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金银细工再获国家级金奖
“春秋战马”载誉归来
本报记者 蔡俊
为期5天的第14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日前落下帷幕。江都三江银金艺公司参展的的金银细工作品《春秋战马》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日前,这匹“春秋战马”载誉回到扬州艺术馆。据悉,这是我区金银细工事隔近20年后,再度获得国家级金奖。
NO 1 文博会层次级别高参会国家多
第14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继续完善质量型、内涵式办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全力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的展示和交易平台。
在本届文博会中,展示项目从人工智能到非遗项目,从全域旅游到创意设计,文化与科技、互联网、金融、商业、旅游、时尚等的产业融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点亮前路。
文博会不仅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展示舞台,更搭建了一座沟通世界文化的桥梁。本届文博会共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家海外机构参展,比上届增加13个,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匈牙利、以色列、立陶宛等101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0多名海外采购商参加。
NO 2 银珐琅《春秋战马》展多种技艺
站在扬州艺术馆里的《春秋战马》摆件前,三江银金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利民说:“在深圳展出期间,战马得到不少专家的赞赏,他们很惊讶,没想到20年后江都又有如此精湛工艺的金银摆件。其中一个专家评委还记得江都金银细工当年的辉煌。”
该工艺品制作者之一高宏宝介绍,战马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出土文物盔甲战马精心创作而成。此次的春秋战马是金银细工迄今最大的一匹,高度达到了40厘米,长度达42厘米。制作时,用掉的银就达到1600克,采用了13道金银细工的工艺。
“整个战马制作,由两位师傅共同进行,一位师傅设计,前后耗时5个月。”沈利民说,此次的春秋战马身上的铠甲采用了银珐琅进行上色,为了烧出最佳的色彩,整个团队在烧蓝这一项工艺上,就前后尝试了100多遍,每次记录下温度和时常,最终选择出最佳的一次。
据悉,金银细工是不可逆的非遗工艺,一旦其中一项程序出现问题,就只能重头再来,因此,每个过程都需要极其小心。高宏宝告诉记者,春秋战马是江都金银细工的经典作品之一,不过以往的造型比较古朴。此次在制作过程中,除了尺寸做到了迄今最大,在设计上也更符合当代气息,可谓传承之上也有所创新。“在战马的细部制作上,我们加强了线条的优美度,腿部的肌肉更为饱满,尾巴更加飘逸。彰显了一匹战马的矫健。”
NO 3 时隔近20年 再度获国家级金奖
战马摆件在扬州艺术馆展览期间,一位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对于这匹战马的制作大加赞赏:制作精美,雕刻技术太精湛了。
沈利民告诉记者,此次参加第14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吗,是江都金银细工时隔近20年后再度参加国家级博览会,并获得了金奖,“此次前往深圳参展,一位香港人看到我们带去的金银细工,非常激动,并表示,有20多年没看到过这样的作品,接下来想找个时间专程来江都,看更多的金银细工作品。”
在现场,一位老江都人说,他家中就曾有几件挂饰出自江都金属工艺厂,其中有一件“青蛙”后来有所破损,一直未能找到人修复。
据高宏宝介绍,江都金属工艺厂出品了许多东西,挂饰在当时的老百姓中曾风靡一时。不过,随着原厂的改制,再到后来就没人做这些了。今年60岁的高宏宝从事金银细工中的錾刻、锤揲工艺。“我在10多岁的时候,就进厂做学徒了,后来在近40岁的时候离开。近20年的时间一直在无锡打工,从事与金银细工毫无关系的作业。”高宏宝说,去年初他才重新干起金银细工,幸好童子功还在,上手也没有生疏。
沈利民告诉记者,他前期招募了江都10余名金银细工大师,岁数都很大了,到了今年,有几位身体跟不上了,只能回家休养,现在还剩下9位能够继续干活,“希望能有年轻人喜欢这种手艺,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难题。”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