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5, 2006

何谓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是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成语,但是有不少人把这个成语的意思理解错了。有人将“炙手可热”理解为“热门”或“有人气”,例如“近来华小董校风波成了炙手可热的课题”、 “今天参与演出的包括了来自印尼和马来西亚炙手可热的歌手”;也有人将“炙手可热”理解成“抢手”等,例如“自从李安导演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后,成了炙手可热的导演。”
如果我们将“炙手可热”当作“热门”“有人气”或“抢手”讲,便是错用了这个成语。“炙手可热”带有贬义,不可以用来形容正面的人物。“炙手可热”原本指“手一接触就感觉热得烫人”。后来被引申为“形容某人借以骄横放纵、胡作非为的权势之大。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便有这么一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诗句是形容“奸相杨国忠位高权重、气势煊赫的狂态,劝大家千万不要接近他,以免因为杨国忠发怒,而招来横祸”。 《明史? 董传策传》也有这么一句:“嵩久握重权,炙手可热”。现代作家沙汀的《淘金记》写道:因为他亲眼看见他在二大爷家挑水劈柴,做着粗苯活路,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且目空一切”。这两个句子里的“炙手可热”都是用来比喻“气焰之盛,权势之大”。
从以前到现在,炙手可热的意思都没有产生变化。它是个贬义成语,是用来形容人在有权势的时候,气焰高涨,声势显赫。由此可见,我们不可将它当“热门”“有人气”或“抢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