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Masala般的心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Masala般的心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

2017年新年願望達成之減肥成果74->61

當了媽之後,恥度越來越開,就是越來越胖,生完孩子都已經兩歲斷奶了媽媽還以為自己可以以此當藉口不減肥,這樣怎麼可以,無他相機也救不了肥肚與粗腿~

重點是,自己家族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糖尿病病史,懷孕期間也得了妊娠糖尿,非常不OK,飲食控制加上體重一度快要破80! 醫生也說太胖太胖太胖! 

最重要的警鐘就是2016年底開始看新陳代謝科,被醫生開藥說膽固醇太高,需要長期服藥控制,不然就是準備隨時開心導管。

本人2017/1/14總膽固醇237, 高密度跟低密度都不合格,嗚嗚嗚~ 我兒子還很小,媽媽就身體這麼不健康,怎麼陪伴我兒子長大~ 心中警鈴大響,不可以再這樣放縱下去了!

為了提高自己的減肥成功率,加上A型人格越逼越有效,我使了三招:
1. LINE群組:2017年初約了鄰居三個媽媽,成立了小蠻腰群組每周量體重,還有罰則,打算認真來減一次! 
2. 每周至少運動2次 (一次有氧一次肌力)
3. 忌口,也就是飲食控制,學習方法與這一年的體驗心血下面一起報告。

紀錄一下自己從2017/1/4立志開團減肥之後的小小成果:


去年一年使用過的減重方法與心得:

1. LINE群組:
我們研究過,大約4-5人左右的小群組效果最好成功率也最高,而且要大家都很想要瘦才行,一剛開始是兩周量一次體重回報群組,如果需要自我激勵,建議每天post自己吃了甚麼與做了甚麼運動。 

一剛開始,大家都很認真,但是隨著生活忙碌或是小孩生病,或是出國旅遊等等事件都會中斷,但是,由於有群組的回報體重機制,至少復胖機率會比較小。因為一復胖,自己就會有所警惕。

2. 運動習慣
其實一周兩次的運動習慣一剛開始很不容易,因為體力不夠好,可能跳一次就肌肉痠痛4-5天,但隨著體力越來越好,就越不會痠痛,且年紀越大肌肉流失越多,必須要做維持肌力的運動才不容易造成關節或是韌帶受傷。

隨著季節變換,運動我也會做變換,夏天有氧運動就游泳,肌力以瑜珈提斯等為主,冬天就做拳擊有氧,TRX等較容易體溫上升達到運動效果。

3. 飲食控制:
在這一年五個月左右的時間,我覺得飲食都要一直調整,因為隨著體重下降,食量與食物的種類都需要更注意,不然無法達到減重減脂的效果。

簡單記錄一下,去年1-7月以早餐燕麥片為主的降血脂餐為主,搭配午晚餐是低脂瘦肉青菜等主流健康飲食,從74-68左右開始停滯。

事後分析應該是早餐燕麥片直接降低了本來豐盛早餐的量,且本來的體重就太胖,所以減的蠻順利的,體型也大幅改善,大家都有感覺消風了一些;自己的感受是體力變好,抱兒子也比較有力,追兒子也比較輕盈這樣~

停滯期大約2個月一直到9月都一直67-68這邊跑,一直到九月中回老家,沒想到媽媽爸爸都進行生酮飲食成功減肥減脂,叫我自己研究一下試試看,我才開始閱讀生酮飲食與賴宇凡的根治飲食。

我媽從退休後的60幾公斤成功瘦到45公斤,可是被醫生建議老年人最好還是不要太瘦,怕肌肉量不夠,晚上開始吃半碗飯現在維持48公斤。而且每周兩次游泳、瑜珈提斯,原本手腳無力,現在抓著半獸人兩歲孫子出去散步可以走1小時,而且可以控制的了好動孫,我覺得好神奇。

我爸則是68左右瘦到62公斤,肚子都消了,原本很容易過敏的鼻子也比較少發作了~

所以A型人格又發作,開始K書甚麼是生酮飲食,如何吃,要怎麼吃好油好鹽,如何健康的不餓肚子的減脂。大約看了5本直接相關的生酮的書,又看了幾本椰子油與生酮食譜,約九月底開始實施低碳。

9月-12月三個月左右進行了低碳生酮飲食,成功從68減到64-63左右,由於大家都說生酮飲食建議不要長期,所以我12月中就停止生酮,也因為回印度,所以以印度素食來維持體重。

2018/2月回國後一量,還好沒復胖,可能是胃口也變小,而且在印度沒有狂吃澱粉類,而是以蔬菜為主自己補充cheese等等蛋白質的低碳水飲食,還是維持在63-62的體重。

今年2-5月則是因為發現持續之前的生酮飲食只能維持體重,無法繼續減重,從生酮群組中發現了生酮斷食的資訊,開始研究自己適不適合生酮斷食法,試驗了幾次發現可以做到,就一周生酮16-18斷2-3天,讓自己的身體找到平衡點,並且維持好油好鹽減少外食,漸漸又瘦到現在的61公斤。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直不斷地為自己的健康學習與調整飲食的過程,會學到非常多營養學,運動生理學,食物成分等等的知識,運用在選購食材,煮食,外食如何擇食,運動如何有效這些知識都是一輩子適用的寶貝。

其實我覺得這些知識遠比一些課堂上的歷史地理有用多了,健康教育真的很重要,不然大家都不健康,也是很大的社會負擔。

最後,我要說一句,自己的健康要自己負責,當身體出現警訊請把危機當作轉機,好好面對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的問題,控制口慾。

雖然我也還在持續減肥減脂中,短期目標希望可以看到5字頭,長期目標是等姊瘦到穿比基尼不自卑,我就要去馬爾地夫玩!

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

穩定收入 VS. 變動收入之我見


記得剛剛從穩定的月薪收入轉為SOHO族,忽高忽低以接case或是談project為主的收入,常常會有一段沒有安全感的日子,這些沒有安全感的日子,現在讓我回想起來,通常都是有以下幾個因素:
1. 收入變低或是景氣變差或是市場淡季等等因素,造成短時間的收入無法預測。
2. 自己的存款不夠高,害怕開始尹吃卯糧,所謂的吃老本生活讓人害怕,無法對未來有正面的期待。
3. 家人或是朋友的閒言閒語,認為你開始不務正業,或是偶爾詢問你的case多不多? Project來源穩不穩? 是不是大公司或是政府部門的案子? 以此來關心你~

不穩定的收入讓你沒有安全感嗎?

其實一剛開始,真的很沒有安全感,但是安全感真的是自己給自己的,自從有了一桶金之後,開始增加自己的投資收益,給自己另闢財源,慢慢的從沒有安全感,到就算一陣子沒有case,也不再緊張,因為投資收益這一塊,已經漸漸地從輔助收入,變成主要收入,利用自己的時間增加財商,學習課程,了解自己的個性要如何投資較容易穩定獲利,其中的差異,其實就在於有沒有主動學習與學了之後有沒有開始學以致用。

坊間非常多的投資課程,從免費的,到上千元,到上萬元,我都有去上過,除了自己本身是個愛學習的人之外,另一個就是希望碰到一群相同志向的朋友,可以互相切磋討教學習,組成line群組,把好的標的丟出來,大家來討論好的進場點,如何正確的評價這個公司,是否低點? 是否風險過高? 變成很有趣的一件事~

之前遇到老一輩的親戚,聽說我從金融業出來,變成soho族都很惋惜,說怎麼不忍一下,金飯碗耶~ 其實生活是自己在過的,身體健康,時間自由彈性,資金運用得當,其實生活品質才高。

真正的快樂來自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希望我們都可以藉由努力得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是否該送小孩去幼兒園之我見 - Nursery or not?


幼兒園 VS 自己顧 VS 保母 ?

最近很多媽媽一直在問我,不論是鄰居的媽媽群組,或是我們混血兒媽媽群組,或是親戚同學們當媽媽了之後,大家都同時面臨的選擇障礙,就是是否要送小孩去幼兒園,或是要自己帶,或是要送保母?

大家很認真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與參考很多專家學者,親子部落客,親子專家,生長發育醫生等等之後,其實我們應該要思考的點,是自己與孩子的個性,孩子發育發展是否已經準備好了,以及之後媽媽如果要上班是否有足夠後援,很多的面向都要綜合考量,是沒有一個答案可以適合每一個人的。

大家都可以輕易的批判媽媽,媽媽也非常容易受到同儕團體影響,但是身為母親,必須考量到自己孩子的特性,與自己的資源,欲望是無窮的,可是資源是有限的。

太多的問題要考量:

  • 幾歲才適合送幼兒園? 
  • 剛去幼兒園好容易生病,怎辦?
  • 媽媽才剛開始上班就要一直請假,老闆說不用來了,怎辦?
  • 小孩剛剛上學,一直哭,不願意去學校,怎辦?
  • 念公立還私立?  雙語還全美?
  • 自己接送來不及,怎辦?  娃娃車時間無法配合,怎辦?
  • 孩子還不會表達自己,會不會被欺負?
  • 老師會不會沒耐心? 沒愛心? 偏心?
  • 在家都吃不好,不午睡,去學校OK嗎?

我一剛開始也是千百個問題在心中,但是,如果心中有想法,必須嘗試看看才知道孩子的適應力與園所老師的緣分。

其實在找園所時,有很多家長會一窩蜂去參觀園所硬體設備,有沒有大操場,有沒有蒙式教具,老師有沒有XX證照,或是有沒有金髮外國臉的外師?

這些也許都很重要。

但是我認為幼兒園時期,我比較重視的老師的親和度與小孩第一時間接觸的感覺,是否是會蹲下來面對孩子的需求? 建立一對一的依附信賴關係的重要步驟。再來,是面對哭鬧的一群孩子,是否有原則不妥協的協助孩子建立生活常規,有耐心與愛心,不厭煩的一直說同樣的事情,讓孩子了解,這些都是我更重視的。

媽媽心中都會有自己的一把尺,但是要告訴自己,收集了很多資料之後,還是要依照自己孩子的能力與個性來做決定,這個決定將來或許會因為情況而調整,但是沒有關係,可以用試讀的方式,可以用上半天的方式,慢慢觀察,依照自己與孩子的步調來前進,我認為,只要一天進步一點點就可以了! 只要盡全力努力就可以了!

媽媽加油!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與印度男交往之步步驚心2 - 邁入婚姻

Dear,

如果你現在正在跟印度男交往,心中浮浮沉沉,深怕被騙受傷害,我要告訴你,你不孤單!

印度男跟世界上其他男人一樣,也是有心機男,也是有小暖男,有好有壞,或是時好時壞,並沒有辦法說因為他是印度人就一定會怎樣。所以我們真的要步步為營,小心為上。

那些你很Care的點,他是不是真心的? 他會不會很傳統就跑回印度聽爸媽的話相親結婚了?  
這些我們都是要一步一步觀察,自我了解底線在哪裡。

據我個人觀察,以下三個步驟可以觀察出他對於這段感情的未來以及自己婚姻決定權的掌握度:

1. 交往一陣子之後,可以觀察他是否介紹你給他的家人或是親友圈認識。對於比較有心機的印度男,可能是臉書也不敢post照片, 回印度不邀你也就算了,還不說一聲,甚至跟家人講電話或是skype時都要避開你,或是連住家在哪都不讓妳知道,這樣你真的要小心為上。

反過來說,如果他很積極想要介紹你給他媽媽認識,他每次跟妳出去玩都post上臉書,回印度時順便幫你訂了機票,每天跟媽媽skype時都叫你來say hello, 那就恭喜你,真是好消息!

2. 他的家庭是否開明或是傳統。家庭是否願意接受外國媳婦通常是印度男是否願意介紹給家人的關鍵因素。我們朋友圈內,通常越是傳統的印度家庭,越希望孩子是跟同宗教同種姓通婚,有些孩子很國際化,出國念書出國工作了,可是家人在印度可能連英文都不會說,這樣子印度男就會擔心婚後外國媳婦無法融入他的原生家庭,我就有看過因為這個原因,與交往近8-9年的外國女友分手直接回印度相親結婚的案例。

所以,如果他的家庭是比較開放的,願意讓子女自由戀愛結婚,且家人對於孩子的意願是採取自由鼓勵的方式,就算媳婦不會說印度話,爸爸媽媽也願意比手畫腳或是慢慢漸進式的教導,都還是很有機會!

3. 他的個性是否夠獨立,能夠不在意家人意願,自己選擇配偶。
如果他有介紹你給家人認識,只是他的原生家庭蠻保守傳統,但是但是,他是個有Guts的男人,他認為他的妻子他可以自己決定,那仍然很有機會。

反之,如果他覺得他的父母的意見更重要,他擔心他的父母會反對,或是他父母早就已經開始幫他物色對象,不要懷疑,很多父母在孩子上大學之後就開始物色了,那你就要擔心了~

綜合以上分析,相信聰明如妳心中已經有一個答案了,希望妳們愛自己,懂得選擇,並給自己更好的未來! 加油!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邁入人生新里程: I'm Pregnant!


隔了許久才來update已經雜草叢生的部落格,主要原因是三月份稱著澳幣便宜,去了一趟澳洲,之後,就發現了!!! OMG! 我懷孕了!!!

Sweet news!

祕密的三個月

當時一發現這消息,就趕緊告訴印度的公公婆婆與自己的爸媽,沒想到印度也流行保守秘密三個月,所以前三個月就是乖乖在家,甚麼都不能做,也不能運動,然後好像不能吃的東西也多,記得婆婆有說木瓜、鳳梨不能吃,其他當然茶、咖啡等等禁忌,也不能做太多家事,好吃好睡的結果就是胖了6公斤!!!(驚!)

雖然遺傳到媽媽的體質不容易孕吐,但是等於多吃了全部吸收,有沒有聽說前三個月都是胖媽媽? 我超慘的,胃口好甚麼都吃,大家都說一人吃兩人補,可是卻忘了,太胖對母嬰都不健康,第三孕期胖太多甚至還會有妊娠糖尿或是寶寶太大而難產,第一次產檢時被醫生碎碎念之後,我就開始注意飲食也開始運動。

過了一個月,第二次產檢時居然瘦了,真開心,同時醫生也說寶寶發育健康羊水充足,表示我的飲食調整與運動真的有差,也有鬆了一口氣,畢竟沒人再懷孕的時候減肥的吧?!

母親節的祝福

剛好懷孕時遇到母親節,打電話給媽媽與婆婆祝母親節快樂時,大家都好開心也祝我母親節快樂,最可愛的是我婆婆,她說: 願你的寶寶非常非常愛你! 真是太可愛了~ 頭一次收到母親節的祝福,這應該是非常實用的祝福吧?!

大公開與大爆炸

滿了三個月之後,由於保守秘密對我這個大嘴巴來說真的太痛苦了,所以我決定一次昭告天下在臉書上跟親朋好友們報告,所以,擇日不如撞日的就這麼post上去,想當然耳的收到非常多的恭喜老爺賀喜太太,但是沒想到,印度婆家大爆炸,原來印度的習俗上懷孕的喜事只能悄悄地說,連小孩的性別都不能知道,是非法的,如果孕婦外出或是照相,還要遮住肚子,總之是非常隱晦的事......

我這個大喇喇地個性,當然左耳進右耳出,反正以後都用中文報告吧! 反正印度老公也說啦! 你符合你相信的習俗就好啦,其他都不要管他們~ 畢竟孕婦心情好才是最重要的事吧?!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結婚後的人生目標?

人生的改變?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一樣,但是,我真的覺得結了婚之後,對女生而言,人生重點似乎就有一點改變了!

結婚前,除了家庭、老師、朋友的期許,還有很多的自我期許,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對世界對地球對人類有用有貢獻的人。同時,你會與同學、同儕、同事、同梯競爭,激勵自己進步並且每個階段一個考核,像是學校內的月考、段考、聯考、畢業之後工作了老闆會給你打考績、每個專案完成會有績效,獎金。這些都是實實在在以數字表示,可以拿在手上寫在履歷上的點點滴滴。

心中的害怕

但是,我發現自己一結婚之後,開始會不知不覺地為了對方想,會考慮這樣說這樣做的話,對方會不會有甚麼影響,然後有點綁手綁腳的,就覺得人生有點無法施展。若想要換個地方工作,會想著『啊!這個國家好像不太容易替老公申請簽證耶~ 怎麼辦?』或是,因為房租好貴想搬去南部好了,又要煩惱說『會不會不容易找到說英文的店家? 老公的生活會不會很不便? 不容易交朋友啊?』這樣會不會有點牽拖? 還是覺得犧牲自己的自我感覺良好?

同時,雖然掙扎著想要往前走,然而,卻又有點走失了自己的味道,總覺得以前的夢想跟現在相比,好像已經沒有那麼美麗~

人生是不是就是這樣而路越走越窄? 還是,太多選擇反而不知如何選擇呢?

看看別人看看自己

身邊的朋友,結了婚的朋友有兩派,一派是完全不工作,就依靠外派的老公,準備相夫教子趕快成為媽媽,不論之前的學歷經歷,反正就是嫁雞隨雞;反觀另一派的新潮流女性,完全不在乎老公在哪,我就是要繼續工作,我就是賺得比你多,你看你要不要搬過來我的城市一起住吧?! 還可以省下那邊的租金,但是她沒有要養你,只是她一點也不為你改變,甚至還振振有辭的說,我才剛剛升經理,薪水兩倍耶! 

這兩派都有點極端,無論如何去選擇,應該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為先吧?!

老實說,我真的沒辦法接受自己成為別人的拖油瓶,連買個東西都要先詢問可不可以買點點點,實在太傷感情了!

我還是乖乖地走自己的道路吧! 再累再辛苦,還是自己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