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8 February 2025

15巴勒斯坦囚犯送来马?

今天要记录一则会令国人担忧的报道,除了人权律师西蒂卡欣提出的质问,本地媒体似乎都没有报道,也没有读到针对西蒂质问的官方回复,内长赛夫丁和团结政府发言人法米不可能不知情,但大多数百姓肯定懵然不知。

那便是,在以巴冲突停火协议的囚犯交换计划,据说有60名涉及恐怖罪行的巴勒斯坦犯人在获释后,将被遣送到4个愿意收留他们的国家,我国赫然是其中一个,另外3个是土耳其、卡达尔和巴基斯坦,各收留15人。

西蒂质问政府,为什么收留他们?

她不明白为何昌明政府愿意接受这些涉及恐怖行动和谋杀罪行的恶人,并指责政府只从穆斯林角度看待事情,导致我国发生许多问题。

西蒂指出,这些人是年龄30到66岁的男性,在西岸或加沙涉嫌策划及发动自杀式袭击而被判终身监禁或重刑,其中一人被指是主谋,他们被禁止留在巴勒斯坦境内,而只有4个国家愿意收留他们。

问题是,我国在收留他们后,他们会受到怎样的对待?继续关押,还是可以自由行动?他们不会对我国的治安造成危险吗?我们又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安置他们呢?

匪夷所思的是,巴勒斯坦驻我国大使华力阿布阿里(Walid Abu Ali)却说,不知道有这样的安排。

我国去年8月曾接收了127名巴人,其中41人是来治伤,其余则安置在首都中转大楼(Wisma Transit)。他们至少有两次闹事,劳烦我国出动军方和执法人员,幸好没有发生伤亡事件,一次是在去年10月,另一次在上个月,要求当局加快处理他们返回加沙的申请。

他们要回去加沙,不想逗留在我国。这方面,我们是不是过于一厢情愿了呢?

首相安华还承诺,要全力协助重建加沙呢!

Monday, 17 February 2025

原来团结部就是非穆事务部

行动党议员邹宇辉建议首相署宗教部一分为二,增设非伊事务部长,专门处理非穆群体事务,确保宗教事务管理更公平,避免任何社群遭到边缘化。

他补充,槟城、霹雳和森美兰等州早已设立“非穆事务行政议员”,联邦政府可借鉴此一做法,以更系统化地协调国家宗教事务。

不用说,邹宇辉的建议立刻遭到反对党和巫统的反对,阿克玛更骂有此建议的人“傲慢”、“去死”,说回教是联邦宗教,不要得寸进尺越界,做愚蠢的事情。

整天只会骂人愚蠢,这次更叫人去死,这位仁兄的人品如何,这里就不置评,就当他词穷好了,不必跟他计较。

安华也立即反应,说这纯属议员的个人观点,内阁不接受增设非穆部长的建议,并表示,我们已经有宗教部长、团结部长,也有代表大马各个宗教和族群的和谐委员会,这些已经很足够。

有没有注意到,首相安华没有像之前那样,说让内阁去讨论,而是直接表示,内阁里没有人认同。言下之意,已在内阁提出讨论,但未获得同意。

真的带进内阁讨论吗?我发现,要是安华认同但具争议性的课题,安华都不表态,而是表示内阁会进行讨论,或说是某某部门或部长负责或做的决定,不然就先让大家打得你死我活,最后再来做和事佬。

反之,若是他不同意的课题,他就会立刻表示反对,就像邹宇辉提出的建议。

这是我自安华当首相以来的观察,之前曾经提过,如果观察有错,那我愿意在此道歉,我错怪好人了(请看《当官者的事后孔明》20250210)。

走笔至此,读到安华针对公正党5月党选表示,党主席和署理主席职是否开放竞选,交由党内决定,他不会进行干预。

其实,其高级政治秘书也是党宣传主任三苏两周前已经提出此建议,说是为了确保安华和拉菲兹能够续任(请看公正党两高职怕竞选20230205)。

各位,你会认为三苏会自行提出此建议的吗?他还强调,这是党领袖之前展开内部谈判所得到的意见。他提出来,显然是想探听党员们的意见。

安华说无需另设非穆部门,因为已经有宗教部长和团结部长,言下之意,团结部长就是负责非穆事务的部长。这样说似乎有矛盾,难道说,国民团结只属非穆社群的事?

团结部长阿伦主动表示,无需另设非穆事务部门,其部门就是负责非穆事务的部门,日前已成立了团结事务问题管理委员会(JPIP);此外,还有副首相法迪拉领导的国家团结咨询理事会(MKPN)等。

自从被指不作为应该被换掉,阿伦部长就屡屡上报纸,曝光率突然高起来。这是好事,不然很多国民都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团结部门和部长。

也许之前他新官上任,在很多相关课题上,他总是推说不关他部门的事,不知或不敢发言吧?

有趣的是,这边说要有穆斯林出席非穆活动的指南,那边Jakim举办了一场新春活动。焦点自然是当天出席活动的宗教部长纳因。

有说活动是为纳因“补镬”,Jakim强调说这是其常年活动。但据悉,该活动是在两天前才租借场地。

无论如何,当天原本有一个捞生仪式,据说因为引发争议而临时取消。至于是何种争议而取消,那就不得而知。

问题是,如果首相安华还有其他州首长和大臣都可以捞生,它非如华裔传教士菲道斯黄伟雄说的含有宗教迷信元素,为何首相署的宗教部长反而要避讳呢?

该新春活动非由Jakim独自举办,还有大马华人穆斯林协会(MACMA)、大马穆斯林福利组织(Perkim)、Hidayah基金中心(HCF)、雪州伊斯兰理事会(MAIS)以及雪州宗教局(JAIS)联办。

这一次的风波,可以告一段落了吧?

Friday, 14 February 2025

其中一人乱说话

阿末扎希说话常让人误会。

如他在国会感谢阿莎丽娜协助总检察长协调封口令,阿莎丽娜却否认,说她仍然反对封口令,阿末扎希指的是在国会的封口令。

阿莎丽娜的解释也很牵强,毕竟是她自己说要带进国会讨论,为什么突然改变立场,同意国会议员们禁谈,在外又反对?这不是双重标准吗?

说回阿末扎希。两周前(2/2),在接受TV3访问时他明明说,案件已提交到以国家元首为首的特赦局,巫统也正全力为纳吉向国家元首争取全面特赦,这是最后阶段,也是巫统能做的最后努力(请看《纳吉再申请全面特赦?》20250204)。

言下之意,不是在明示暗示,纳吉已经申请第二次特赦而且是全面的吗?

两天前(12/2)当纳吉代表律师沙菲宜被问起时,他说正考虑着,但还未这么做。

所以,阿末扎希说话是不是很误导人?或者他的意思是,巫统已代纳吉申请,但特赦必须由犯人亲自申请的,哪由得他人代劳?所以,还是不要信口开河了。

与此同时,沙菲宜表示他将于最迟今日(14/2)入禀法庭提告现为联邦法院法官的前总检察长特里鲁丁藐视法庭,因为根据安华证实,前者确曾收到前国家元首苏丹阿都拉御准纳吉居家服刑的谕令。

他说,特里鲁丁将谕令交给新上任的国家元首定夺是不对的,他应直接执行该谕令,而非交给新元首。

他也指特里鲁丁不诚实,因当高庭法官阿玛吉星在审理纳吉的司法审核申请时,他完全没有提起此事,还挑战附加谕令的存在,导致申请被驳回,直到上诉庭以2比1多数裁决,谕令案件发还高庭审理。

此前,纳吉已入禀宣誓书,反对总检察署就其居家服刑案的封口令申请。

Thursday, 13 February 2025

亏了或买贵了都tidak apa

来自大马,72岁的澳洲房地产商郑文来(Teen Boon Lye译音),涉嫌在2013年为玛拉机构购买房产,向大马中间人支付340万澳元(约950万令吉)贿金,被判缓刑21个月。

根据媒体报道,玛拉是在2013年在墨尔本购入两栋公寓,即51号皇后街的达利国际公寓(Dudley International House)以及333展览街(Exhibition Street)的房产,同年也在英国伦敦购入Beaumont House。据称这些交易未获当年财政部批准。

涉及郑文来的是达利国际公寓项目。该栋楼是他与友人购买土地以发展为学生宿舍,后因遇到财务困难,他便开始为项目寻找买家脱售。

2012年10月,玛拉同意以1780万澳元购买该项目。郑文来声称他与玛拉的中间人达成内部协议,同意以2260万澳元卖给玛拉,他则需向中间人支付475万澳元的差价,并协助中间人伪造4张发票。

麦克(Michael O'Connel)法官裁定,其中340万澳元或3张发票无合法依据,被视为回扣。郑文来没有从大马政府支付的虚高金额获得任何好处,却让大马人民损失了340万澳元。

玛拉在澳洲买楼的丑闻是在2015年曝光,澳洲《The Age》当时报道,玛拉以1780万澳元买楼,却要求对方将价格提高到2260万澳元,对方再回扣475万澳元,涉及人物除了3名玛拉高官,还有一名前高级部长(请看《MARA丑闻在澳洲曝光》20150623)。

玛拉属于乡村发展部,便是阿末扎希现在所管的部门,当年的乡村部长是安努亚慕沙,他在2013年大选后未获部长职,改受委为玛拉主席。

当年丑闻曝光后,安努亚声称,他不知道有关买贵及回扣的指控,声称玛拉在澳洲的交易是获得纳吉首相通过经济理事会批准的。纳吉是当时经济理事会主席(请看《MARA在澳洲买楼获首相批准》20150624)。

而后,澳洲《Financial Review》揭露,玛拉买楼丑闻的modus operandi就是:成立一家“中介”公司,先由“中介”购买,玛拉再向“中介”买过来,而有关“中介”公司是由玛拉官员成立的,其中也有巫青团成员(请看《他们知不知道买贵了?》20170824)。

显然,这家由玛拉官员成立的“中介”公司,就是麦克法官所提的中间人,郑文来被要求提高价格,然后将475万澳元回扣给对方。

公账会主席艾米雅蒂去年底报告,不止澳洲的达利公寓买贵了,玛拉10多年前在英澳两国的房地产投资全都买贵了。

艾米雅蒂透露,财政部原先并未批准这些购买,但因乡村部提出上诉,最后才在2013年获得经济理事会的批准。

这些“买贵”的房地产,导致玛拉业绩亏损多达2.9亿令吉。在去年的总稽查司报告,玛拉过去10年来因此无法支付股息。

现任玛拉主席阿斯拉夫透露,相关人士已被控上法庭,目前正在审理中。

其实,只有一人被控,他便是玛拉前主席莫哈末兰阿兰尼(Mohd Lan Allani)。他在2021年2月因涉嫌与购买达利公寓案有关,面对2045万令吉的22项索贿行贿和洗钱控状,但在次年1月被判DNAA。

莫哈末兰来自沙巴。两个月后,他改为在亚庇被控,这次仅被控以两项洗钱案,涉及金额1000万令吉。

不知这起控案的进展如何,因找不到有关此案的后续报道。

众所周知,GLC和GLIC十有八九亏钱,因此安华日前呼吁,今后它们必须聘请专业投资专家或有牌基金经理,确保所投资资产得到有效管理和监管,避免公共资金遭受损失。

本来就应如此,但说易行难,实际上,很多GLC/GLIC投资都以政治考量为出发点,甚至抱着亏了或买贵了也tidak apa因为不能倒,政府会不断给予补贴的心态,这个才是问题所在。

https://guangming.com.my/【打开天窗】投资mahb无关陆兆福

Wednesday, 12 February 2025

扎夫鲁又想退党

沉寂了两个月,再次传出贸工部长扎夫鲁要跳槽的报道(请看制造补选的做法,安华最拿手》20241217)。

但不是说巫统已经反对,阿末扎希表明扎夫鲁没有提交退党信,也没有退党意愿,并“提醒”友党不要挖角,以免破坏之间的关系吗?

据说,正因阿末扎希不愿见他,也不回复信息,扎夫鲁感觉不受器重,留下没有前途,更加强他的去意。

这我就不明白了,扎夫鲁有意跳槽去公正党,以安华和阿末扎希的交情,难道两人私底下没有谈过?或许有,但阿末扎希拒绝了,所以才会提醒友党不要挖角?

这次,扎夫鲁的退党,有两种说法,一是在公正党5月党选前加入公正党,及时参加党选,二是不会立即加入,给大家一个冷静期,以免引起巫统太大的反应。

无论如何,扎夫鲁离开巫统已成定局,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最早应该是在公正党党选之前,但公正党资深领袖可会接受他?这又是一个问题。

最迟则是在今年12月前,他的上议员第二任期届满,不再是官委也不是民选的他,就不得不辞其贸长职。

相信安华那时也会乘机重组内阁,所以之前才会传出扎夫鲁将通过雪州补选,和雪州大臣阿米鲁丁换位,后者入阁当联邦部长,扎夫鲁则当雪州大臣。

这个计划当然想得美,但行得通吗?万一雪州选民不接受扎夫鲁,让后者落败,不要说当大臣,连州议员都没得当。

别忘了,扎夫鲁就是在上届大选败阵,据说因为有上头的指示,他才得以上议员的身份入阁当贸长的。

事有凑巧,两年前受委驻美国大使的纳兹里即将离任,安华会不会安排扎夫鲁先赴美当大使,度过这段“冷静期”再说?

据行动党王建民说,纳兹里因为表现不佳,未能安排安华与特朗普通话,又出现在特朗普胜选集会,手持“让美国再次伟大”竞选标语牌,因此将被替换。

Tuesday, 11 February 2025

团结部长的角色

雪州苏丹沙拉弗丁不同意制订出席非穆庆典及活动指南,特别是在雪州。

宗教部长纳因表示他会遵从雪州苏丹的看法,并会落实苏丹的呼吁,加强回教徒的宗教信仰,并积极与国民团结部合作,举办促进团结的对话活动。

请注意部长模棱两可的遣词用字。虽然雪州苏丹表示不同意,首相安华也说不需要这样的指南,内阁虽也已“推翻”,大家不要会错意,纳因并没有要撤除指南的意思。

反之,纳因还发文告说,其部门将与宗教当局合作,加大力度宣导其宗教,以加强教徒的信仰。

纳因提到了国民团结部,这里就不得不提团结部长所应扮演的角色。

砂州学者詹运豪质疑,这位也是来自砂州的团结部长阿伦(Aaron Ago Dagang),究竟做了些什么,不如把该部门关掉。

他说,每当发生问题时,这位部长总是不见踪影,直到其他部长介入处理后才出现。

其实,古晋议员俞利文也曾对阿伦表达不满。那是在去年发生袜子事件,古晋KK分店被纵火时,阿伦却拒绝作出评论,还莫名其妙说道,内政部是最适合回应的部门,不是团结部,团结部要的是团结,不要分裂(请看玩火勿自焚》20240402)。

担心发表评论会造成人民分裂?不知是何逻辑?

而在更早时,当被问及政府举办挺巴周的看法,他也拒绝回应,还要求媒体去问首相,说“这不是团结的问题,别问我,我是团结部长”(请看不是团结问题,不要问我》20231101)。

团结部究竟做了什么?一时还真的想不起。但针对学者的质疑,阿伦否认无所作为,单单去年就办了730场活动,今年还要成立“团结课题管理委员会”(JPIP),成员包括内政部、和教育部、警方、国家安全理事会(MKN)等,并计划设立社区调解中心及推出团结分析数据仪表板,同时表示,团结是全民的责任,不仅是政府的责任。

这些都是计划。可以说,一直以来,团结部都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Monday, 10 February 2025

当官者的事后孔明

阿莎丽娜三天后澄清,她没有改变其反对封口令的立场,阿末扎希指的是在国会的封口令,即禁止议员们在国会内谈论特赦令附录(请看《国会也封口》20250206)。

不对,阿末扎希感谢阿莎丽娜与总检察署协调封口令事务,但在国会下达封口令的是议长佐哈里,不是总检察署,为何阿莎丽娜没有纠正他?

而且,阿莎丽娜自己在反对封口令时不也说,要在国会讨论该课题吗?怎么国会复会后,却变成如阿末扎希感谢她的,不止自己封了口,也阻止其他议员们开口(请看《封口令封不了口》20250115)。

这又是基于什么逻辑?对外反对封口令,却同意国会议员们封口,如她之前说的,特赦令附录案早已公开,那不能禁止议员们讨论,但现在她反而认同议员们禁言,这不在自相矛盾吗?

今天其实要讨论另一个令人非常混淆的课题,那便是上周,宗教部长纳因在国会报告的宗教课题。

他说政府将颁布一项新指南,以规范穆斯林参与非穆宗教场所活动,包括活动不得有宣传性质的演讲或歌曲,不能有侮辱穆斯林的表演,场地也不能展示非穆的宗教象征或标志,还不能靠近穆斯林场所;若欲邀请穆斯林领袖或信众参与庆典或仪式,主办方还需征询及取得当局的意见和批准等等。

非穆的宗教庆典和仪式却不可有宗教象征或标志,那十字架或佛像呢?还不能有宗教演讲和歌曲?要邀请穆斯林领袖或信众的话还须事先批准,万一对方不请自来呢?

不用说,纳因的指南直接炸开了锅,不止非穆反对,穆斯林群也不认同,说他们不需政府来教他们怎么做。

身为首相,安华的回应是,让内阁讨论这个课题;内阁否决了宗教部的建议,但纳因和团结部长阿伦较后发表的联合文告似乎不是这么一回事。

根据文告内容,有关指南只是劝告,不是政策。意思是说,宗教部仍会发出相关指南,但只供大家参考,不强制执行是吗?

这时,安华开口说话了,他说:不需要指南,穆斯林清楚知道自己的界限,坚守自己的信仰,没必要把事情复杂化。

意思是,他不认同制订这样的指南。但他为何不早说清楚,反而推给内阁去做决定,自己再来事后孔明一番?

有没有发现,在很多课题上,安华都有这样的作风?其实,如果他及早表明立场,事情就不会被闹大,让百姓平静过日不好吗?

可是,宗教部隶属首相署,纳因是首相署部长,他在拟订上述指南前,难道没有先知会首相或征求意见吗?

这也不是纳因第一次惹仪,之前至少已有过2次。

一次是强制清真认证,结果发现有更多的穆斯林业者都没有申请认证,最后内阁也是决议“不强制”,不了了之(请看《一个失焦的课题》20240918)。

另一次是每个部门和单位需安排Jakim官员入驻,以“确保部门政策符合伊斯兰原则”(请看《政府体制伊斯兰化?》20240905)。

后来被发现,那原来是安华的意思,他事前就已经作出宣布,说Jakim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叫纳因和阿伦两位部长向提出反对的五大宗教理事会(MCCBCHST)作出解释(请看更令人担忧的是安华》20240912)。

有人说,纳因表现这么差,叫安华把他换掉。但不管你放谁上去,都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我相信,他是听取指示行事的。

纳因喜欢说,那些只是初步建议,问题是,有这样的建议,都已经匪夷所思了,根本都无需提出来,除非他是为了KPI,或是要迎合反对党,之前不是有反对党领袖及宗教司抗议,说穆斯林不可参加圣诞活动,不可和圣诞树拍照,不可捞生,不可点睛不可摸舞狮头吗?

纳因说,其指南建议最后将呈给现由霹雳苏丹纳兹林担任主席的大马回教宗教事务理事会(MKI)审议。纳兹林是一名开明苏丹,多次呼吁人民拒绝宗教种族主义分子;因此,不觉得他会御准纳因的指南咯。

雪州苏丹沙拉弗丁是MKI前主席,他日前也强烈反对落实有关指南,尤其在雪州。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