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過數天,是戴安娜王妃逝世十週年記念。十年前那宗震動全球的交通意外, 世人至今仍在議論紛紛。但在回顧戴妃生平的同時,有誰又記得,兩星期後,是另一位同樣美麗,同樣傳奇的王妃的忌日?
───
Grace Patricia Kelly出身美國名門望族,父親
John Kelly是家財千萬的建築業巨賈。Grace自小受良好教育,長大後的發展也是一帆風順。她十七歲到戲劇學校受訓,然後演出舞台劇,再進入荷理活;不出幾年光景,便成為炙手可熱的女星。夥拍的男主角,是Clark Gable,James Stewart,Cary Grant,Bing Crosby等響噹噹的一線紅星。
Grace身型高佻,談吐優雅,美艷中帶半分冷傲。這風采和氣質,自然令身邊男士神魂顛倒。不過,因為她顯赫的家世,和Grace 交往過的男子,沒有一位能被她父母接納。

1955年,是Grace Kelly人生的轉捩點。才25歲的她,是迷倒眾生的女星,是記者和攝影師的寵兒,是希治閣的愛將。同年,還憑
《The Country Girl》一片奪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年青,美貌,家庭,名氣,金錢...世間所有的運氣,都盡數眷顧著這女子。Grace 甚麼都擁有了,她還能要求更多嗎?
除了一份付託終生的愛情。
但事實證明,上帝是偏心的。那一年,她不但找到真愛,而且,是世上最燦爛最奪目的一段愛情 。
───
1955年5月6日,趁康城影展的空檔,Grace應攝影師的安排,到摩納哥參見
Rainier王子(摩納哥是個公國,不是王國;因此統領國家的,是王子,不是國王)。 一如其他男子,王子陛下對她一見傾心,念念不忘。那年的聖誕,一國之尊更遠渡重洋,到美國費城親會Grace和她的家人。
一星期後的12月31日,Grace答應了王子的求婚,下嫁到摩納哥當他的王妃。
兩人真正相處還不到十天,她怎能看得清花花公子心中,是真情還是假意?那個除夕夜,Grace心裡在想甚麼?
我想,Grace和Prince Rainier雖然互相傾慕,但婚約背後,其實是充滿計算的。
王子高調迎娶紅星,或多或少是為了提升國家的知名度。
至於Grace,她可能厭倦了水銀燈下的名利。站在人生最高台階,她不希望往後世人只認得她的美貌,她的電影,和她的緋聞。Grace不甘只當一位曇花一現的女星。她要走別人沒走過的路。王子的婚約,正好為她帶來契機。
光芒四射的美國紅星,放下如日中天的事業,化身成為歐洲皇族的一員。這可以說是一場賭注。在紐約開往摩納哥的郵輪上,Grace心底,又有沒有猶豫過?
───
事實再證明,有些時候,上帝真是偏心得不可理喻。

Her Serene Highness Princess Grace的後半生,和她的前半生一樣精采,卻多了一份恬靜和雍容。
童話式婚禮過後,Princess Grace誕下三名公主和王子。她贏得國民的尊敬和愛戴,與王子旋風式開展的感情,最後也能同偕白首。
王妃最大的煩惱,或許就是女兒的反叛行為。
1982年9月14日,Princess Grace駕車中途失事跌下山崖,送院後不治離世。
她逝世後,Prince Rainier終生沒有再娶。摩納哥的人民,至今仍在懷念這位來自美國,把歐洲小國帶上世界舞台的美麗王妃。
現在回看,Charles和Diana,只能算是Wedding of the Century。Prince Rainier和Princess Grace二十六年的婚姻,才是真正令人艷羡的Marriage of the Century。
Grace Kelly光輝,璀璨,傳奇的一生,也可說是二十世紀絕無僅有的美麗童話。

(後記:看到《To Catch a Thief》中,Grace Kelly那外表精明,內裡傻氣的笑容,覺得很像一位香港女星,卻苦思不出她的名字。這一刻,突然想起來了。大家評一評,是不是有點兒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