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聚會期間,都提及財務自由後的生活,要怎樣過才有意思及開心。我的體會,沒有70後兄等人般深。畢竟我的NAV不高,惟現時個人的生活模式,是頗似半個財自的,負擔亦愈來愈少。
反而是轉做freelance之後,我更能感受到時間與金錢的關係。以前在辦公室時所重視的,現在已毫無興趣。要我用N小時工作薪酬所換來的,必須是自己真正珍視的東西。

其實生命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大家財自之後想追尋的,在經濟學上,根本就毫無價值。我仍未財自,但也嘗試分享一下近年來的"生活享受"吧:
我多了午睡及休息的時間。經濟價值=$0
我平均一、兩年旅行一次,日期時間自訂,不需向HR申請。經濟價值=$0
我精簡了個人的社交圈子,選擇朋友是為了興趣及心靈交流,而非工作上的攀附。經濟價值=$0
我多看了不同類型的書籍及電影,只為興趣而讀,與考牌晉升或賺取盈利毫無關係。經濟價值=$0
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及心力,在陪伴親人與寵物上。經濟價值=$0
自由=$0(無價)。
每個人的天枰也不一樣,但在做選擇時,與其說我們想要多幾多錢,倒不如說: 這筆錢,是否值得我用生命剩餘的時間來交換?
小妹並非極簡主義者,不會為了盡早財自而犧牲生活品質。能力範圍内,我反倒喜歡選擇有點品牌的單件或飾物,作畫龍點晴之用。之前亦曾有女學生去grad dinner,問我借耳環、香水和甲油之類的,我也感到很開心呢。用得其所,金錢也是可以分享的。
能夠選擇甚麼用金錢買,甚麼不需用金錢買; 能夠選擇甚麼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而甚麼是不重要的。有了這樣的自由,還用怕生活無聊嗎?
在大家眼中,哪些"零經濟價值的東西",是你們人生最重視的?不妨在此分享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