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此欄進行中

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

我的3個模擬組合

孖展REITS(慘敗)
碎股(慘敗)
悶股(慘敗)


幸好是模擬組合,沒投真金白銀落去真是太好了。
冷門野,輸死了都冇人知


今日(10月4日)恆指再創階段新高,我跟隨大市破頂,淨值已突破2018年歷史高峰,但扣去孖展和信用卡這些,都係有限咋...  >.<



鐘擺定律,都熬過了低點了,接著擺去高點,繼續熬下去守好我個股票倉,再升多一點點又到價又可以摵,分注加倉積累了很多貨底,就是捱價辛苦。所以,人常言「寧買當頭起」也是不錯,至少不用捱幾年價。

呢輪升浪都算符合「寧買當頭起」條件了吧,可是卻沒有多少人能照做。身邊人甚至都在唱是2022/10-2023/1的反彈翻版...可是這翻版都升了3個月,如果咁鬼有信心怎麼唔講「連升3個月」,老是在唱「會跌返原位」,如此鑑古知今又唔見你跟著劇本做?

以後只集中買恆科A50盈富國指ETF,光是踢走選股風險就變相為我提高回報了,未來有可能把恆科罝換為南方恆科。


5 則留言:

  1. 原來師兄有個碎股組合, 笑左, 呢招如果退休都幾好玩, 值得參考下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惜疫情給予令禮劵禮物冇哂,而且按市值計很多小票賬面損失也巨大,部分公司大幅收緊領劵門檻,要為此湊夠門檻也不明智,由於沽出費用高,相當於歸零

      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3. 碎股佬主要唔系太折讓供股賺大錢咩? 嗰啲獎品只系細數

      刪除
    4. 碎股供股,但也不一定優先讓碎股黨湊滿一手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