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讀到一個報導,是有關花旗銀行的一個統計報告,內容提及「調查顯示,不計物業,只計流動資產(現金及股票),以去年底香港人口732萬計,每124人每有一名千萬百翁;至於百萬富翁人數亦多達76.8萬人,佔成年人口13%,按年增9.6%,即大約每十人便有一個百萬富翁」。這些數字很吸引眼球,但其實受訪者只有4,120人,受訪地區、對象、工作、職位不詳,因此以上數字只反映「富翁」人數按年有所增長(前設是兩年的統計方法一致),而最吸引眼球的實際「富翁」人數的意義其實不大。
儘管上述數字未必準確,但其實筆者認為香港實際上的「富翁」人數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多。事實上,在數十年前,擁家財百萬,可能還算得上是富翁。然而,今時今日,特別在金融海嘯後,各國爭相印銀紙,將貨幣貶值、長期維持低息政策、過份依賴貨幣政策「醫治」不振的經濟,更加速了銀紙的貶值速度。在新常態經濟的大環境下,今時今日,百萬已不再是富翁,一個高級白領或投行分析員的年收入可能已有此數。甚至,千萬身家在現今世代,也不能稱得上富翁,極其量只是邁向富翁的一個開始、一張入場券。因此,當年財爺說自己是一名中產,其實是正確的,不是中產,難道是富翁?而市場對此說反應頗大,這正正反映普羅大眾的財富思維未能跟得上市場的轉變,但這也是可以理解。
近6-7年,新常態經濟取代了傳統經濟的運行模式,極度低息環境、銀紙快速貶值,另一方面實物資產快速升值,以上種種都在「懲罰」無產階層。經濟學上,在不同的市場遊戲規則下,只要有稀少性,有競爭,就會有歧視 ("Discrimination")。2008年,當時你是百萬富翁,或十萬富翁也好,只要你借錢買樓,也不管你買的是什麼樓,樓價升值,升值後加按套現,再多買一層,如此類推,一拆二、二拆四,筆者身邊都有不少打份牛工的打工仔朋友轉眼已成數百萬富翁,甚至千萬富翁。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以前老爸教落不要借錢,有貸款要盡是還清,負債多是羞家的事。而今時今日,筆者與一班「上岸」朋友聚餐,大家不是鬥身家,而家鬥多負債,以多負債為光榮,真真正正的時移勢逆。但到了今天,繼續一如以往投資細價樓又是否最佳的投資選擇?世界不停在變化,以不永恆不變的投資策略應市,最終只會被新的遊戲規所淘汰,因此投資者要不時檢討自己的投資策略,判斷現時應用的那套是否仍具優勢。
今年「百萬富翁」輸得好甘,據統計,「百萬富翁」去年投資普遍錄30%以上虧損。相反,「千萬富翁」則有10%以上的正回報。原因為何?答案是筆者第一篇文章所說「投資門檻」的問題。「百萬富翁」的資產配置主要集中股票、基金及細價樓,去年股、樓(全年計可能升)階跌,至今年細價樓出現較明顯的回調,但樓的回報率不高,槓桿受按揭條例所限。而股、樓正正是大多數人認識的投資工具,大眾普及的投資不一定不好,但會受「散戶因素」影響,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影響expected return。
有關「散戶因素」,筆者在本blog 的第二篇文章曾解釋過。
「資本運作即運用你本身或融資得來的資本進行投資行為, 投資是有門檻的, 不同的投資都有不同的投資要求, 即我所講既門檻。投資理論告訴我們, 回報越高, 風險越高。然而從事實黎睇, 這個理論又唔係一定always apply, 應該咁講, 係相同或近似門檻既投資選擇黎講, 這種比較是正確的。 門檻越高的投資, risk-adjusted return越高既投資選擇亦越多。原因係高門檻的投資需要的除了是資金, 一般還需具備一定的知識, 散戶越少的投資領域, 資產回報越趨理性, 預期得到的回報(expected return)就越準確、越有把握, 因為散戶投資是羊群心理的, 同時亦收好多因素所影響, 所以在散戶多既市場上, 大戶要賺錢就越唔容易, 這種不確定性也就是風險, 除去這一”散戶風險”, risk-adjusted return就變得吸引了, 這解釋了為何高門檻投資在同一風險的情況下有較高的回報。」
對於「千萬富翁」,在他們資產配置有相當一部份屬於固定收益投資,傾向穩健性高的投資,他們普遍認為投資不需要爆炸性收益,追求的是穩定回報率的投資工具,財富得以更有效地累積。當然,「千萬富翁」最大的優勢在於他們可以投資高門檻投資工具,這些投資工具不需要複雜,簡單便是美。他們更有私人銀行平台提供低息融資,增加回報率的同時提高資產組合的整體流動性。在具備這些優勢的情況下,他們為何要與市場「搏鬥」?
*後記 - 有關讀者很關注的私銀門檻問題
普遍人對私人銀行平台的要求認知不多,因其准入門檻偏高,其實這類私銀平台的要求是沒有硬性的規定,坊間說私銀需要起碼1-2百萬美元的准入門檻,其實只說對了一半。私銀是否願意為客戶開戶視乎很多因素,而最重要的當然是判斷你是否他們的價值客戶。當年筆者開戶其實也只持有不足一半的流動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