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跑廟拜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跑廟拜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上海南翔古鎮的古猗園與南翔小籠,還有據說2000年歷史的南翔寺磚塔!

週末展開了地鐵省錢小旅行,搭11號線往北到南翔站逛逛南翔古鎮

票價12RMB,想不到上海現在還有這麼親切的門票價位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北港朝天宮,廟前街道的小吃.阿美仔米酪


北港朝天宮
電話:(05)783-2055
地址: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78號
營業時間:04:30~24:00

台灣三大媽祖廟關渡宮與鹿港的『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而北港朝天宮因為十分靈驗,是全國 300 餘座媽祖廟的總廟,因此有「全台媽祖總廟」之稱

關於朝天宮的詳細介紹可以看此:台灣新12大景點-北港朝天宮


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台灣最大財神廟】超豪華的嘉義北港財神廟!! 武德宮開基祖廟~ 五路財神爺~



北港武德宮
宮址:雲林縣北港鎮華勝路330號
電郵:admin@wude.org.tw
電話:(05)782-1445、783-2045
官網:http://www.wude.org.tw/


一般常看到「五路財神廟」,那為什麼叫「五路財神」可能多數人都不清楚,以下是「五路財神」的簡單說明:
北港武德宮是台灣五路財神信仰的開基祖廟,主神即是武財神爺「趙公明」,是封神榜的一位高真神仙,道家供奉尊稱為「趙玄壇元帥」。受玉皇大天尊封為三十六天官之首,率領東、西、南、北路財神,掌管天下財庫,都是專司金銀財庫的神仙,因此被民間統合尊稱「五路武財神爺」(以上資料引自雲林之美寺廟參訪)。

武德宮是台灣最大的財神廟,幾乎全台各地財神廟都是由此分出去的。

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蘇州一日遊:拙政園、北塔報恩寺、七里山塘、松鶴樓、寒山寺、楓橋、漁貓子(待續...)

今年元旦的三天連假,跟朋友去了一趟蘇州,一日的蘇州旅遊,跑了不少地方,跟各位介紹~

早上去虹橋火車站搭9:27的車,這個車站大到跟機場差不多,總共有26個月台



半小時的時間就到達蘇州火車站了,接著打車花了17元來到拙政園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上海周記4:靜安寺、靜安嘉里中心、芮歐立體書展、久光萬代模型夏日嘉年華、GAP的副牌 OLDNAVY、福州路上的玩具店

去年年底要來靜安寺,當時在辦法會,門票要50元。(平常日是30元) 後來就沒有進去。這次坐計程車經過時看到不用門票,就來逛逛。

靜安寺的大佛挺莊嚴的!

這個香爐,大家都拿錢丟進去許願。地上隨處可以撿到硬幣,我也撿了幾個丟到裡面,希望願望可以成真!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上海千年古剎龍華寺。中國的寺廟要收費,而台灣所有的廟都是免費的。

從龍華烈士陵園大門出來往東一拐就是千年古剎——龍華寺了。買票進寺后,每人獲贈一把香。于是也跟著眾多游客和香客一起,在香爐點燃后,分別敬奉在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前。

   相傳龍華寺始建于三國,吳王孫權為其母所修,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現存寺院為清光緒年間重建。如今的龍華寺早已成為了以古寺、古塔、龍華廟會、龍華晚鐘構成的宗教旅游勝地。

龍華寺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龍華路2853號
交通:地鐵11號線 龍華站 2號出口

中國的寺廟要收費,而台灣所有的廟都是免費進入的:

而寺廟要收門票費只是基本,許多廟付了入場費後,要參觀還要另外收費(普陀山、靈隱寺..等。)

上海龍華寺平日10人民幣,到了除夕夜,票價立即飆升為200人民幣有因為『龍華撞鐘』儀式,所以門票立漲20倍,這實在是營利行為啊!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中台禪寺-花了50億蓋的台灣梵蒂岡。宗教的傲慢:中台禪寺篇

蓋如此奢華,可比皇宮的廟宇,已經失去修行的意義,更別提要做善事了,蓋廟花了50億元台幣,可以做多少善事了? 

宗教的傲慢--中台禪寺篇(一)

宗教的傲慢--中台禪寺篇(二)

達摩祖師建的華林寺,五百羅漢堂(原名西來庵)「Temple of 500 Genii.Hualin Temple」

廣州是中國佛教的聖地,達摩祖師跟六祖慧能的廟都在這裡。這次來的華林寺就是達摩祖師從印度過來,登岸後建造的。雖然大多數的文物都在文革時期被破壞,此地現在的景緻、佛像都是重建的,但一想到這裡是達摩創建的廟宇,還是令人敬畏,這裡供俸的神明雕像跟台灣的廟宇比較相似,一同前往的朋友要我對於一些極為莊重的佛像不要拍照以示尊重,我想有點道理,固拍的照片不多,請各位朋友有機會的話親自前往參拜吧!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外觀不像寺廟的寺廟:台中大里 菩薩寺「當代佛寺的思維」

這個位於台中大里區永隆路147號的菩薩寺與一般的寺廟不同,把人對於外相的依賴全部打破,光建築物的形式就與傳統的佛寺不同。(電話 04-2407-2469) www.ibs.tw

其內部提供的一本書籍「以戒莊嚴」中提到寺廟設計時跳脫傳統寺廟這部份,是因為佛教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你面對生活的時候,你的態度是什麼?你面對生命的時候,你要用什麼樣的認識和價值觀去作判斷?而不是去信仰一個外在的對象,然後自己不須要做任何調整,學佛者應該知道,佛法是生命的智慧,生活不能離開佛法。

住持 慧光和上 是美國加州大學的畢業生,為了弘法利生,放棄原先的行醫計畫。
是星雲法師的徒弟,也是大陸深圳弘法寺 禪門泰斗本煥老和尚的弟子,成為臨濟宗四十五代傳人。

本人對於佛教沒有深入研究,只是恰巧經過 菩薩寺時入內參觀,對於菩薩寺打破佛教寺廟傳統建築這點感到佩服。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廣州景點) “有求必應” 黃大仙祠,有求必應也是有條件的!

黃大仙祠,在中國有兩個,分別是廣州黃大仙祠和香港黃大仙祠,香港黃大仙祠比較有名,卻是1915年,原廣州黃大仙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長攜帶黃大仙的畫像、靈籤和藥籤等南遷到香港,並於1921年建成香港黃大仙祠。

地鐵芳村站A2站出來後,還要走很遠的路才會到達,所以建議要來此的朋友,打車或坐摩D過來,沿路開始看到販賣香火的店家就是快到了。我對於黃大仙的印象,從小時候看港劇開始,常看到去拜黃大仙的情節,知道黃大仙的"有求必應"。但來到這裡才知道,有求必應也是有條件的,必須要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這也是黃大仙信仰的宗旨,如果你欲求富貴顯達的話(或中彩票頭彩),他是“有求不應”的。不知道來這裡拜拜的人是否知道黃大仙的信仰核心?求個人富貴不應。因此我拜託了黃大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裡平安,工作順利、自己賺錢才能幫助更多的人,相信有求必應的黃大仙必能靈驗。


廣州黃大仙祠又名赤松黃大仙祠,到此觀光的重點經整理如下:
  • 世上最久遠古木:黃大仙主殿、觀音殿及呂祖殿的木匾是出土自2200年前的漢木雕成。是世界上留 存最久的古木之一。
  •  過百年的芒果樹:由原廣州黃大仙祠道長親手種植的芒果樹已有超過一百多年, 現在仍然生機蓬勃, 每年六月還會結出芒果來。
  •  建築學上的突破:黃大仙祠主殿頂的一顆龍珠重達1000公斤。黃大仙主殿以12條大柱支撐, 殿內全無柱位,是近代建築學上的突破。平台提升了3.5米,殿高22米,平台可同時容納3000人。
  •  光緒年間石刻對聯:廣州黃大仙祠二期將原芳村黃大仙祠在光緒甲辰年重修時由番禺的進士盧維慶書的石刻對聯重現於大家眼前,此對聯爲“洞中別有乾坤四圍煙雨雲山尤增勝概,祠裡自成天地兩岸桔林橘井永著仙踪”,極具歷史和文學價值。該對聯將掛在 正門兩旁供遊人欣賞。
  •  百年前珍貴文物:原黃大仙祠百多年前留下的石獅子、石刻對聯、浮雕石柱、匾額、門飾等拾多件珍貴文物。
  •  玉液池潔淨身心:所有入場人仕要到黃大仙主殿,都必須要先經過“玉液池”讓它替各人先潔淨雙足才向黃大仙參拜。
  •  珍貴的掛綠荔枝:廣州黃大仙祠種植了兩棵由增城政府送贈的“掛綠荔枝”, 其珍貴之處是由原樹移枝種植的,2002年拍賣原樹一粒荔枝為人民幣55萬元, 可見其珍貴之處。

廣州黃大仙祠始建於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並於1904年得各界熱心人士捐款重修。當年這里地雖偏僻,但曾是廣州的宗教聖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對廣州市區及珠江三角洲一帶有極大的影響。該祠雖於1910年遭受破壞,但舊祠所留下來的遺跡,如石刻對聯、浮雕石柱、扁額、門飾、石獅等,都飾以精緻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祠殿的宏偉規模和精緻的建築藝術。復建後的黃大仙祠用地總面積有15600平方米,設有黃大仙主殿,觀音殿、孔聖堂、呂祖殿、圖書館、素食館、陳列區、門樓、蓮池、園藝等,大部分採用升高建築,使外觀更見宏偉。

地址:廣州市芳村古祠路1號
地鐵:地鐵1號線芳村站A2出入口
電話: 020-81560417
開放時間: 週一 - 週日 (07:00 - 17:30)
門票:5元

黃大仙,名初平,因在赤松山修煉成仙故又號赤松子,晉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八月十三日生於現中國浙江省金華縣蘭溪市,原是當地的一名小孩八歲開始牧羊,牧至十五歲時在山中遇神仙廣成子,見他聰穎善良忠厚,於是帶至金華赤松山石室洞中學道。從此初平絕棄塵世追求​​,潛心修行。積世累功逾四十年,終修得正果,後世稱為黃大仙,著名道教神仙。

另據香港九龍黃大仙祠內的《赤松子自述》記載,黃大仙原名黃初平,約於公元328年於浙江省金華縣蘭溪市出生。他十五歲得仙翁指示開始學道,並在赤松山一石室中修煉,潛心修道,40年不吃人間煙火,最後修得法道。他得道後,在民間懲惡除奸,贈醫施藥。因為他隱居於赤松山,故又稱為赤松仙子。二者是否同為一人,無處可考。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廣州景點) 石室聖心大教堂 Sacred Heart Cathedral 建於1863年 是全球四座全石構的哥德式教堂之一

廣州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景點就是這裡了:石室聖心大教堂。位於一德街上,據說是法國拿破崙三世出錢蓋成的。光石頭的採集就花了8年,然後蓋了25年。也因為是全石構成,所以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沒有被破壞成功,外牆上還有當年被放火燒的焦黑痕跡。到了這個景點前拍照,霎那間還以為來到了歐洲觀光呢!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一德路舊部前56號(地鐵二號線 海珠廣場站)


完整97張照片請點此觀賞:https://plus.google.com/photos/116324969423171912638/albums/5893096543001142529


除了舉行彌撒,石室教堂平日不對外開放,惟因周日會進行多場彌撒,所以在周日可以全天進內參觀,開放時間從早上到傍晚英語彌撒結束後。在周日的非彌撒時間,遊客可隨便參觀和拍照,彌撒期間則不准許在教堂內隨便走動和拍攝,但非天主教徒亦可以參與彌撒活動。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台北天后宮,原名艋舺新興宮,俗稱西門町媽祖廟、西門町天后宮

在大陸去了許多的廟宇,不過台北的天后宮我居然沒有去過!這次來西門町逛街,順便來瞧瞧。位於成都路上,不知已經路過了多少回,都沒有發現裡面金碧輝煌的天后宮,真是汗顏。


天后宮地址:108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51號
電話:(02)2331-0421
服務時間:星期日時段 上午 6:00–下午 10:00

台北天后宮,原址為艋舺直興街(今貴陽街與西園路交叉口,青山王館附近),肇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臺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

相傳於乾隆年間,有一唐山船至臺灣行商,便將船上由唐山迎來之海神媽祖神像,請到艋舺街上奉祀香火。事畢,船主起帆回程時行進艱難,遂請神諭,知是媽祖有意留臺濟民,因此再度將神像請回艋舺。

乾隆十一年(1746年),艋舺地區的商行共同捐資,於直興街建媽祖廟,名為「新興宮」。嘉慶十八年(1813年),新興宮遭祝融之禍,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

昭和十八年(1943年),日本官方因為開闢防空道路,徵收土地,拆除新興宮,遂將神像及神器暫奉於艋舺龍山寺後殿。


二次大戰結束後,新興宮信眾在西門町成都路西門市場旁找到奉祀弘法大師(即日本真言宗創始人,傳說中製作日文字母「平假名」的空海大師)的臺北弘法寺作為新廟址,1948年將寄放於龍山寺後殿的媽祖神像遷入,並將弘法寺更名為新興宮,後來又改名為臺北天后宮,因在西門町一帶,人稱西門町天后宮、西門町媽祖廟。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玉佛寺銅鐘上的麒麟、神像、水池,不過沒有去看玉佛。

這裡是上海十大景點,120年的玉佛寺,前幾天剛好在這附近,朋友說沒去過,所以來看看。
地點位於 上海市普陀區安遠路170號,在市區,去還蠻方便的。

大陸的廟都是要收門票的,感覺很商業,大概是習慣了台灣的廟不用收錢的關係,所以總覺得怪怪的,玉佛寺的門票是10RBM。

 (這尊菩薩是騎在鳥類的頭上,坐駕真特別。)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