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游戏

香港华夏文学出版社 李云富
Ebook
466
Pages

About this ebook

这本书主要谈的是《道德经》。但作者并没有将这本书冠以和道有关的名字,而是将其起名为《思维的游戏》。因为作者最终是以超然的态度将这本书的逻辑思维过程看作是一个思维游戏的过程。这种态度实际上可以延展至人的一切思维,它对人的思维应该是有益处的。
而作者之所以要写作这本书是因为,在他看来,众多知名与不知名的释道者,并没有道及老子思想的本质。他们其实与道没有多大缘份。也所以,他们的解读就显得很勉强,缺乏逻辑性,不注意同现实的结合,甚或稀奇古怪,都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比如老子所谓道生万物的观点,真的是他认为道是像母亲生出孩子那样实在地生出了宇宙万物?我们没有看到哪个解读者从这个实在的角度去研讨这个问题。
作者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首先要确定一个讨论这个问题的依据,那就是:任何物都只会由一个母亲生出,无论他或它,都不可能由一个母亲生出后,再由其他一个或数个母亲再生出一次或数次。这个依据是不证自明的。
现在来看老子的原话:“三生万物”(二十五章)、“天下万物生于有”(四十章)、道“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二十五章),由这几句话可以确定,万物是有“三”、“有”、“道”三个母亲,这怎么可能?而且,由这两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四十二章)、“有生于无”(四十章),我们又可以确定,万物还有“二”这个姥姥,“一”这个太姥姥,“道”这个太太姥姥(在“道生一”这段话中,从字面意思来看,道对万物的关系又从母亲升级了),而“有”也有一个叫“无”的母亲。这不荒唐吗?所以,以逻辑和事实来看,要么是老子脑筋有问题,要么老子的话根本就不是这种意思。
其实,不把“生”字理解为母亲生孩子那样的涵义就没有矛盾了。
还是先提出一个论据,这个论据同样是不证自明的:在万物与规律的关系中,规律是万物演化的决定者,但规律又必须依附于万物才能存在。
所以,把“生”字理解为老子要强调规律对万物演化的决定性影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所谓的一、二、三、道、无、有,都不是实体存在,它们都只是老子为了阐释规律提出的概念。“道生一”是说,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这个现象由道决定;既对立又统一的两面就是二,也就是阴阳;它们的交和争斗产生新事物,这个新事物是三,任何事物都是由二生三的方式产生,在这个意义上,老子就说“三生万物”。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不过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任何事物都不是先天存在的,它都是从其他事物演化而来,新生事物是相对的有,它所从来的、消失了的事物是相对的无。由于任何事物实际都可以是相对的有,也可以是相对的无,基于此,老子便说,“此二者(有、无)同出而异名”(一章)、“有无相生”(二章)。
把道、一、二、三、有、无,理解为实体存在是很荒唐的,到哪里去找它们?谁能找到?
那么,又应该怎么看待老子关于道的实体性描述呢——“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二十五章)。
还是先确定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老子和我们同样生而为人,他的视力并不会和我们有多大差别。他能看到的,我们也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他也看不到。那么我们既然无法在现实中看见道,老子也一定看不见道。就是从现在的科学知识来说,科学家对宇宙范围的研究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科学都不能实证地去发现道,一个处于两千多年前、科技水平那么低下的时代的人就能发现?谁实证地看到了万物一个个从道的身体里鱼贯而出?我们难道不是从母亲的身体里出来的?我们出生时道在哪里?在科学家已经研究到如此透彻的宇宙之外(这个“外”在哪里?),还有一个东西在自顾自地、不受任何干扰地、永不停歇地转着圈,这是什么景象啊?
所以说,老子关于道的实体性描述,也就是他基于自己认知的一种想定罢了。这种认知是合理的,是符合事实的,但认知的主体——道,不可能是实体性存在。巧合的是,德国的康德和黑格尔也有和老子一样的想定。康德认为万物之外有一个万物之源物自体,黑格尔认为万物之先有一个绝对精神。那么,同样的,作为对规律的认知,他们的认识有合理的一面,但物自体和绝对精神不可能是实体存在。还有一个相同的事情,上帝的存在也只是教徒们的想定,同样,谁也没法见到实体的上帝。
作者对《道德经》整部书的解读可以说充满这样的亮点。发前人所未发,逻辑严密,贴合实际,同时也道出了老子思想的简单和复杂——“吾言甚易知……吾言莫能知”(七十章):
“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记之”(八十章),是传统注解所说的属于历史倒退的荒谬的看法吗?勤道的上士是真明道吗?对道大笑之的下士是不明道吗?(四十一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十五章),老子通过这两句话想表达什么思想?“道大”之“大”是什么意思?(二十五章,综述有图)“朴散”是什么意思?(二十八章,有图)什么是“大制不割”?(二十八章)为什么“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八章、二十二章、六十六章)什么是无为治国,它的现实意义如何?(书中谈治国的,都在讲无为)为什么说“大道废,有仁义”?(十八章)为什么“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为什么“绝仁弃义”民更能孝慈?(均在十九章)为什么“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二十七章)为什么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老子不讲杀罚吗?(七十四章)老子只是单方面的认可抱怨以德吗?(七十九章)……
相信读者读了这本书之后会有和其他所有释道著作完全不同的感受。甚至完全可以这么说,其他所有和《道德经》相关的著作可以放在一起,这本书可以单独成为一个方面。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老子思想的认识并不是先从精研《道德经》开始的。他是先在二十多岁时有了自己的认识,然后以为老子也应如此,并以此为核心来解读《道德经》。而作者自己的认识——同时也是作者所以为的老子的认识是这样的:运动地看,人类的思维有内在的矛盾性,无论一个判断看起来多么正确,它都有错失的成分在里面。作者把这称为“思维背景上的矛盾”。尼采曾说过,“错误是思维的前提”,那么显然,这两种认识是相似的。但同时,它们就也是难以让人理解的,甚至是让人感到荒谬的。不过作者自己,也就因这种认识而使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感受,处于明了矛盾之后的沉默状态。作者认为这也应该是老子的道心。无为、柔弱、虚、静、朴、无极……,都是对这个心的指代。《道德经》全文和作者的解读只是得到这个心的途径。得到这个心最终要靠读者自省。作者无能为力。当人们有了这个心后,就能处理好各种事务了。治国、理军、管理各种团队、养生、避祸……,一切都由这个心生发。
道心肯定不易得。但也不只道心如此,什么能力的心都不易得。战场上的百战百胜之心易得吗?独领风骚的文学之心易得吗?无敌于天下的武技之心易得吗?绕梁三日的歌者之心易得吗?美食之王的心易得吗?探索宇宙奥妙的心易得吗……,都不易得,都要靠学习之后的自省才能得到,这,都要看个人的缘分了。
作者本来只是要讨论老子的思想,但在知道了冯友兰先生对老子的一些批评后,对其进行了反驳,然后又顺着逻辑的链条,陆续探讨了黑格尔、贝克莱、陆九渊、王阳明、叔本华、尼采、萨特、苏格拉底等一些人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为唯心和唯物做了一些沟通。在之后,作者又将思维的游戏进行了下去。先是谈了一些科学上的问题,这些思考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有的在作者看来还很重要。接下来又分析了一些悖论。在对那些悖论的探讨中,他为悖论下了一个补充定义:一个问题如果可以被称为悖论,它应该在逻辑上完全的无可奈何。以此为标准,他认为长久以来人们习定的“飞矢未动”、“鳄鱼悖论”等一些悖论,并不属于真正的悖论。最后作者又谈了一些思维本身的问题。
本书的语言简洁朴实,没有不着边际,不知所云的话。而这也正符合老子的认识“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三十五章)——包括“道”在内的所有道理,说出来都是刻板的,无华丽辞藻的。
本书适合注重逻辑与事实的人阅读。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