知道當個江湖兒女有沒有肥皂可用.

之前在嬌生皮膚實驗室打工時, 同事兼好友無意間提到一些植物天然的防曬功效, 雖然係數不高但是聊勝於無, 心想要好好記下來, 不是因為我是植物系畢業的, 而是擔心萬一我不小心穿越時空回到古代的時候可以用上. 就好像我有蒐集一些縮小物品的習慣, 以免哪天遇到小人國的可以給他們用.(好, 再說下去大概以為我瘋了).

我就在想這是因為我有一大堆拋不開的身外之物? 還是其實就是我這種煞風景的個性?

我還買了一件肚兜, 想要研究這玩意兒怎麼當成維多利亞還沒有秘密時的秘密穿, 手笨拙如我當然是穿了跟沒穿一樣. 我還算來算去, 想說如果回到古代, 我只能接受宋朝以前不用包小腳的年代或是清朝的旗女踩花盆鞋之類的, 大金大遼西夏契丹可能也行, 只不過男子的薙髮有些實在是超過我可以不爆笑的範圍. 再加上我的穿衣風格好像只有唐朝可以接受, 可是我又完全不能畫個蛾黛眉或是櫻桃小嘴這種自己會笑死的妝. 還真是沒時代去咧.

所以基本上我只能乖乖的待在現代, 和我一大堆拋不開的身外之物, 以及無聊的煞風景性格一起, 繼續擔心這些不是問題的問題.

1/23/2010

星星公主大推薦

大學時, 我跟我最要好的學姊之一不知怎麼的突然很熱衷星座占星學, 兩個人還會查天文曆幾何學一般手繪星座盤. 當時兩人還很自豪的自封星星公主. 不過術業有專攻, 我們這種業餘的就頂多分析一下個性而已, 算命預測當然是不可能. 現在學姊即將是兩個孩子的媽, 不像我這種高中以後就沒啥長進什麼都沒有的怪咖還會偶爾玩一下這些虛擬的東西. 以前買星座書還有附贈軟體算星座盤的(看我年代多久遠...), 現在網路上一堆.

基於以前自以為是星星公主, 我來推薦以下幾個我覺得最有用最實用還有最準(?)的網站好了. 我通常任何檢索中文英文網站都會查,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 我覺得好的占星星座網站(西方占星, 不包括中式卜卦抽籤紫微八卦等)都是英文的, 免費資源多, 講的也比較深入.

1. 算星座盤的好站(需加入會員,免費):
http://www.astro.com/

2. 綜合好站(需加入會員,免費):
http://www.tarot.com/

3. 我覺得最準的星座預測: (不需加入會員, 免費):
http://www.astrologyzone.com/

1/02/2010

近期偶像劇影評:2009秋冬

台灣自從多年前本土劇當道, 連續劇幾乎都是本土劇之後, 就只剩下偶像劇給我看. 回台灣是會陪家人看看韓劇日劇, 但是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美國靠YouTube看電視的我無法用韓文日文搜尋, 所以還是愛用國貨,支持國片的選擇台灣的偶像劇(理由一堆,明明是因為愛看帥哥...).

鑒於老爸是搞電影電視, 老媽以前在媒體, 我來寫些影評好了. 近期有三部偶像劇廝殺, "下一站,幸福","海派甜心", 和"桃花小妹", 本來最期待的是瞿友寧導演的"桃花小妹", 看過一輪後反倒是我原本根本不知道的"下一站,幸福"大大勝出."下一站,幸福"在台灣的電視收視率很高, YouTube上也是人氣強強滾, 任何一個上傳者一周都有將近十萬觀眾, 對我來說也是收視第一, 其他兩部倒像是陪榜的, 幸好其他兩部目前看來都是輕鬆喜劇, 變成我看完"下一站,幸福"後因為太揪心的心情調劑品.

對瞿友寧導演的作品一直很有好感跟信心, 再加上汪東城終於剪了個適合他的帥氣髮型(所以目前汪東城終於坐穩我的帥哥排行榜, 不過不是前三名, 哈哈), 所以"桃花小妹"即使有無好感的王心凌我也是看了. 看了之後, 除了確定汪東城是帥並且演戲有進步, 黃靖倫意外的適合丑角, 還有瞿友寧導演的團隊在家居佈置,飲食精緻度,以及小細節小橋段的用心細膩度依然保持很高的水準外, 其實蠻失望的, 我不知道是因為劇情是改編漫畫(不要再改編自漫畫了, 這樣太浪費一個好的製作團隊!), 或是瞿導看起來是太好好先生, 除了黃靖倫跟一點點藍鈞天, 這部戲大部分的角色都沒有"住進"自己的角色裡, 更遑論創造出一個活生生的人物角色了. 尤其我不知道王心凌是被要求表現成這樣還是這是她的詮釋方式(因為我之前完全沒看過她的戲), 也不知道是拖還是裝, 讓人看著就有些無名火起, 整個一個靠思考--如果這個角色給林依晨演等等才看的下去. 我對王心凌無惡意, 桃花這個角色能發揮的是有限, 但是總不能看一部她主演主唱的戲然後結論只是她是會唱歌的. 再加上幾集下來, 雖然汪東城很帥, 但是這個男主角史朗的個性實在是溫吞水, 而牡羊座加武曲獨坐的我真的很受不了男生不乾脆, 還感情上不乾脆, 所以整部戲在我心中就跟實際收視率一樣一路滑到第三名.(*這篇文章被我"照慣例"拖了幾週, 現在對這部戲已經是看不看都無所謂了..., 真的蠻難過這是瞿友寧導演的作品.)

第二名的導演我將不會提他的名字, 雖然他在業界應該算有名, 但是因為一來他跟我的親友有過節, 二來我知道過節的細節, 而這讓我是看不起他的, 三來我很不欣賞他的風格, 所以我不想提他的名字. 我看過他的幾部作品, 基本上如果不是因為演員, 我是不會看的. 我覺得他的作品從劇本,運鏡到細節都粗糙無比, 比如在這部作品中有女配角一對著女配角二說話, 完全叫錯名字還可以繼續拍還播出來! 這樣的品管還能當所謂有名的導演也是台灣奇蹟之一了. 唯一就是他的人脈廣吧, 所以總可以卡司堅強, 再加上他很明顯的是刻意討好大陸市場, 大陸市場大, 所以...很有市場吧. 劇本通常喜歡用很多男女主角互相對上的繞句, 再加上每集開始和每段廣告後都有大量重疊, 所以劇情不是拖只是很沒有料的重複呈現一些為該劇發明的繞句情境... 羅志祥是他的愛將之一, 我認為羅志祥是很棒的全方位藝人,也夠帥,再加上他本來就有的特殊搞笑功能, 所以靠他可以撐起非常單薄的劇本. 我認為他的表演不俗(籃球火有入圍就可以證明), 但是我想如果他想再深耕演戲這一塊, 比如想得獎的話, 最好跟其他導演合作. 楊丞琳本身可愛又有戲, 再加上本劇這種"惡女"形象的, 台灣偶像劇演藝圈應該是無人能出其右. 所以劇本再爛, 細節再粗糙, 兩位主角還是撐的起來. 不過這部戲我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隨便看看就好, 除了覺得羅志祥有進步, 楊丞琳對"傻女","惡女"這兩種角色真是沒人搶的過她之外, 再一次證明看兩部戲就知道這個導演所有的技倆.

第一名對我來說是完全的意外, 三立之前的超夯戲劇因為我不特別喜歡主角所以都沒看. 本劇年輕的金鐘女導演陳慧翎, 一開始我還一直把她跟大愛的製作人陳慧玲搞混(大概都有大愛背景關係吧, 再加上又都是優質戲劇型的人). F4我是最近才比較有機會看他們的東西, 越看就越發現他們當時會這麼天團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部戲播了好幾集之後, 我才無意間看到. 剛開始從劇名到主角都沒有激起我太多的動力. 吳建豪我只看過他的一部電影, 是我們家那個老外因為想看亞洲動作片無意間租的, 劇情細節我也忘了, 只記得男主角是吳建豪, 女主角是韓星, 當時我跟我老公看完的結論是: 怎麼男主角比女主角還要年輕漂亮? 安以軒我只在略看過十分鐘的鬥魚中驚鴻一瞥, 當時的印象是: 好漂亮的眼睛跟嘴唇! 這樣新鮮但是不熟悉的組合, 我一直到某一天真的很無聊才:好吧, 看一下好了...結果就是一直從第一集看到當時播的集數, 無法停止, 欲罷不能, 之後成為忠實觀眾, 每看一集都一方面很興奮, 一方面又無法忍受又得等一星期... 又想趕快看完, 又擔心它播完要怎麼辦... 劇情已經很揪心還不夠, 還要像吃辣一樣上癮跟自虐~

整部戲劇力萬鈞, 劇本強, 幾乎沒有一句廢話或是不重要的話, 劇情更是少見的一點都不拖, 卻又是不浮誇不鬼扯的環環相連, 絲絲入扣. 我不知道是不是原創劇本, 但是寫劇本的人創意和考證真是少見的用功. 我的猜測是一群日韓劇都看過很多同時非常無法忍受拖戲又非常想寫出完美劇本的輕熟女, 呵呵. 導演的手法也很新穎, 她的運鏡選切角度有很多像是電影的手法, 敘事清楚中夾雜層層疊疊的隱喻呼應, 在在顯現出年輕導演的創新,女導演的細膩和金鐘導演的魄力.

製作團隊對家居佈置有一定的水準(我覺得桃花的團隊居家佈置更強), 飲食展現需要再加強(這點瞿導的團隊又贏了, 食物應該是偶像劇團隊中無人能敵的最強~), 髮妝都不錯(我喜歡吳建豪的短髮, 剪的好貼!), 但是服裝我真的有點意見, 男主角的衣服大概很多是自己的所以還不錯, 男配角的衣服就有點需要再加強, 女主角跟女配角的衣服我就真的很... 從一開始女配角的短褲到後來女主角的罩衫, 服裝似乎太不現代或是說太想要夢幻還是什麼的? 為什麼老是要把安以軒包在一個很奇怪的罩衫內? 現在現實生活(尤其一個需要從早到晚工作的單親媽媽)中有人這樣穿嗎? 我個人覺得服裝是這個團對最弱的一環. 當然啦, 一部收視率超高的戲, 這麼多眼睛看, 難免大家來找碴, 所以連wiki都有這部戲出錯的條列了, 其中尤以日期最多, 所以可能製作團隊的算術也得加強, 要不然搞的YouTube上都有人為什麼時候上的床吵起來了, 這像話嗎?

女主角安以軒不愧為在大陸的台灣一姐, 穩健不誇張的演技處處展露大將之風. 聽說梁慕橙這個角色原本是考慮韓星(拜託別再搞這種組合了, 配音就掉了一半以上的精神了, 有必要嗎?), 後來又要從安以軒跟陳怡蓉中選一名. 我雖然對陳怡蓉也因為親友跟她的一些接觸而無好感, 但是我必須承認她的孫一美是很棒的. 可是..."下一站, 幸福"是偶像劇好嗎? 梁慕橙應該是一個像瓊瑤小說女主角式的美女吧! 我知道以上選角的消息後一直在那好加在, 還好是選安以軒啊, 要不然戲砸了我又看不下去的話, 怎麼能發現原來吳建豪好性感咧?! 陳怡蓉對上許瑋甯的話, 網友也不用吵男主角該選誰了吧? (要是那樣我也選許瑋甯啊...). 我至今覺得這樣的選角比較非常奇怪, 似乎是蘋果比橘子, 兩個完全不同型的演員在比.

女配角許瑋甯真的是進步非常多, 終於讓人不是只注意到她的混血背景. 當然, 這個不具殺傷力如天使般好人的女二, 角色本身為她加分不少, 但是許瑋甯在戲份並不太重的情況下, 也能讓她的何以茜展現捨我其誰演的魅力, 小橋段拿捏的恰到好處, 非常不容易. 演男配角花拓也的吳慷仁應該對很多人來說是新人(至少對我來說啦), 雖然有人說他有點一號表情我有些認同, 但是相信在上週他對女主角的告白戲之後, 這個亮眼的男二絶對是讓人不注意也難. 吳慷仁的自然man應該可以在一堆偶像劇花美男裡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可愛到不行的戲精神童小小彬(溫玄燁--酷斃了, 跟康熙皇帝"同名"啊~), 真的是非常的一鳴驚人. 小時後看著小彬彬, 現在看著小小彬, 父子如同一個模子刻印出來的, 年紀這麼小就這麼會演戲居然也會遺傳! 我很好奇他們家繼續一代傳一代, 會不會代代出天才神童童星(還都長一樣!)呢? 真是太神奇了!

所有演員中, 飾演男主角任光晞的吳建豪Van Ness Wu最讓我刮目相看(對對對, 因為他又帥又肌肉,所以我偏心...). 以前對吳建豪的印象就是F4中的一員, 加上言承旭和周渝民常常在當男主角的強力壓境(而我又沒看過他們絕大部分的作品, 包括成名作流星系列...), 實在是很不熟, 完全在我的帥哥排行榜外(這點我真的是要佩服當初選F4的評審, 他們會這麼紅不是沒道理的, 幾乎讓我每看一個的作品每撿一個到我的帥哥排行榜中...). 這部戲, 吳建豪自己說是第一次擔任台灣偶像劇的男主角, 結果不僅是可能是收視一哥, 打破阮經天的紀錄(這讓我想到阮經天前幾年還是花樣中的客串角色, 電視收視一哥後現在是電影第一男主角.)讓全部觀眾重新發現吳建豪(啊, 不要跟我搶!), 我預測, 除非年中有其他強手出現, 吳建豪很可能會以此劇一舉拿下金鐘獎最佳男主角, 成為票房和得獎的雙保證, 除了殺出F4中收視最佳, 也會意外成為第一個拿下獎項的F4. 這大概會讓當了好多年男主角的F2以上感到很遺憾, 尤其我本來也非常看好周渝民的痞子英雄(我覺得應該是痞子得的, 不過那是另一個話題.) 我一向喜歡臉清秀身材肌肉的男生, 居然這麼晚才發現吳建豪! 再加上他有一種天生的性感魅力, 我相信跨入三十歲而越來越man的他, 能歌能舞現在又能演, 再加上雙語的優勢, 非常有操作的空間.

結論: 強力推薦"下一站, 幸福", 難得一見的優質偶像劇, 清新卻又豐厚, 絶對會讓人感到幸福滿滿. 其他兩部, 除非有特殊原因, 不看也罷了.








 

9/27/2009

Nessun Dorma 公主徹夜未眠

最近"IL DIVO" 到我的戶籍地表演, 基於好奇, 我上網搜尋了關鍵字"IL DIVO" + "Nessun Dorma", 居然沒有!!! 連Michael Bolton 都唱過了, 這個四個團員中有兩個男高音的新男子美聲團體居然沒有唱過!!!

*研究了一下, 覺得IL DIVO 只是一個行銷手法很高明的團體, 找幾個外型聲音俱佳的輕熟男, 認真正經的把一些名曲唱一唱--所謂的結合古典與流行, 中間夾雜一些各自的歐洲語言--所謂的跨國際異國情調, 再加上每張都很GQ的宣傳照, 就有了一個新的進階版精緻版男子團體. 但是也只是一個男子團體而已. 要不是因為這樣的搜尋讓我想寫一篇我的最愛之一, 還真的覺得不應該把他們放進Nessun Dorma/Pavarotti 的版面裏. 好吧, 就當是演唱會的熱身團體吧!

對我來說, 沒唱過Nessun Dorma 的男高音都不是我想聽的男高音, 但是問題是除了Pavarotti 唱的版本, 我又聽不下去. 我第一次聽到的Nessun Dorma 就是Pavarotti 的版本, 那種快感跟感動, 每一次聽都跟第一次聽一樣, 幾近ecstasy的狂愛. 生日時同學送我全版Turandot(當然是1972: Luciano Pavarotti, Joan Sutherland, Zubin Mehta 的版本), 我另有單片Pavarotti 的Nessun Dorma; 我住宿舍時因為美國室友很吵, 我全天候放這個, 放到我的印度室友特地來問我什麼這麼好聽, 也要去買.

聽其他大部分的男高音唱Nessun Dorma, 擔心大於享受; 就像聽Pavarotti 會興奮的尖叫, 聽別的男高音會失望的尖叫. 三大男高音已是到目前天下無敵, Plácido Domingo 和José Carreras 都可以唱的很好, 但是就是don't hit the spot. 之前有看過, 說Carreras 是抒情男高音, Domingo 是最適合演出整本歌劇的英雄式男高音, 而Pvarotti 是華麗式男高音. 與其說Carreras 轉折處的略哭腔, 和Domingo 金屬共鳴性太重是我不喜歡的部分, 不如說Pavarotti 的聲音太完美, 跟Nessun Dorma 天人合一的天作之合大概再難以出其右.

不連結了, 只要搜尋Pavarotti 就會有個Nessun Dorma 的連接選項; 這是Pavarotti 的歌, Giacomo Puccini 寫了以後, 就是為了等這一個不世出的天才. 而我們, 很幸運的都等到了.

12/25/2008

鄒女在唱歌~

來自阿里山的鄒族,是台灣原住民十四(快十五了)族中的一個不算太大的族.鄒族就是那首"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中的阿里山原住民,也是宏碁前幾年得到國際廣告大獎中(http://tw.youtube.com/watch?v=ix1Q1JCZCS4)生活在神秘山林中的美麗族群.

鄒族出美女,舉凡演藝圈的湯蘭花,田麗,高慧君,高蕾雅,安欽雲都是.鄒族的五個勇敢女生出了一張母語創作專輯:"鄒女在唱歌",以鄒族語言向大家介紹部落的創作.

鄒女在唱歌:
http://chougirls.pixnet.net/blog

白芷.雅達烏尤安娜(高慧君):
http://tw.myblog.yahoo.com/ice-kao/

12/23/2008

貓熊在台北!Pandas in Taipei!

貓熊來了! 貓熊來了! 貓熊來了! Pandas in Taipei Zoo, Pandas in Taipei Zoo, Pandas in Taipei Zoo ! 讓我再說一遍,貓熊來了! Let me say that again, Two cute pandas are in the Taipei Zoo !

http://www.zoo.gov.tw/panda/

自從親眼在華盛頓DC動物園見過添添美香後,我成了超級無敵霹靂瘋狂貓熊大粉絲,一種從小到大隻都超級像玩具的動物,真的是太可愛了! 我曾經收集近千張的貓熊圖檔,可惜都隨我舊電腦的被偷而沒了;研究過非常多的貓熊網站,台灣還有美國動物園的貓熊live panda cams都可以在我的所有網誌連結上.

之前看過大陸網友半開玩笑說台灣喜歡不一樣,大陸叫(大)熊貓,台灣卻叫貓熊?據我看過的資料,其實是因為民國初年當時在大陸展出貓熊,可是因為當時推行中文橫寫,所以掛了個布條寫著"熊貓",不過當時推行的中文橫寫可是要由右到左唸的(可能為了表示不是洋化,跟歐美語系不一樣吧),所以其實是"貓熊"的意思,可是中文橫寫還右到左誰知道到底是怎樣唸呢?所以就以訛傳訛的成了貓熊,熊貓傻傻分不清楚這樣.

至於貓熊的英文名字Panda,據說是比較可能來自尼泊爾語,因為早期其實不只中國大陸,尼迫爾甚而附近其他地方也是有貓熊的,但是後來僅存於中國大陸境內.中文古代似乎稱貓熊為貘,貔貅(招財吉祥物耶,跟招財貓一樣,所以變成貓熊?!~開玩笑啦XD).

至於分類上其實一直很有爭議,是熊?是浣熊?是...什麼?早期貓熊的分類一直被認為跟浣熊接近(不能都有黑眼圈就這樣吧~)而跟熊遠.近來分子遺傳研究結果把貓熊自成一科,不過應該是跟熊比較近,而跟浣熊遠.有學者認為四川跟秦嶺的貓熊應該分成兩個亞種.

來台灣的這兩隻,團團和圓圓(其實我覺得不要考慮政治意義-貓熊這麼可愛,人家只有黑白沒有別的顏色好嗎?不要什麼都政治啦~!這兩個名字真的很適合貓熊啊,圓圓兩團在那裡XD,太爆笑啦!),我看了一下檔案,哇!團團圓圓可都是系出名門,很有來頭啊!

先說團團,團團的媽媽是華美,華美是第一隻在美國(聖地牙哥)順利以人工授孕方式生下成長的貓熊,也是第一隻在美國長大的小貓熊,華美的名字顯示出她的特殊意義和身世;而華美的媽媽,白雲,也很有名,她是大陸第一隻在人工飼養下以人工授孕方式出生的貓熊.白雲在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園生養了一男三女(長女華美-(爸爸是石石,今年在大陸以高齡過世),然後是兒子美生,女兒蘇琳,女兒珍珍-(爸爸都是高高)).

圓圓的媽媽是雷雷,是大陸有名的斷掌英雄貓熊媽媽,雷雷本來是野生貓熊,因為誤觸捕獸器而被夾斷一隻手掌,被救後就變成人工飼養在保育中心.雷雷聽說是貓熊美女,所以雖然斷掌卻異性緣頗佳,以一隻手生養了很多隻貓熊寶寶,還自行開發出用一隻手就能抱小貓熊的技術(我有看過影片,很令人驚歎).圓圓的祖母是白雪(是的,團團的外婆是白雲,圓圓的祖母是白雪),是一隻有褐色毛的秦嶺亞種貓熊,她是在一場大雪中被救的野生貓熊,多次跑掉又自己回來保育中心就醫的紀錄.所以圓圓小名是"黃毛丫頭"還真是貼切,因為家傳有褐髮基因嘛.

本來還要畫祖譜的,但是我想看的人已經夠三條線了,所以就先這樣.

希望團團圓圓喜歡台北,喜歡台灣,早生貴熊喔!

10/03/2007

唉,信樂團!

大概我太有破壞力了,唸過的國中改制成高中,唸過的高中百年大整修,大學系所合併,研究所州際公路改道,公司整棟大樓重建…當我瘋狂的驕傲的喜愛上一個台灣的搖滾樂團,也會有主唱出走的情況。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讓大部分時間在半個地球外美國東岸的我發現了信樂團。這一聽非同小可,終於有一個有力道有聲音的華人歌手,還是一個台灣本土人高馬大氣勢驚人的搖滾樂團!誰知道懶惰的我還不及在我的部落格宣傳一番(為了信樂團,本來要做一個每隔一段時間一個台灣人或團體的英文介紹的~),吉他手先告假很久,隨著時間的拖長,我差點寫信給我們前校長請他拜託他兒子歸隊,結果主唱給我跑了!唉!唉!唉!我正努力跟這些死老美死老外炫耀說,比聲音,我們唱的更好,比身高,我們更高…比…本來想說哼,這些外國團算什麼,就算紐澤西的本土樂團 BON JOVI 又怎樣?我們也是主唱命名啊,還叫信SHIN,多炫!
唉,居然這樣的黃金組合給我拆了!@#$%︿&*OX~
啊!沒去過我心目中的信樂團的演唱會呢!就這樣改朝換代了,唉~好像另一個最完美破滅。
信樂團,我這樣的喜歡你,以你為榮,不能再在一起嗎?
又一個我愛的台灣的一份子消逝中~

http://www.avex.com.tw/shin/
http://www.avex.com.tw/ashin/

9/30/2006

碧海情天

不知道有沒有看過或是記不記得一齣大約十五年前的電視連續劇:「碧海情天」?
楊佩佩製作,葉童、劉松仁主演。一個不尋常的官家女子岳瑛,跟一個小山賊天養的故事。

記得當時,我唸高二,北一女的課業重,說看連續劇會不好意思,但是大家還是看,升旗回來前後一路上討論。之後還寫信給葉童,她也很有誠意的隔段時間就回一張有著她照片的卡片,一定是黑白個性照,一樣有著小愛心的簽名。後來出國,也就沒下文了。

我的心一如碧海情天,從未變。光陰似箭,人事已非,僅以這歌詞,紀念逝去的一些歲月。

碧海情天

唱:萬芳/詞:廖瑩如/曲:李宗盛

一直在承諾天 別讓真的心改變
就讓完美的誓言 守著你我的一份情
不癡不怨 等著你給我一片天
怕是要的情 要的心 你不給
要是你懂得海 飄盪還是為靠岸
命運狂妄的註定 卻讓你我共這一生
不厭不倦 望穿了每個日日夜夜
盼望風停雨停過後 你會想起我
就像是海天沒有邊 請記得我唯一的願
不想情深是怨還是願 儘管只能在夢裡纏綿
就像海天般的相連 寧願活在你的思念
才知情深是怨還是願 誰負心留給世界去爭辯
我不再以為誓言需要天 流轉的人世你一定暸解
只是與你相守這個願 不改變

情天不老老凡人
人生如戲戲如歌


11/14/2005

Enigma and all the past time

Listen to the music of Enigma. "To return to Innocence", actually the voice of Taiwan, the song of the aborigines, but still, no one knows it's from Taiwan, besides the people in Taiwan.

It's been a while that I'm "re-listening" my old CDs; it's a strange feeling, to look back and pick up something I once obsessed about, like I bought some DVDs earlier this year for my old time favorites collections; it's like reading an old diary of myself, I couldn't even recognize my own hand writing, and amazed about "oh, I once know that ?".

I guess being 30 years old gives myself some history to be "discovered" again, by myself. Looking back, every period of time, I have my zealous favorites to enjoy alone or share with friends, chapter by chapter, and as daily life progresses and time goes, each chapter closes or opens, and integrates into life, my life.

Re-open an old chapter also brought up the linkage of past time, which I can't believe it's already past, and long ago. I guess in a way, I change, since my chapters keep on changing, but, in another way, I don't change, because once I look back, I'm still the same person, shockingly the same.

Sometimes you feel time has pushed you in the back, or dragged you in the front; but sometimes like this, you feel time just filters you through and passes, and you, are still there.

9/12/2005

李安與無間道

李安 Ang Lee 又得獎了,我覺得很高興。
說實話,多年前,一開始會去特別注意李安的電影,主要是因為我很好奇為什麼很多外國朋友對他的電影念茲在茲,稱讚又難忘,而且不管他的電影名稱幾乎都是中文直譯,依然可以朗朗上口。
我因此看了一些他的電影,包括冰風暴(The Ice Storm)。 李安的電影,平實自然,真切的讓人會心一笑。很多電影只求廣度,李安本人的素養和氣質,讓他的電影很有深度。

記得我是在美國看的「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我直到進場時,都很納悶怎麼用英文演武俠小說?喔,對了,還有一個紀錄,這是我第一也唯一一次在美國買了票進場發現沒有位子了,原來觀眾太多,工作人員因此臨時進來說再開一個廳,結果兩邊都擠到滿。我還記得,電影一開始,第一幕是楊紫瓊和周潤發坐在一個中式客廳,兩人一放下蓋碗茶,就開始說中文,國語。我當時因為沒在吃飯,所以沒噴飯,有沒有噴爆米花就不記得了。我一方面想,哇,真酷,直接講國語(尤其對照我之前的疑惑);一方面,因為一個大馬姑娘和一個香港小生一臉正經的說著濃濃廣東音的國語 ... 一本正經的喔!

幾年後,我也在美國看了張藝謀的 「英雄」。當然,臥虎藏龍也有竹林飛來飛去一戰,英雄則是每一幕大家一起換一個顏色;跟「大紅燈龍高高掛」耍典型中國印象而英雄則是耍所有的所謂東亞元素一樣,這跟紐約市SOHO區著名的珠江百貨沒什麼差別,沒錯,好處是有點宣揚中華文化--至少是典型印象那一部份,但是都好像是為了唬唬老外,賺賺外差。李安的竹林是因為他多年對武俠小說的夢想,不是因為為了耍酷而弄給別人看的。

就像香港電影「無間道」,匯集了 香港電影中向來特有的黑道/警察文化,它沒有去拍一部美式好萊塢或是歐洲文藝片,也沒有為了得獎或什麼去刻意強調或煽動,就是認真、自我的拍出一部香港電影 。所以,我想,一個人,只要忠於自己,忠於自己真正的夢想,忠於自己真正的天賦跟喜好,都是可以發光發亮,進而照耀別人的。

另外,台灣一天到晚說要走出去。 我在美國看半天,也只有李安跟近來的王建民能讓媒體左一句台灣來的右一句台灣的。幾乎每個看過「飲食男女(Eat, Drink, Men and Women)」的外國朋友,都問我:台灣的食物真的是這樣嗎?每次我回答YES時那些老外的表情,好像此生有缺憾一般,然後都會由衷說一句:喔,我真想去台灣! 我從來不能想像對一個不是自己的國家這樣的想望,但是李安的電影辦到了。忠於自己,忠於自己的一切。李安向來打著我來自台灣的旗幟,卻也不是刻意證明什麼,不需要去爭辯誰是台客,什麼是台客,台客是什麼意思,他自然的展現自己,展現台灣對他這個人的刻畫,別人自然也能尊重。

喔,順便介紹一個網站:
http://www.imdb.com/
對查電影電視的資料很不錯。

8/30/2005

I've read the book, "Good Luck".

I've red the book, "Good Luck (La buena suerte)", by Alex Rovira and Fernando Trias de Bes.
I love this book, and I also think it's not a coincidence that I've encountered this book.

A week ago, I happened to talk to several of my friends, both on line and by phones; and within one hour, 2 of my friends, totally not related, recommended me the same book (one in Chinese and the other in English, actually.). I was a bit, shocked. Think, "what a coincidence!" So I think I might as well read it then and I'm really glad I did.

"Good Luck", a book with just a simple, fairy-tale like story, yet it's like a brook, suddenly provides the fresh running water and open air for your soul. It's refreshing, it's touching, it's meaningful, and it's so real and true. You can feel the good intention behind each word from the authors. There are so many to-do, to-know, and how-to books, but none of them is like this, with a genuine benevolence and helping nature.

I wish you will be as happy as I am now after reading this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